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 (德語:Herbert Marcuse,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德国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的一员。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在法国五月风暴中,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3M[1]

马尔库塞

生平

马尔库塞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1916年应征入伍,但并未到前线。1919年曾参加柏林一月起义。1922年通过研究“艺术家小说”拿到了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回到柏林,从事出版行业。1928年他重回弗莱堡,和海德格尔一起在埃德蒙德·胡塞尔指导下做研究。1933年纳粹政府不允许他完成论文,他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同麦克斯·霍克海默合作。同年他写了自己第一部综述性的专著,讨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尔库塞从此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2]

1933年马尔库塞离开德国,先前往瑞士,随后前往美国。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虽然他有生之年再没回到德国居住,但他仍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二战中,他先在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负责反纳粹的宣传。1943年到战略服务办公室(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工作。二战结束后他被美国国务院任命为中欧部门负责人,直到1951年退休。

从1952年开始他作为政治理论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布兰代斯大学授课。1964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1965年擔任柏林自由大學教授,1967年至1969年間遊歷歐洲各地,包括倫敦巴黎羅馬柏林等等。

1979年逝世於德國施塔恩貝格

哲学思想

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弗洛依德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论)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从50年代开始,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向度的人。他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实现“非压抑升华”。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向度的人》中,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在《审美之维》中则认为,艺术(主要指先锋派)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成完整人的再生。在《反革命與反叛》里,他强调艺术既是一种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他认为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艺术的肯定性力量同时也是否定这一肯定性的力量。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中,它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

主要著作

  • 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Hegel's Ontology and Theory of Historicity)(1932)
  • A Study on Authority (1936)
  • 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1941)
  •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1955)
  •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 一种批判的分析 (Soviet Marxism: A Critical Analysis) (1958)
  • 一维的人 (又译《单维人》《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 (1964)
  • 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 (1965) (与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 and 巴灵顿·摩尔 合著)
  • Negations: 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 (1968)
  • 论解放 (An Essay on Liberation) (1969)
  • 反革命與反叛(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1972)
  • 审美之维(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1978)

参考文献

  1. Franzosi, Roberto.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ch 2006, 111 (5): 1589. JSTOR 10.1086/504653. doi:10.1086/504653.
  2. http://www.uta.edu/huma/illuminations/kell12.htm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