芙烈達·卡蘿

芙烈達·卡蘿西班牙語:西班牙語發音:[ˈfɾiða ˈka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1][3]墨西哥女畫家[4],以自畫像著名[5],許多畫作受到墨西哥自然及文化的影響。本名是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約阿坎街区。父親是猶太畫家與攝影師,家族來自羅馬尼亞奥拉迪亚二戰前是匈牙利屬地)。芙烈達之夫為著名墨西哥畫家迪亞哥·利弗拉

芙烈達·卡蘿
1932年的卡蘿
出生Magdalena Carmen Frieda[1]
Kahlo y Calderón

(1907-07-06)1907年7月6日
 墨西哥科約阿坎區
逝世1954年7月13日(1954歲-07歲-13)(47歲)
 墨西哥科約阿坎區
国籍墨西哥
教育程度自學
知名于繪畫
知名作品博物館收藏
  •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
  • 布宜諾斯艾利斯,Fundación Proa
  • 科約阿坎區芙烈達·卡蘿博物館
  • Harry Ransom Center
  • Madiso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Museo Dolores Olmedo
  • Museo de Arte Moderno, Institut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Mexico City
  • 現代藝術博物館
  • 鳳凰城美術館
  •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2]
运动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芙烈達·卡蘿,摄于1919年6月15日

芙烈達·卡蘿聲稱她是在1910年7月7日出生,但她的出生證明上是寫1907年7月6日。芙烈達·卡蘿可能是希望她的出生年份和墨西哥革命開始的年份一様,因此她可以和現代的墨西哥一起誕生。芙烈達的作品將墨西哥描繪成是美洲原住民傳統的象征,身為女性主義者,芙烈達也毫不妥協的描述女性的經驗[6]

墨西哥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傳統是芙烈達作品中重要的內涵,有時會被描述為素人藝術民間藝術[7]。作品中也有許多對於認同、後殖民、性別、階級以及墨西哥種族的問題。她的作品也認為屬於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1938年時超現實主義活動的發起者安德烈·布勒描述芙烈達的作品是「圍繞在炸彈周圍的絲帶」[6]

6歲時芙烈達感染了小兒麻痺,造成了她右腿比左腿為短[8],也許因為如此,她經常著長裙。(另有臆測她患有脊柱裂的先天疾病,而導致脊椎與腿部的發育問題,小兒麻痹只是使她腿部問題更為明顯而已)。18歲那年的秋天(1925年9月18日),芙烈達出了嚴重的車禍,造成下半身行動不便,而且影響日後懷孕的可能性。即使一年多後恢復了行走的能力,她仍深受車禍後遺症的痛楚,一生中經過多達三十五次的手術,最終右腿膝蓋以下還是必須截肢。芙烈達在苦痛中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畫出了許多她對於病痛的感受和想像,她的作品經常充滿了隱喻、具象的表徵、讓觀者震驚於一個女人所承受的各種痛苦。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離破碎的自畫像(如器官分離、開刀、心臟等具體的表徵、代表畫家的痛苦),此外,芙烈達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響,她經常使用明亮的熱帶色彩、採用了寫實主義象徵主義的風格。

由於車禍的後遺症,芙烈達和其他人是隔離的,這種隔絕也影響到她的作品,其中許多是她的自畫像,芙烈達說:「我畫自畫像,因為我常獨處,也因為我是我自己最了解的主題。」[9]她也曾說過:“I was born a bitch. I was born a painter.”[10]

戀情

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利弗拉 1932年

芙烈達的畫作吸引了墨西哥很有地位的著名壁畫家迪亞哥·利弗拉注意,造成了他們兩個糾纏的婚姻,芙烈達初時與迪亞哥學畫,後來陷入熱戀,隨即結婚。婚後,迪亞哥風流的行為並沒有因承諾而收斂,芙烈達卻因為深愛他而一再容忍,直到迪亞哥犯下讓她最痛心的過錯——染指她的親生妹妹才分居。這段期間芙烈達到巴黎辦個展,才發現自己對丈夫的愛已勝過愛自己,迪亞哥卻提出離婚的要求。

