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
谎言,是一種虛偽、不實的陈述,常被用以欺騙他人。[1][2][3][4]这种沟通手法常常被称为 撒謊或說謊,而說謊的人即是騙子。如果用說謊欺騙以牟利,則可能會被稱為詐騙,而長期使用这种手法獲利的人可能被称为骗子。谎言可被用于获得帮助、人际关系或心理慰藉。一般来说,“谎言”一词为负面的含义,根据情况,传达谎言的人可能受到社会、法律、宗教或刑事制裁。[5]
謊言就其本質來說,是人對別人的懲罰和戲弄。[6]保罗·艾克曼則說,存心误导别人的有意行为,事先未透露其目的,并且对方没有明确要求被误导,即是撒謊。[7]學者對於謊言有不同的見解,比如孫武說:“兵者,诡道也。”薩特說:“謊言不是我製造出來的,而是階級分化社會的產物。」
盡管誠實是普世價值之一,但使用語言以操縱他人、或以語言蓄意誤傳或誤導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欺騙,也普遍存在於所有人類社會中,是普世文化通則的一部分。
後果
一旦撒了謊,就有兩種結果,就是被揭穿或者沒被揭穿。在一些情況下,謊言被揭穿可以使說出謊言的人的其他陳述都受到質疑,且會使得這人受到社會或法律的制裁,像是被驅逐或者被控偽證罪。[8]當一個謊言被發現時,騙子的心理和行為就不再視為是可預測的。
漢娜·鄂蘭曾論及整個社會都接收到謊言的狀況,他說這樣的謊言的結果「並不是你從此相信這樣的謊言,而是大家都不再相信任何事物,這是因為謊言從本質上必須適時做更動,而一個說謊的政府會不斷地改寫歷史;而作為訊息接收者,你不只會聽到一則謊言─一則你可以用以在未來做一些事情的謊言,而是會聽到大量依政治風向而定的謊言。」[9]
發覺謊言
對於謊言是否能透過非言語行為察覺這點,依舊是個有爭議的議題。[10]
測謊機可透過測量多種數值測量一個人在被問問題時所受到的生理壓力,而壓力的尖峰指出可能的謊言。測謊機結果的精確性受到廣泛的爭議,且在一些廣為人知的狀況下,人們可騙過測謊機。盡管如此,在許多場合,人們依舊使用測謊機,測謊機主要用於引出自白和員工篩選。測謊機的結果不被認為是有效的法庭證據,且目前一般將其結果給視為是偽科學。[11]
近來的研究發現,說謊所需要的時間會比說實話來得長,因此回答問題所用的時間,可用於測謊[12];但是,研究也顯示立即回答答案可用於「證明」有備而來的謊言。
謊言的倫理
亞里斯多德認為對於謊言,沒有任何一般性的規則是可能的,這是因為他認為任何為謊言辯解的人從來都不是可信的。[13]希波的奧古斯丁、湯瑪斯·阿奎那和伊曼努爾·康德等哲學家都譴責所有的謊言。[14]康德的哲學是絕對反對謊言,比如有追債的黑道分子問:「你的朋友志明是不是在你家?」就算志明因為你的言語而被黑道綁架、毆打甚至謀殺,你也不應該說謊。但康德並不反對「隱瞞」,志明雖然在你家,你卻說:「一個小時前,我看到志明與春嬌走在一起。你或許可以問問春嬌?」如果一個小時之前志明與春嬌真的結伴而行,這對於康德來說,並不是說謊;然而阿奎那也曾提出為謊言辯護的論證。
對於奧古斯丁、阿奎那和康德等人而言,沒有任何的情境是可以讓說謊合乎道德的,即使說謊是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方法,即使面對謀殺、酷刑或其他的困境時,說謊依舊是倫理上不允許的。上述三人都給出反對說謊的論證,這些論證彼此相容。在這些論證中,比較重要的如下:
- 說謊背離言語的自然機能,而言語的自然機能是與人溝通說話者的想法。
- 當一個人說謊時,他就破壞了社會上的信任。
另一方面,功利主義哲學家支持那些有好的結果的謊言,也就是所謂的白色謊言。[14]Iain King在他於2008年出版的《如何時時都做出好的決策並保持正確》(How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Be Right All the Time)一書中,提出了一條讓說謊變得可能的可信準則,並將之定義如次:「不論是否會被發現,僅僅在你可以將人們的行為導向比你可能失去的信任更多好處的方向時,你才該說謊欺騙。」[15]
在《撒謊》一書中,神經科學家山姆·哈里斯指稱說說謊對說謊者和聽到謊言的人都不好。說謊是拒絕他人接觸真相,而很多時候我們不能預期一個謊言有多危險。聽到我們的謊言的人,可能會在解決問題方面失敗,而這些問題只能在得到良好資訊的狀況下獲得解決;說謊對撒謊者也有害,因為這讓說謊者不相信聽到謊言的人,[16]說謊者通常對此感覺不好,而且會感覺自己變得不再誠摯、真確和正直。哈里斯辯稱說誠實會讓人有更深層的關係,並讓所有生活中的失序。
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書中,尼采指稱說不說謊的人,可能只是因為維持謊言太困難而不撒謊。這觀點和他將人以其力量和能力做劃分的哲學相合,也就是說,一些人只是因為弱小而說實話的。
在其他的物種中
一些以大猿研究非人類語言的人宣稱說非人類的動物也有撒謊的能力。在一個例子中,當大猩猩可可有次被問及是誰將牆上的水槽掰下時,他將手指指向一名訓練師並大笑。[17]
