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马里奥赛车

超級瑪利歐賽車(日语:,英语:,)任天堂情报开发本部开发的卡丁车竞速电子游戏,1992年于超级任天堂平台发行。这是瑪利歐賽車系列首作,于1992年8月在日本首发,同年9月在北美发行,翌年1月在欧洲发行。[1]游戏全球销量876万,为第四畅销超级任天堂游戏。《超級瑪利歐賽車》于2009和2010年在WiiVirtual Console再版;[2][3][4]2013和2014年在Wii U Virtual Console再版。

超級瑪利歐賽車
    类型竞速
    平台超級任天堂
    开发商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
    发行商任天堂
    总监杉山直
    绀野秀树
    制作人宫本茂
    美术小田部羊一
    Mie Yoshimura
    小泉欢晃
    音乐Soyo Oka
    系列瑪利歐賽車系列
    模式單人多人
    发行日超級任天堂
    • 日本:1992年8月27日[1]
    • 北美:1992年9月1日[1]
    • 欧洲:1993年1月21日[1]
    Nintendo Switch Online
    • 全球:2019年9月6日

    在《超級瑪利歐賽車》中,玩家从8名能力不同的马里奥系列角色中选择其一。[5]在单人模式中,玩家可以从三个不同难度中选择其一,和电脑玩家进行多种杯赛。角色在赛道上可使用加速获取优势。此外玩家还可挑战时间竞速模式。[6]在多人模式中,玩家可以同时参与杯赛,或在配对竞速模式中一对一。[7]在第三种多人模式——对战模式——中,玩家需要加速撞破对方卡丁车旁的气球取胜。[6]

    《超級瑪利歐賽車》获得积极评价,在呈现、革新和Mode 7图形的应用上获得称赞。[8][9]游戏入选《Edge》、IGN、《The Age》等组织评予的史上最佳游戏榜单,吉尼斯世界纪录亦称其为史上最佳游戏机游戏[10][11][12][13][14][15] 游戏常被称为卡丁车竞速子类游戏的缔造者,其他开发商亦企图复制它的成功。游戏还成为马里奥系列往非平台游戏扩展的关键,该系列的多样化亦称为史上最畅销的游戏系列。[13][16]《超級瑪利歐賽車》在家用游戏机掌上游戏机街机上的续作皆获得媒体好评和商业成功。《超級瑪利歐賽車》的一些元素作为核心体验,在系列发展中完整保留了下来。[17]

    玩法

    《超級瑪利歐賽車》是一个单人和多人游戏。《超級瑪利歐賽車》有2种可双人同乐的单人模式:马里奥赛车大奖赛和计时赛。一种双人相互对战的"气球模式"。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马里奥系列人物,共有八个人物可供选择。玩家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卡丁车比赛。游戏中的赛道都是具有马里奥系列主题。《超級瑪利歐賽車》中的赛道主要来自《超級瑪利歐世界》。四个杯赛中含有5个不同赛道。总计20个不同的赛道。此外还有4个独一无二的對戰關卡赛道。[5][18]

    制作

    《超級瑪利歐賽車》是由宫本茂制作。杉山直和绀野秀树担任总监。[19]

    值得提到的一点是,《超級瑪利歐賽車》使用了Mode 7图像。这一图像最早在F-Zero使用。

    评价

    《超級瑪利歐賽車》好评如潮。游戏获得商业成功。

    自《超級瑪利歐賽車》发行之后,游戏多次被列为最佳游戏。IGN将其列为2005年最佳游戏第15位。

    参考资料

    1. O'Neill, Jamie. . Nintendo Life. 2014-03-28 [2014-07-03].
    2. . Nintendo. [2008-07-14] (日语).
    3. . Nintendo. 23 November 2009 [23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6).
    4. East, Thomas. .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29 March 2010 [29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6).
    5. . Nintendo Power (Nintendo). October 1992, 41: 83–91.
    6. Heckel, Nathan. . Nintendojo. [200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4).
    7. Venter, Jason. . Honest Gamers. [2008-12-28].
    8. (PDF). Nintendo Magazine System (EMAP): 20–24. [2008-12-28].
    9. Hirandand, Ravi. . 1UP.com. [200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4).
    10. . Edge. 2007-07-02 [200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2).
    11. Hill, Jason. . The Age. 2005-06-10 [2008-12-28].
    12. Navarro, Alex. . GameSpot. [2008-12-28].
    13. . Next Generation. No. 21 (Imagine Media). September 1996: 56.
    14. Ivan, Tom. .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9-02-28 [2009-03-14].
    15. Jenkins, David. . Gamasutra. 2007-01-10 [2009-01-01].
    16. Parish, Jeremy; Bob Mackey. . 1UP.com. 2008-04-10 [200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17. Nintendo EAD. . Super NES. Nintendo. 1992-08-27.
    18. Nintendo Entertainme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 Nintendo. 1 September 1992. staff credit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