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塘

赤山塘也作赤山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句容市西南,因西邻赤山而得名。原为承接周围一些山区来水的自然湖荡,下注秦淮河,是秦淮河水系上游唯一的一座天然湖泊[1]。相传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始筑赤山塘,蓄水成湖[2]南朝齐沈瑀建武年间(494~498年)对赤山塘进行了大修。隋代废弃。唐代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升州句容县令杨延嘉按照南朝梁时代的故堤重修,后来渐渐废弃。天宝中改名绛岩湖。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县令王昕又重新修筑。周长百里,建两斗门调节蓄泻,号称能够灌溉田地万顷[3]。然而经历代围垦利用,湖面逐渐缩小,同时使水土流失加剧,湖底淤积加快,湖水排泄不畅,常破圩决堤,泛滥成灾[4]

2010年启动了“退渔还湖”工程,将恢复赤山湖8.8平方公里面积,使总库容达8400万方,防洪总库容可达6160万方[1]。工程完工后赤山湖将形成一个4平方公里的开阔湖面[5]

参考资料

  1. . 镇江日报. 2010-06-02 [201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2. www.chinawater.net.cn:筑江苏赤山塘立石测水
  3. 辞海编纂委员会. (M) 1.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ISBN 7-5326-0630-9.
  4. . [201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国家林业局. 2011-03-28 [2011-10-05]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