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嶼

貓嶼位於澎湖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包括兩座島嶼,因形狀像兩隻蹲伏而被稱大貓嶼和小貓嶼。島嶼為玄武岩組成,面積約10公頃[1]。小貓嶼座落於大貓嶼東方,在退潮時有一海溝和大貓嶼相連。大貓嶼最高處70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點,北端的海崖有貫穿大貓嶼的巨大海蝕拱門,拱門出口在大貓嶼西邊海蝕洞,在退潮時才能浮現[2][3]

貓嶼海鳥保護區
IUCN分类IV(生境和物种管理保护区)
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的小燕鷗
位置澎湖縣望安鄉大、小貓嶼及其延伸100公尺海域
面积陸域10.02公頃;海域26.1842公頃;總計36.2042公頃[1]
建立时间1991年5月24日
主管团体 澎湖縣政府

兩島嶼的行政區劃屬澎湖縣望安鄉,無人居住,過去有軍方和漁民活動紀錄。澎湖縣政府於1991年將大、小貓嶼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貓嶼海鳥保護區,為臺灣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除陸域面積約10公頃之外,保護區包括陸地向外延伸100公尺的海域部分,總面積達36.2公煩[4]。貓嶼是亞洲最大的玄燕鷗繁殖地區,其他像白眉燕鷗鳳頭燕鷗蒼燕鷗也都會在島上繁殖[5]。保護區雖嚴禁任意登島,但在夏季燕鷗繁殖季節仍可搭船至週邊海域欣賞[6]

參考資料

  1. . 農委會林務局.
  2. 劉禹慶. . 自由電子報. 2012-07-26 [2013-01-07].
  3. 許自由,周麗炤. (PDF). 澎湖縣政府. 2006-12 [2013-01-07].
  4. . 農委會林務局.
  5. 許玉娟. . 聯合報. 2012-08-21 [2013-01-07].
  6. 陳可文. . 中國時報. 2012-04-10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