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

菊石菊石亞綱學名拉丁語)物種的通稱,是一群已經滅絕海洋軟體動物,為具有螺旋形外殼和腕的頭足類。牠們約在古生代泥盆紀早期出現在地球上,在中生代時期最為繁盛,最後與恐龍箭石等生物一起於中生代白堊紀末期滅絕。由於菊石的演化速度很快,分布也很廣,非常適合作為標準化石,地質學家可以使用牠們來確定含有菊石化石的地層的年代。[1]

菊石亞綱
化石时期:409–66 Ma
PreЄ
泥盆纪白堊紀
各種菊石
保护状况
化石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纲: 頭足綱 Cephalopoda
亚纲: 菊石亞綱 Ammonoidea
Zittel, 1884
  • 拟古菊石目 Agoniatitida
  • 海神石目 Clymeniida
  • 棱菊石目 Goniatitida
  • 前碟菊石目 Prolecanitida
  • 齒菊石目 Ceratitida
  • 菊石目 Ammonitida

菊石亞綱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像鸚鵡螺亞綱,但其實牠們與現存的蛸亞綱關係最近,如章魚墨魚魷魚等,他們的祖先確由杆石目進化而來,但是經過幾千萬年的進化,身體結構和生存方式已經大幅改變。

分類

生物學家根據化石的殼室的結構與外殼的花紋,目前將菊石亞綱分成3個菊石目棱菊石目齒菊石目。其中菊石目分成四個已知的亞目,分別為菊石亞目(下侏羅紀上白堊紀)、勾菊石亞目(上侏羅紀至上白堊紀)、葉菊石亞目(下三疊紀至上白堊紀)及弛菊石亞目(下侏羅紀至上白堊紀)。

在某些分類法中,菊石亞綱被分為6個目:

  • 拟古菊石目 Agoniatitida ,即似古菊石目 Anarcestida
  • 海神石目 Clymeniida
  • 棱菊石目 Goniatitida
  • 前碟菊石目 Prolecanitida
  • 齒菊石目 Ceratitida
  • 菊石目 Ammonitida

外觀

大多數菊石的壳沿平面卷曲,呈盘状,两面对称,壳表面光滑或具细的生长线纹,有些具特殊的纹饰,如纵棱、横肋、瘤和刺等。牠們的體管(連接殼內各腔室的管)位於殼腹的外面。但也有些菊石的外殼擁有特殊的形狀,如殼形筆直的桿菊石、塔狀螺旋的塔菊石、不規則扭曲狀的日本菊石等。古生代菊石的骨縫是單一的,如海神石等;中生代菊石目菊石的骨縫則是複合的,如弛菊石等。[1]由於牠們已經滅絕,因此我們對菊石的軟體和生活習性知道的並不多,估計牠們有很多觸手來捕捉獵物[2],且可能會噴墨汁來逃避掠食,因為一些化石標本保留了這些墨汁[3],但在目前保存的化石標本中很少發現有咬顎、齒舌墨囊等構造。[1]

生態

菊石一般漂浮在海水上层,下面经常是极其缺氧区域,没有生物。菊石死后,沉到海底,逐渐埋没。细菌分解遗体时候,把附近水中性质变化,降低矿物质溶解度,尤其是磷酸鹽碳酸盐

化石

菊石化石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矿物质,因此保存很多高质标本。在歐洲中世紀時期,某些菊石的外殼化石被人們視為盤曲、石化的無頭,稱為蛇石,例如指菊石等,商人們會在菊石的開口刻上蛇的後賣給旅者。[4]

參考文獻

  1. Walker, Cyril; Ward, David. . Smithsonian Handbooks revised, illustrated.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141. ISBN 0789489848.
  2. Wippich, M. G. E. . Palaeontology. 2004, 47: 1093–1107. doi:10.1111/j.0031-0239.2004.00408.x.
  3. Doguzhaeva, Larisa A.; Royal H. Mapes; Herbert Summesberger; and Harry Mutvei. . N.H.Landman; 等 (编). . 2007: 221–238. doi:10.1007/978-1-4020-6806-5_11. ISBN 978-1-4020-6806-5.
  4. Walker, Cyril; Ward, David. . Smithsonian Handbooks revised, illustrated.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149. ISBN 078948984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