欺騙性的肢體動作,像是用以誤導攻擊或逃亡方向的假動作等,可見於灰狼等許多物種當中[18]。母鳥會藉由假裝翅膀受傷來騙取包括未察覺事實的人類在內的潛在掠食者的注意,好讓他們不要接近鳥蛋所在的巢穴,有此行為的最知名的物種是雙領鴴。[19]
参考资料
- Carson, Thomas L.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199654802. OCLC 769544997.
- Mahon, James Edwin.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8-02-21 [2019-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8).
- Mahon, James Edwi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008, 22 (2): 211–230. ISSN 0739-098X. doi:10.5840/ijap200822216.
- Meibauer, Jörg (编). . 2018-11-15. ISBN 9780198736578. doi:10.1093/oxfordhb/9780198736578.001.0001.
- . [2019-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 . [201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 艾克曼, 保罗.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12: 10. ISBN 978-7-108-03004-7.
- Timasheff, Nicholas Sergeyevitc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Law." Google Books. 7 December 2017.
- Arendt, Hannah. "Hannah Arendt: From an Int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6 October 1978 issue. 30 November 2017.
- Zimmerman, Laura. "Deception dete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rch 2016. 7 December 2017.
- Conti, Alli. "Are Lie Detector Tests Complete Bullshi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ICE. 17 November 2014. 7 December 2017.
- Williams, Emma J.; Lewis A. Bott; John Patrick; Michael B. Lewis. . PLoS ONE. April 3, 2013, 8 (4): e60713. Bibcode:2013PLoSO...860713W. PMC 3616109. PMID 23573277. doi:10.1371/journal.pone.0060713.
- How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Be Right All the Time, (2008), Iain King, p. 147.
- .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1). | Sri Lanka's Sunday Observer article on lying, Feb 2012
- 《如何時時都做出好的決策並保持正確》, (2008), Iain King, p. 148.
- "Deceiver's Distrust: Denigration as a Consequence of Undiscovered Deception", (1998), Brad J. Sagarin, Kelton v. L. Rhoads, Robert B. Cialdini.
- Hanley, Elizabeth. (PDF). Commonweal Magazine. 4 July 2004: 16 [7 Jul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14).
- 山羊妈妈不在家,大灰狼骗小羊开门
- "Killde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hio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Retrieved 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