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时璋奖
贝时璋奖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界的最高奖项,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颁发,以奖励在生物物理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创立于2009年、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因纪念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创建人、首任理事长贝时璋而得名。最初包含贝时璋奖与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2013年起又增设贝时璋国际奖。[1][2]
贝时璋奖 | |
---|---|
授予对象 | 表彰傑出的生物物理学科学家 |
国家或地区 | ![]() |
主办单位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
首次颁发 | 2009年 |
历届得主
届数 | 年份 | 贝时璋奖 | 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 | 贝时璋国际奖 |
---|---|---|---|---|
第一届[2] | 2009年 | 梁栋材 | 孙飞、武一、魏朝亮 | - |
第二届[3] | 2011年 | 林克椿 | 柳振峰、张令强、颜宁、徐彦辉 | - |
第三届[4] | 2013年 | 杨福愉、赵南明 | 李川昀、刘光慧、马聪 | 大卫·斯图尔特(David Stuart) |
第四届[5][6][7] | 2015年 | 施一公、谢晓亮 | 王祥喜 | 大隅良典 |
第五届[7] | 2017年 | 王书荣、陈列平 | 石发展、宗伟健 | 汤姆·布伦德尔 |
参考文献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5-10-19.
- . 科学网. 2009-08-25.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84.
- (PDF).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15-11-26.
- . 科学网. 2016-10-04.
-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