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公平上仙

辛公平上仙》是一篇唐傳奇,收錄於李復言所作的《續玄怪錄》(《續幽怪錄》)。敘述縣尉辛公平遇見死神,並見証死神與五百鬼兵誘開皇宮守護神並成功接引皇帝「上仙」(登仙),是一篇知名的志怪小說。《太平廣記》廣收唐朝傳奇,不願收入此篇,因這篇傳奇小說,很可能是影射皇帝遇刺,容易聯想到宋代野史燭影斧聲》。

故事

辛公平、成士廉等兩名縣尉結伴出行,在客棧遇見另外一位旅客王臻,由於客棧簡陋,只有王臻的床比較乾淨,客棧主人為了要奉承辛公平等兩人,打算要把王臻趕去髒的床睡,辛公平等兩人阻止客棧主人對王臻無禮,三人遂結為好友。

王臻預言神準,並自述自己是個死神,隨著他的上級「將軍」與五百名鬼兵,來迎接皇帝「上仙」,王臻是將軍幕下的文書官。王臻邀辛公平同往觀看皇帝「上仙」,但說成士廉因為「命稍薄」,而無法前往。

將軍帶著五百個鬼兵行進,進入長安通化門及各街道,都有官吏、將士迎接,到了天門街,有一個紫色衣服的官吏報告說,由於鬼兵人數太多,無法安頓。將軍決定分兵五處,自己與親兵、王臻、辛公平住在顏魯公廟,顏魯公的祖先穿著華服,好像是要迎接將軍。王臻說自己已經向陰間稟報,要讓辛公平、成士廉兩人升官。

將軍他們好酒好菜地住了好幾天,但將軍一直煩惱,皇帝的死時已到,但由於皇帝有眾神保衛,將軍無法帶走皇帝,於是王臻獻計,舉辦宴會,宴請眾神,「宴時腥膻」,眾神為了肉食就會鬆懈皇帝的責任。將軍依計而行,眾神果然擅離職守。

將軍在戌时(19至21时)进入宫门,到了宣政殿下,將軍穿著金色鎧甲,手持,帶領了五百個騎兵,三百人騎馬、兩百人步行進入殿門,又讓其中五十個士兵手持兵器包圍殿外,像是戒嚴狀態一樣。三更四點(0時36分),出現了一個令人畏懼的怪人,他鬍鬚甚多,身材高大,穿著綠衫、黑褲、衣服都繡著紅邊,還披著畫上彩虹顏色的紫紗,作為披風。另外戴著一頂不像虎皮也不像豹皮做的皮帽,外面也籠了一層紅紗,他的狀貌非常可怕。怪人神出鬼沒,手拿了一尺多長的黃金匕首,走到將軍面前,拱手作揖,說:「時間到了!」將軍多次對怪人挑眉示意,怪人應答之後跑開。怪人從西廂,由階梯一階一階走上,到皇帝御座之後方,向皇帝獻上匕首(或者譯為怪人將匕首遞給將軍,將軍從西廂,由階梯一階一階走上,到皇帝御座之後方,由將軍呈上皇帝)。[註 1]

此時皇帝身邊的人突然一片紛亂,皇上開始頭暈,舞樂也停了,皇帝隨即被扶進西閣,久久不出來。將軍一直催促皇帝出來,但閣中人回答:「皇上不該先洗澡麼?這樣子才好上路。」西閣內傳來了陣陣的洗澡水聲,皇帝(皇帝的靈魂)出來,被扶上一個玉輿(玉製的轎子),六名穿著青色底,描有龍鳳圖案的人抬著玉輿,大將軍走到轎前,對皇帝作了一個揖:「全副武裝的軍人(依照禮法)不必下拜。皇上在紛亂的人間,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又有荒淫糜糜之音震盪雙耳,妖豔的美女用美色誘惑心靈,皇上那清潔純真的胸懷,如今還在麼?」皇帝回答:「我的心靈又不是金石,見了那麼多誘惑,怎可能沒有小小的迷惑呢?反正現在我也要走了,也不在乎了!」將軍笑了笑皇帝,遂引領玉輿離開宮殿。身後的宮人以及諸妃,他們一邊哭著,一邊擦著血跡,拉著玉輿,不忍皇帝離去。

幾個月後,朝廷才發布皇帝駕崩的消息。隔年,辛公平被升爲揚州江都縣主簿,成士廉被升爲兗州瑕丘縣縣丞,王臻的預言兌現了。

元和初年,李復言彭城當官,而辛公平之子在徐州擔任參軍,李復言才得以得知這件事完整的情節,所以記下這篇故事,要警告傲慢的旅行者。

寓意

這篇傳奇中的皇帝為何人,引發爭議,「唐順宗」、「唐憲宗」之說皆有。但這篇故事很有可能是藉由靈異的故事,影射皇帝遭兵變謀殺,由於中國民間信仰中,鬼神不需要住旅館,就算接引死者靈魂進入幽冥,也不需要勞師動眾,舞刀弄槍,更沒甚麼好等待死者洗澡的。鬼兵可能是指兵變團隊,護衛的眾神就是宮禁的禁衛軍,洗澡即是清洗遺體。由於順宗或憲宗的死亡詳情,史書俱不錄,所以本篇傳奇可作為參考用的史料。

作者宣稱寫作此文目的在於警告傲慢的旅行者,但明顯是個託辭。陳寅恪認為是假託道教兵解之詞,以紀錄憲宗被弒殺的事實,理由是篇首有「元和末」三字[1]

黃永年則表示這篇傳奇提到「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攀髯,指皇帝駕崩),但是唐憲宗死前幾日,還召見了義成軍節度使劉悟。所以這篇傳奇中的皇帝,應該是唐順宗才對。黃永年認為陳寅恪似乎誤會了,因為《續玄怪錄》一書內文在宋代抄錄時,屢屢避諱,「貞元」之「貞」乃宋仁宗趙「禎」同音,當時民眾畏懼冒犯皇室,慣例通常是改為「正元」,但是編者為了怕麻煩,往往直接改成「元和」,在《續玄怪錄》書中非常常見[2]

參見

文字註釋

  1. 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皂褲,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霓為幀,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

參考資料

  1. 陳寅恪. 《金明館叢稿二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74–81. ISBN 9787108009401
  2.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2007年

參考資料

  • 李復言.《辛公平上仙
  • 王汝涛. . 临沂师专学报. 1994, (04): 36-4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