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

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香港歌手黎明出道以來場數最多的個人演唱會,1995年11月2日至27日在香港體育館(紅磡體育館)舉行,合共演出26場,每場入座率約百分之九十八,主辦機構及黎明均表示這是當年香港製作費最高的演唱會[1]

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
黎明香港演唱会
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唱片封面
场地 英屬香港紅磡體育館
开始日期1995年11月2日
结束日期1995年11月27日
场数26場
黎明演唱会年表

背景及製作

此演唱會是黎明第三次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個人演唱會,在未正式定名前稱為《黎明九五演唱會》,其後由專人命名為《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2],原定於1995年11月2至21日晚上在紅館磡體育館舉行[3],其後分別於同年11月22至23日及11月24至27日加開2場及4場,合共舉行26場[4][5]

製作及演出團隊

《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由恒生銀行信用卡主要贊助,熱浪製造所及耀榮娛樂合辦,程壽康、張耀榮為出品人,黎明當時的經理人陳善之擔任顧問,製作團隊在1995年8月23日進行首次會議[6],商討演唱會的歌曲編排及製作構思等細則,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及制訂多個不同的方案[7],包括運用電腦科技製造視覺效果,刺激觀眾的感觀,從外國邀請了《Batman Forever》的燈光組人員負責演唱會的燈光效果[8]。演唱會由林青峰、韓錦濤、郭惠珍負責設計舞蹈,約有十五名舞蹈員,並找尋了一名在身高、體型、髮型方面與黎明相似的替身配合演出[9],黎明及主辦機構均表示此演唱會的製作費昂貴,並超支數百萬元港幣,但拒絕透露製作費金額[10]。以下是演唱會的樂隊成員名單:

  • Piano: Gary Tong
  • Synthsizer 1: Ting Chi Kwong
  • Synthsizer 2: Terry Chan
  • Guitar 1: Danny Leung
  • Guitar 2: Joey Tang
  • Bass: Lam Chi Wang
  • Drums: Melchoir
  • Programmer: C.Y. Kong
  • Chorus: Donald Cheung、Albert Lui、Li Siu Mui、Chan Mei Fung

舞台設計

主辦機構原本有意開四面台,而黎明則認為三面台可以令舞台有更多的變化,因此決定採用三面台[11],舞台底部的高度原本為6呎,其後為了遷就前排觀眾的視線而將高度減少1呎[12],舞台上設置了不同的機關,包括大型火箭模型、螢幕牆及升降吊臂,同時引用當時最新穎的燈光及特技效果來營造氣氛[10]

歌曲編排

在籌備演唱會期間,黎明花了2個月時間學習結他,為自彈自唱演出作準備[13],以及到北京中國音樂學院拜訪當時的聲學系主任金鐵霖,了解自己在歌唱方面的優點和缺點,以及提升自己的發聲技巧[14]。黎明在演唱會中所演唱的歌曲,選自他歷年來主唱的歌曲作品,首場演唱會以新曲為主,其後在歌曲編排方面作出改動,增加了數首觀眾熟悉的舊曲,並要求全場觀眾一起合唱歌曲〈夏日傾情〉[15]

反響

售票情況

《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Neon Leon Live 95》原定舉行20場,門票以內部認購和公開形式發售,售價分別為港幣380元、250元、160元、80元,主辦機構表示內部認購門票早已售罄,會視乎公眾反應及場館檔期而決定是否增加演唱會場數[10],其後宣佈加開2場,並於22場門票售出超過九成後再度宣佈加開4場,合共舉行26場[5],部份原價港幣380元的尾場門票被黃牛黨抄賣至2千元[16]。此外,有傳媒指演唱會的中價門票滯銷,需依靠產品商派發,主辦機構回應表示有關的銀行及傳呼機公司是演唱會的贊助商,認為有門票送給客戶是理所當然,而其他產品商是以購買方式獲得門票,然後當作禮品送出,藉此宣傳其商品,與主辦機構無關[5]。有公眾則表示即使演唱會加開至26場,但仍然買不到門票,同時認為有部份門票被產品商買下,導致其他觀眾購買門票的機會減少,黎明對於有產品商購下門票作禮品,認為這種宣傳產品的手法很見效用,但或多或少會影響其他人購買門票的機會,由於香港政府沒有立例限制,因此難以想出解決方法[17],他表示26場演唱會共售出約九成門票,且認為一個真正歌手是不會理會售票情況,反應是否理想應由公眾作出判斷[18]

各界反應

此演唱會引起各界關注,在演唱會舉行期間,有流動商販在場外售賣黎明演唱會的照片、電影海報等商品,攤檔數目約有二十個,是當時歷年來最多[19]。1995年11月5日晚上9時10分,警方接獲一名男子的匿名報案電話,指演唱會場館內放有炸彈,警員到場進行地氈式搜索,救護車亦在場館外戒備,但未有通知現場觀眾,以免造成恐慌,其後證實報案電話由場館附近的公共電話亭打出,未能聯絡報案人,主辦機構表示在舉辦演唱會之前沒有與任何人結怨,也沒有接到類似的恐嚇電話,認為事件只是一場惡作劇[20]。現場觀眾來自香港及世界各地,也有演藝界人士前來觀看演唱會,每場入座率約百分之九十八,黎明的歌迷會組織「黎明家族」在1995年11月13日舉行「國際歌迷大聯盟」活動,五千多名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澳洲、中國)的歌迷會成員穿上制服及拉起橫額,聚集在紅磡體育館的後台入口,叫喊口號以表示對黎明的支持[21][22]。1995年11月27日是演唱會尾場,在開場前後仍有不少人聚集在場館外等待機會進場,場內觀眾則手持綠色螢光棒揮舞,演唱會結束後,現場觀眾在仍然唱著黎明的歌曲不願離開[23]

