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扭曲

認知扭曲英語:)是一種誇大或非理性的思維模式,摻雜於病態心理中,特別是在此種病態的心理狀況深受心理社會因素(例如:憂鬱焦慮)影響時。[1]

精神病學家Aaron T. Beck為研究這些扭曲奠定了基礎,他的學生David D. Burns繼續研究這個主題。 Burns在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1989)中描述了與認知扭曲及其消除相關的個人和專業軼事。

認知扭曲是導致個體不準確地感知現實的想法。根據Beck的認知模型,對現實的負面觀點,有時稱為負面圖式(或圖式),是情緒功能障礙症狀和較差主觀幸福感的一個因素。具體而言,消極的思維模式會導致負面情緒。在困難的情況下,這些扭曲的想法可能導致對世界的整體消極觀點和抑鬱或焦慮的精神狀態。

挑戰和改變認知扭曲是認知行為療法(CBT)的關鍵要素。

歷史

1972年,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和認知治療學者Aaron T. Beck發表了“抑鬱症:原因和治療”。[4]他對傳統的弗洛伊德治療抑鬱症表示不滿,因為沒有經驗證據證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成功。貝克的書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經驗支持的抑鬱症理論模型 - 其潛在的原因,症狀和治療方法。在第2章題為“抑鬱症的症狀學”中,他描述了抑鬱症的“認知表現”,包括低自我評價,消極期望,自我責備和自我批評,猶豫不決和身體形象的扭曲。[4]

1980年,伯恩斯出版了“感覺良好:新情緒療法”[5](Beck的序言),以及9年後的“感覺良好手冊”,兩者都建立在貝克的作品之上。

主要類型

在抑鬱和焦慮的個體中看到的一些常見的認知扭曲的例子。人們可能被教導如何識別和改變這些扭曲作為認知行為療法的一部分。 下面列出的認知扭曲[2]是自動思維的範疇,應與邏輯謬誤區別開來。[6]

永遠是對的

錯誤是不可想像的。 這種認知失真的特點是積極地試圖證明一個人的行為或想法是正確的,有時優先考慮自我利益而不是另一個人的感受。[3]

歸咎

與個性化相反; 讓其他人對他們造成的傷害負責,尤其是他們故意或疏忽造成情緒困擾[3]

取消積極的資格

打折積極的事件。

情緒推理

假設負面情緒暴露事物的真實本質,體驗現實作為情感聯繫思想的反映。 思考一些事情是真實的,完全基於一種感覺。

例如:“我覺得(也就是說,我認為我是)愚蠢或無聊,因此我必須”[3]感覺害怕飛機飛行意味著飛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旅行方式,或者得出結論認為清潔飛機是沒有希望的。 房子因為被清潔的前景所淹沒。[7]

改變的謬誤

依靠社會控制從另一個人那裡獲得合作行動[3]

公平的謬誤

相信生活應該是公平的。當生活被認為是不公平時,會產生憤怒的情緒狀態,這可能會導致企圖糾正這種情況。[3]

心理過濾

完全關注形勢的消極因素,排除積極因素。此外,大腦傾向於過濾不符合已經存在的信念的信息。

跳到結論

用很少(如果有的話)證據得出初步結論(通常是否定的)。確定了兩個特定的子類型:

心靈閱讀:從他或她的行為和非語言交流中推斷一個人可能的或可能的(通常是消極的)思想;在不詢問此人的情況下對最嚴重的疑似病例採取預防措施。 示例:學生認為他或她的論文的讀者已經就其主題做出了決定,因此,撰寫論文是毫無意義的。[6] 算命:預測事件的結果(通常是負面的)

標籤和貼錯標籤

一種過度概括的形式;將一個人的行為歸因於他或她的角色而不是屬性。不是假設行為是偶然的或外在的,而是根據該人或事物的推斷特徵為某人或某物分配標籤。

放大和最小化

為感知的失敗,弱點或威脅提供相應的更大的權重,或者對感知的成功,力量或機會給予較小的權重,使得權重與其他人分配的權重不同,例如“從一個小山丘中製造一座山”。在沮喪的客戶中,往往誇大其他人的積極特徵,低估他們的消極特徵。

災難性的 - 給予最大可能的結果更大的權重,無論多麼不可能,或者遇到難以忍受或不可能的情況,當它感到不舒服時

過剩的概括

從證據不足中得出草率的概括。從單個事件或單個證據中得出非常廣泛的結論。即使不好的事情只發生過一次,也有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發生。[3]

例如:一個女人很孤獨,經常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家裡。她的朋友有時會請她吃飯,結識新朋友。她覺得即使嘗試也沒用。沒有人真的能喜歡她。[7] 個性化 將個人責任,包括由此產生的表揚或責備歸咎於此人無法控制的事件。

製作“必須”或“應該”的陳述

Albert Ellis在他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中提出了“必須”或“應該”的陳述,這是CBT的早期形式;他稱之為“手淫”。邁克爾·格雷厄姆稱之為“期待世界與現在不同”。[8]無論情況的實際情況如何,都可以被視為要求特定的成就或行為。

例如:演出結束後,一位音樂會鋼琴家認為他或她不應該犯這麼多錯誤。[7] 在感覺良好:新情緒療法中,大衛伯恩斯清楚地區分了病態的“應該陳述”,道德要求和社會規範。 相關的認知失真,也出現在埃利斯的REBT中,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傾向;說未來的情景將是糟糕的,而不是現實地評估該情景的各種消極和積極的特徵。

分裂(全有或全無的思維,黑白思維,二分推理)

以極端的方式評估自我以及生活中的事件。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無論是黑色還是白色,兩者之間都沒有。即使很小的瑕疵看起來也非常危險和痛苦。分裂涉及使用“總是”,“每一個”或“從不”等術語,當它們是虛假和誤導時。

文獻來源

  1. Helmond, Petra; Overbeek, Geertjan; Brugman, Daniel; Gibbs, John C. .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45–262. doi:10.1177/0093854814552842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