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獨立史

蒙古獨立運動,在清朝滅亡,中華民國建立之際,在「泛蒙古主義」構想下發起的一系列獨立建國運動。在1911年開始發展,其中,外蒙古地區成功建立蒙古國,後來改組為蒙古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地區則持續受到中國統治,未成功立國,現今仍有內蒙古獨立運動存在。

概論

曾經建立蒙古帝國的蒙古族,在滿族興起後,與滿洲結盟,建立清朝,統治中國。在清朝滅亡之際,「泛蒙古主義」興起。在中華民族的思想下,蒙古族被當成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但是這個思想並不被所有蒙古人所接受。

中國學者在討論蒙古獨立運動時,主要著重於外蒙古獨立,而少討論內蒙古的相關運動,也較著重於俄國等外在勢力影響。蒙古國學者則多將蒙古視為整體民族,強調蒙古人民主動追求獨立的意願。

歷史

蒙古外务衙门在1921年给华商的护照

1911年,在中國發生辛亥革命,同年,蒙古獨立運動興起,以土谢图汗部為首,在庫倫建立博克多汗國,宣布脫離清朝統治。內蒙古則仍然由清朝以及之後的北洋政府控制。為實現蒙古統一,博克多汗國曾向內蒙古出兵。

1915年,中國、外蒙與俄國三方會談,簽定《中俄蒙协约》,中國政府以承認俄國在蒙古的各項特權,換取俄國承認中國對蒙古有宗主權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黨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權」,1924年宣佈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定都庫倫,改城名為烏蘭巴托。1945年10月20日蒙古進行外蒙古獨立公民投票,計票顯示100%的有效投票認為外蒙古是主權獨立國家。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承认外蒙古獨立。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參考書籍

  • 其木格(Enkchimeg Baatarkhuyag)著,《蒙古獨立與蒙中俄關係 (1911-1945年) 》,台北幸福綠光出版社,2016年出版。ISBN 978986858285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