後來兩人又走在一起,迪亞哥重新向芙烈達求婚,直到卡蘿的生命終點,迪亞哥一直陪在她身邊。

芙烈達·卡蘿同時也是墨西哥社會運動的支持者,流亡的蘇聯革命領袖里昂·托洛斯基來到墨西哥後,曾受迪亞哥·利弗拉招待。當時托洛斯基因為被蘇聯領袖史達林驅逐出境,而流亡到墨西哥。托洛斯基夫妇先是住在芙烈達的家中,傳說中托洛斯基與卡蘿有一段情,因此托洛斯基夫妇搬到了几条街之外的科瑤坎另一处房子,之后在那里遇刺。

逝世

芙烈達的故居“蓝房子”

在托洛斯基死后不久芙烈達转变想法,支持斯大林苏联政权。

芙烈達的死至今仍眾說紛紜,最普遍的說法是她在1954年7月13日病故,但也有人推測其為自殺。她被葬在科搖坎,目前芙烈達的故居“蓝房子”(La Casa Azul)已成為了博物館。其中至今仍陈列着她临死之前的遗物,包括杭州刺绣厂出品的的绣像,和一幅在画架上尚未完成的毛泽东画像。

特色

雖然芙烈達是象徵主義的作家,但她的作品有時帶有超現實主義的色彩;她也以超現實主義畫家為名義開過幾次畫展,但是她不認為自己是超現實主義畫家。她寧可稱自己為20世紀末的女權主義畫家,因她的畫作全神貫注的集中在公正的畫出女性題材與比喻。她是崇拜女性的,而非超現實的。此外有相當多的記載指向芙烈達是一位雙性戀者

芙烈達的自畫像相當有特色,以她的一字眉(Unibrow,左右眉毛連在一起)和嘴唇上薄薄的髭聞名,她一生的畫作中自畫像占了三分之二[11]。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收藏的第一幅拉丁美洲畫家作品就是她的畫作[12]

紀錄片

  • 1982年,德國曾以芙烈達為主角拍過同名自傳性紀錄片。
  • 1984年,另一部電影Frida, naturaleza viva由導演Paul Le Duc推出,由墨西哥女演員Ofelia Medina飾演芙烈達。
  • 2002年,電影商米拉麥斯(Miramax)發行了《揮灑烈愛》(Frida,港譯《筆姬別戀》),由茱莉·泰摩執導,墨西哥女演員莎瑪·希恩飾演芙烈達[13]

腳註

  1. 「芙烈達」(Frieda)這個名字是來自於德文的「和平」一字(Friede/Frieden);而卡蘿在1935年開始,將自己名字中的「e」省略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USA. . Sfmoma.org. 2013-06-03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 Herrera, Hayden. .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83. ISBN 978-0-06-008589-6.
  4. . Smithsonian.com. [2008-02-18].
  5. Klein, Adam G. . Edina, Minn.: ABDO Pub. Co. 2005 [2013-07-08]. ISBN 9781596797314.
  6. Norma Broude, Mary D. Garrard. The Expanding discourse: feminism and art history. 1992, page 399
  7. Karl, Ruhrberg; Manfred Schneckenburger; Christiane Fricke; Klaus Honnef. . Köln: Benedikt Taschen Verlag GmbH. 2000: 745. ISBN 3-8228-5907-9.
  8. Herrera 2002,第10–20頁;Ankori 2013,第44頁.
  9. . Books.google.es. [2014-05-10].
  10. Levine, Barbara. Finding Frida Kahlo: An Unexpected Archiv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2009. Print.
  11. 《墨西哥傳奇女畫家--卡蘿》 藝術家 (雜誌) 2002.9 第328期 p.405 ISSN10164170 條碼9771016417007
  12. . Books.com.tw. 2002-05-05 [2014-05-10].
  13. 林麗珊.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79–. ISBN 978-957-11-4930-1.

參考資料

  • Herrera, Hayden. . Harper Perennial. 2002.
  • Ankori, Gannit. . Reaktion Books. 2013. ISBN 9781780231983.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芙烈達·卡蘿
  1. . 芙烈達·卡蘿紀念館. [2013-02-11].
  2. .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3-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4).
  3. . 可汗學院Smarthistory. [2013-02-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