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象皮病(又稱淋巴絲蟲病拉丁語),是由絲蟲總科的寄生蟲引起的疾病[1]。許多罹患此病的病患並無症狀,然而有些個案卻出現手臂、腳或是生殖器的嚴重水腫,同時患部皮膚變厚並伴隨著疼痛,這些身體的改變進而造成病患社會及經濟上的問題[2]

象皮病
19世紀美國攝影師奧斯卡·G·馬森拍攝的肖像,顯示一位感染象皮病的女性。
类型淋巴水腫[*]
肇因象皮病[*], elephantiasis nostras[*], podoconiosis[*]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血管學
ICD-10B74
ICD-9-CM125.0-125.9
eMedicinederm/888
MeSHD005368

絲蟲是藉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而傳播,通常感染是從孩童時期開始。主要有三種絲蟲會導致淋巴絲蟲病:班氏絲蟲馬來絲蟲帝汶絲蟲,其中以班氏絲蟲最常見。這些病原體會破壞淋巴系統。淋巴絲蟲病需藉由顯微鏡下檢視血液檢體來確診,血液檢體須於夜間收集,製成厚血液抹片並進行吉姆沙氏染色;除此之外,也可以透過檢查血液中相應的抗體來確認[3]

預防淋巴絲蟲病要針對出現患病者的族群全體進行治療,以求完全治癒該疾病的影響。方式是對該區域的所有人進行每年一次的投藥,且必須花費4至6年的時間。治療所使用的藥物,包含了阿苯達唑配合伊維菌素,或是阿苯達唑配合乙胺嗪。這些藥物無法殺死成蟲,但是能防止疾病進一步蔓延,直到絲蟲自我死亡。其他建議的預防方式還有避免蚊蟲叮咬,包括減少蚊蟲的數目,以及使用蚊帳[2]

世界上有超過1.2億人感染到淋巴絲蟲病,且在73個國家中有14億人有被感染的風險,其中以非洲和亞洲最常見。淋巴絲蟲病造成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

參考文獻

  1.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14-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arch 2014 [20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5).
  3. . CDC. June 14, 2013 [21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象皮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