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社三大支柱

華社三大支柱華社三大資產華社三大臂膀馬來西亞華人社群(華社)的慣用語,是對華團、華教和華文報的合稱,指的是馬來西亞華人自主創辦,用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三種途徑。[1][2][3]「華社三大支柱」是自19世紀起,馬來西亞華人的先輩由中國南來落地生根以後,逐漸形成的共識,兩地在文化和歷史上有淵源,亦有相同概念。[4][5][6]兩岸三地和其它海外華人地區則罕見此種說法。

馬來西亞華人對「華社三大支柱」的共識是指華人社團華文教育中文報刊,三者之間彼此互補,承擔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義務。[7][8]

  • 華人社團組織(通稱華團)是指非謀利性的社會團體,包括:商會宗親會鄉親會校友會文化慈善團體,是以華總總商會為核心領導。[9]華人社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早期東南亞的「會黨」或「公司」(),它的性質類似於中國封建時代的「幫會」,是一種民間自發組織的互助團體。早期東南亞華僑的「華人公司」除了管理、協助和庇護僑民外,也有執行制裁、調解糾紛和主持「公祠」的義務。[10]
  • 華文源流教育(通稱華教)是指以華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單一源流學校,經費多是源自於華人社群的資助和捐贈。它包括逾1200所國民型華文小學(華小)、78所國民型華文中學(華中或改制中學)、60所華文獨立中學(獨中)和3所中文大專院校(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韓江學院),國民型華文中學是由國民型華文中學發展理事會領導,獨立中學和3所中文大專是由董教總領導。[11][12]
  • 中文報刊(通稱華文報)是以華文為媒介語的報刊,有時也包括電台或其它類型的中文媒體[13]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報刊是於1815年在馬六甲印刷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現存創刊最久的中文報刊則是孫中山於1910年在檳城創辦的《光華日報》。最初,在馬來亞創辦的報刊是以「僑報」為立場,主要記載「唐山」(中國)的新聞;馬來亞獨立以後,新生代的馬來西亞華人開始正視自己的身份,不再稱中國為「我國」,稱國民政府為「我政府」。[14][15][16]

另見

參考

  1. 黃國富, (PDF), 台灣東南亞學刊 (東南亞研究中心), 2008年,, vol. 第5卷 no. 第2期,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華人社團、中文學校與中文報紙被認為是社會的「三大支柱」(或稱三寶),是華人建立族群認同與動員捍衛自身權益的重要組織。
  2. 胡月霞, (PDF), 新纪元学院, 2009年, 中华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传播并取得不断的发展,是拜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相对发达之赐。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中华文化能够扎根和繁衍,是依靠三大支柱:华人社团、华文报章和华文教育,而华文教育是这一切的根本。
  3. 钟玉莲, , 国外社会科学, 1995年,, vol. 1995年 no. 第1期, 华团、华校及华文报章被认为是华社的三大支柱。这其中尤以华校为最重要。如果大部份华人不愿意或没机会接受华文教育而不认识华文,如果华文教育没有健全的发展,没有完整的体系,华团和华文报将章日趋没落,华族文化也将逐渐虚弱甚至消失。
  4. 韩山元, , 怡和轩, 2011年3月5日, 一个华人社会的存在必定要有三大支柱:华人社团,华文和华文报章。很显然地,有的支柱已经倾斜了。我认为,思索下一步的支柱的同时,也应加强巩固现有的支柱。
  5. 辛翠玲, (PDF), 台灣東南亞學刊 (東南亞研究中心), 2011年,, vol. 第8卷 no. 第2期, 華社、華校與華文媒體三大華人文化支柱在中國文化的拓展中逐漸復甦,但伴隨著全球化所匯入的中國文化,卻與華人文化有著很不相同的文化內涵。
  6. 楊媛甯, (PDF), 2010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 (中山大學政治所), 2010年,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1-12), 在三大文化支柱中,華校在維繫與保存中華文化上扮演著最主要的角色。華校作為文化的根本,延續傳統並傳承中華文化於華人後代子孫。
  7. 星洲情義80文藝演出, , 星洲日報, 2009年10月2日, 星洲日報首席執行員許春表示,華文教育、華團和華文報是華社的三大支柱,三造必須互相配合及支持,才能共存共榮。
  8. 傅承得, , 星洲日報, 2007年3月13日, 華教、華團及華文報章,是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為中華文化承先啟後,也凝聚華社力量和提供必要援助。
  9. 劉崇漢, , 孝恩文化, 2001年12月21日 [2013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2月19日)
  10. 曾恕梅, ,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4年
  11. 林友順, , 亞州週刊 (亞洲週刊), 2010年1月31日,, vol. 二十四卷 no. 第五期, 華文教育(華教)被視為是馬國華社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兩個支柱是華人社團及華文報章。華教是華社的根,根在,民族在;根亡,民族亡。
  12. 校友联总; 董总; 教总, (PDF) 第六版, 董教总, 2009年3月,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7-05)
  13. 全国新闻, , 南洋商报, 2012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他强调,华社的三大支柱,在海外任何地方都一样重要,包括温哥华也有华团,并有属于华社的电台、学校和报馆等。
  14. 郭招金, , 人民網, 2005年4月4日, 華文報刊和華僑華人社團、華文學校一起被稱為華僑華人社區的“三件寶”,是支持海外華僑華人社會存在與延續的三根支柱。華文媒體在華僑華人史上、在新聞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視。
  15. 謝詩堅, , 飛揚網絡, 2004年9月29日
  16. 南文英, , 香港《鏡報》月刊, 2002年7月9日,, no. 6月號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