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理論

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是一個犯罪學理論,理論分支屬於「犯罪社會學」。標籤理論被用於說明部分人如何走上越來越嚴重的犯罪之路。

澳洲犯罪學家約翰·布萊特懷特是標籤理論的當代代表人物,並由其中發展出明恥整合理論

核心內容

標籤理論認為,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發生大大小小的偏差行為,這是正常的現象,標籤理論稱之為「原始偏差行為(Primary Deviance,或稱初級偏差行為)」。雖然如此,人卻不一定會就此走上犯罪生涯,大多仍然能夠保有良好的行為分寸。

不過一旦原始偏差行為被施以某種社會控制(尤其是正式的社會制裁,例如刑罰),行為人立刻就得到旁人施加的社會減等標籤(social degrading label)。行為人被貼上社會減等標籤後,遭遇到社會所施加的強大壓力(例如旁人開始會以標籤描述的內容檢視及解釋行為人過去的所作所為,稱為「追溯既往的閱讀」),終於使行為人本身也開始發生自我概念的認同轉變,而改變行為,使自己的行為更符合標籤的描述(稱為「自我預言的實現」或「邪惡的戲劇化」)。因此繼續犯下「衍生偏差行為(Secondary Deviance,或稱次級偏差行為)」,成為一個嚴重的犯罪者。

批評

  • 由於標籤理論認為行為人受到正式社會控制,得到社會減等的標籤後終將使犯罪越演越烈,那麼初犯的再犯率應該是百分之百。但在統計上,初犯的再犯率卻只有一小部分而已。因此批評者認為標籤理論忽略了人本身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決定的可能性,認為人的行為完全是社會反應的結果,並不正確。
  • 標籤理論雖然提供犯罪者從輕微犯罪到嚴重犯罪的過程一個說法,但卻無法解釋初級偏差行為發生的原因。

影響

雖然遭遇許多批評,標籤理論在各國的刑事政策上(尤其是少年犯罪的部份)仍然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為了避免行為人因經驗不足,一時失足而得到社會減等的標籤,各國對於從未受過刑罰制裁的人,多考慮採用轉向處遇,使行為人儘快離開司法程序,改以其他方式矯治。

外部連結

  • 林宏銘(指導教授:陳玉書). (PDF). [2013-10-28].
  • 劉育偉. . 台灣法律網. [2013-10-28].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