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

英語:),也译作,是热处理时形成的一种显微组织组成物,是由沃斯田鐵波來鐵温度范围以下和马氏体点(麻田散鐵转变开始的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分解而成的肥粒鐵雪明碳鐵的混合体[1]。最早由埃德加·贝恩等人描述,故名。

的顯微組織

肥粒鐵(α-Fe)
針狀肥粒鐵(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波來鐵(88%肥粒鐵,12%碳化三铁)
變韌鐵
粒滴斑鐵(波來鐵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β-Fe)

坩埚钢
碳鋼(含量≤2.1%)
彈簧鋼(低或無合金
合金鋼(含有碳以外的元素)

马氏体时效钢(含鎳)
不鏽鋼(含鉻量≥10.5%)
耐候钢
工具鋼(工具用的合金鋼)
其他含鐵材料

鑄鐵(含碳量>2.1%)

白鑄鐵
灰鑄鐵
可鍛鑄鐵
球墨鑄鐵
蠕墨铸铁
锻铁(含有熔渣)

贝氏体分为两种,在较高温度(350~550℃[2])形成的称“上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羽毛状;在较低温度形成的称“下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或竹叶状。贝氏体由于碳化物颗粒周围受腐蚀而变得比较粗糙,故在显微镜下呈黑色[3]

目前贝氏体的转变机制尚存争议,目前主要有“切变学说”和“扩散学说”两个学派[4]

参考资料

  1. 辞海编纂委员会. (M) 1.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ISBN 7-5326-0630-9.
  2. . 中国显微图像网. 2010-09-08 [201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3. G·克劳斯. (M) 1.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7: 77.
  4. . [201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