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

識字英語:),有時稱為讀寫能力,是指人閱讀書寫文字的基本能力。一般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準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不識字的人稱為文盲

世界各國識字率(2015年資料)(2015CIA 世界概況) 灰色 = 無資料
從1970年至2005年,世界上的文盲比例已經減少一半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識字是指能夠閱讀理解及書寫表達日常生活中出現簡單文句的能力,亦即是讀寫能力[1]。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指文化程度,包括認識、理解、解釋、創造、通訊、計算、表達、閱讀各種印刷、電腦顯示、光盤影像等等資料的能力。識字的意義也可能包括可以理解和某一族群有關的符號系統,及理解和使用此一符號系統有關的能力。

識字的基本定義也可以是藉由印刷或手寫文字的批判性詮釋而增加瞭解,是終生的思考歷程。各種識字(包括以下提到的廣義識字)的關鍵是閱讀能力的發展,一開始是有能力瞭解口話及書寫的文字,慢慢的對文字有深入的瞭解。閱讀發展和一連串複雜的語言學基礎有關,包括對於語音的認知(音系學)、拼字或書寫模式的認知(正寫法)、字義的瞭解(語義學)、文法的瞭解(語法學)及詞內部結構(詞法學),這些能力提供了流利的閱讀及理解的必要基礎。當有了這些能力時,讀者就有完整的識字能力,包括可以接觸書報雜誌、進行批判性分析、準確且一致的寫作、利用文字中的資訊和想法作為正式決策及創造性觀點的基礎。

廣義的識字

literacy一詞也可以延伸到有關不同類型非文字訊息的理解及應用,此時一般會翻譯為「素養」或「文化」。例如視覺素養就加上對於視覺影像的理解和應用,像肢體語言、圖片、地圖及影像等。非文字訊息也可能包括媒體或是電子文字,對應的能力則為媒體素養數位素養。這些能力的重要性會隨著社會和文化不同而不同。

歷史

中世紀西方識字率的下降

在古代,識字總是被和精英集團聯繫起來。雖然有極少數統治精英不識字,顯露的是軍事才能,但識字是精英的一個重要的顯著標誌。交流的技巧在政治上是重要的。[2]從4世紀前葉到古典時代晚期, 因為基督教勢力上升,修訂後的基督教化的晉升體系要求不同的預備知識,傳統的教育模式因此被社會壓力所抑制,甚至廢棄。學校紛紛關閉,公共圖書館和學院也關門,[3]學者也被解散。

经济影响

许多政策分析把识字率作为对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关键性衡量标准。例如,识字的人比不识字的人更容易训练,通常有更高的社会经济状态。[4]因而他们也能拥有更好的健康以及雇用机会。识字增加工作机会和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俄羅斯學者安德烈·科羅塔耶夫等人發現了十九世紀初的認字水準和二十世紀末的現代化及經濟提昇之間的關係,他們認為:「有認字能力的人比較可以創新,比較有機會在現代化及經濟成長中獲益。」[5]

愛爾蘭全国成人识字机构(NALA)在2009年分析成人識字訓練的成本及效益。結論是對於個人、工作的公司、政府財政都有經濟效益。甚至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也會提昇。以愛爾蘭十等級國家認證框架(Irish ten level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為準,一個人若提昇一等級,個人年收益為€3,810,國家因減少社會福利及稅金增加的收益則為€1,531.[6]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UNESCO Bangkok. [201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4).
  2. Alan K. Bowman and Greg Woolf, eds., Literacy and Power in the Ancient World, (Cambridge) 1994.
  3. Lional Casson,Libraries in the Ancient World (Yale) 2001.
  4. . The Phonics Page.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1).
  5. Korotayev, Andrey; Zinkina, Julia; Bogevolnov, Justislav; Malkov, Artemy. .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Studies. 2011年11月, 2 (2) [201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6. (PDF). [2011-11-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