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音

许传音1884年11月23日-1971年9月24日),安徽贵池人。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1]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2]

许传音
1938年4月,南京难民区国际救济委员会暨金中难民收容所全体职员合影,第一排从左至右第11位即为许传音。
出生(1884-11-23)1884年11月23日
 大清安徽省池州府贵池县继武巷
逝世1971年9月24日(1971歲-09歲-24)(89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黄金山公墓
国籍 大清(1884-1911)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71)
民族漢族
职业政治活动家
教师
信仰基督教新教

生平

1897年前往南京求学,1905年获汇文书院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15年获金陵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获庚子赔款留学基金资助,赴伊利诺伊大学留学,191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19年回到北京,在北洋政府铁道部工作,1928年定居南京,在中华民国铁道部工作[2]

南京大屠杀期间,应邀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住房委员会主任[1],主持难民的住房安排工作,阻止并记录日军暴行。因通晓英语,为与外籍人士沟通,应邀担任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帮助掩埋尸体[3]。1938年初,为更好地救助难民[4],任南京市自治委员会顾问[5]。安全区被迫解散后,任南京难民区国际救济委员会委员。1945年后任鼓楼医院副院长[6][2]。1946年前往东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出庭作证[7]。1947年审判谷寿夫时,协助挖掘万人坑骸骨,并出庭作证[6]

因在日军的自治委员会担任过要职,1949年后许传音命运坎坷[5]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冲击去世[2],葬于黄金山公墓,后迁至雨花台功德园

参考资料

  1. 朱成山. (PDF). 抗日战争研究. 2005, (4) [2017-05-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30).
  2. 张连红; 胡华玲. . 钟山风雨. 2005, (4): 4-7.
  3. 许传音. . 抗日战争研究. 1994, (4): 39-60.
  4. 黄艾禾. .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5, (11): 13-17.
  5. 荣维木; 王续添; 江沛; 陆发春; 翁有为; 张生; 曹必宏; 徐志民; 刘萍; 丁贤勇; 潘国旗; 李淑娟; 高晓燕; 车霁虹; 李倩; 张正; 刘敏; 张丽; 郭常英; 张艳; 曲广华; 王宏斌; 袁成毅; 李学通. . 抗日战争研究. 2010, (1): 126-149.
  6. . js.ifeng.com. [2017-05-27].
  7. 张生. . 抗日战争研究. 2008, (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