各方評論及評價

主辦機構

主辦機構之一的熱浪製造所主席程壽康表示,此演唱會是其公司所舉辦的壓軸節目,製作費較預算超出數百萬元港幣,是當年香港製作費最高的演唱會,盈利因此而減少了,但他認為是值得[24]

媒體及觀眾

綜合各媒體的報導和評論,傳媒認為此演唱會經過精心製作,在舞台設計方面,序幕部份的大型火箭模型最為受到注意,惟首場演唱會因電腦故障而導致部份燈光及機關失靈,影響了演出效果[18]。黎明首次以自彈自唱方式演繹歌曲,被視為是經典的表演環節之一[25]。此外,黎明在演唱期間以替身演出亦成為傳媒的報導焦點之一,有雜誌認為黎明有欺騙觀眾之嫌,有報章則引述黎明的回應,指在演唱期間需要返回後台,因此以替身代為填補時間,以配合演出效果,並表示有關雜誌的報導手法對觀眾不公平[9][26]。傳媒認為黎明的狀態甚佳,演唱到最後一場,聲線未見沙啞,尾場演唱會的編排亦有所改善,增加了歌曲,演出流程較之前緊湊[23]。有來自美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地區的觀眾認為黎明完美無缺,願意花費金錢連續觀看26場演唱會[22]。此外,黎明的親屬及演藝界人士亦以觀眾身份出席演唱會,歌手譚詠麟認為此演唱會的舞台設計良好,黎明的歌唱表現有進步[27];藝人胡楓以「十全九美」來評價此演唱會,他認為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部份觀眾的座位較為偏側,觀賞角度不夠完美[28]。黎明的父親認為黎明的演出表現合格,但仍有不少瑕疵,他表示黎明以自彈自唱方式表演結他的效果不是十分好,但以2個月時間速成學習來說已經算不錯[29]

歌手

黎明表示此次演唱會是挑戰國際級水準[1],製作費是當年香港的演唱會之中最為昂貴,採用了最新的服裝、道具、器材及技術,他對於首場演唱會因電腦故障而導致舞台燈光失準感到氣憤,並表示會份外努力,以彌補器材及設備方面的不足[8]。在完成26場演唱會後,黎明感到失落及不捨,他認為此次演唱會是個人體能突破,能夠保持聲線已經心滿意足,並表示每一晚離開場館,腦海仍然是演唱會裡的聲音,包括觀眾的尖叫聲、螢光棒、大合唱等,現場觀眾所帶動的氣氛無人可抗拒,因此感動流淚,觀眾對他的支持使他感到驕傲而滿足,是一個難忘的回憶,並以「今生無悔」來形容。黎明視此演唱會為一項考試,他自問已經盡力而為,成績是好是壞應交由觀眾評核[30]。在演唱場數方面,黎明表示場數多少須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作為歌手應該做好本份,盡力做到最好,不應為挑戰場數而顧此失彼[6],他認為在淡市中仍然能夠舉行26場演唱會,且每場入座率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有如為他注射強心針,同時亦可以帶動其他歌手的演唱會有好成績[23]

出版作品

《黎明九五演唱會Neon Leon Live 95那一夜我們在霓虹下起舞》是此演唱會的現場專輯,由寶麗金在1996年以CD、VCD、DVD形式發行[31]

全碟製作:陳永明 
CD1
曲序曲目作曲时长
1.Just For Fun劉卓輝K.Burgess、G.Bregovic01:53
2.夜搖遙周禮茂米米CLUB04:05
3.一生最愛就是你林慕德林慕德04:12
4.深秋的黎明娃娃黃明洲04:33
5.如果我們不再相愛周治平周治平04:37
6.明日世界更漂亮/不醉舞夜簡寧 /劉卓輝林慕德/Dito、Jorge Zarath03:19
7.無名份的浪漫林夕Hassan、Juwie04:57
8.告訴我你會在夢境中等我林夕玉置浩二04:23
9.如果這是情向雪懷玉置浩二03:52
10.愛情影畫戲古倩敏邰正宵04:06
11.夢想成真簡寧唐奕聰02:18
12.危情追姚沁山本洋太04:49
13.醉溫馨C.Y.KongC.Y.Kong03:59
总时长:51:03
CD2
曲序曲目作曲时长
1.十字天使向雪懷C.Y.Kong04:25
2.送你一瓣的雪花古倩敏恰克04:14
3.情緣向雪懷中島薫04:52
4.最後的戀愛單立文單立文02:10
5.沒名字的歌,無名字的你林夕Calvin Ho04:11
6.火舞艷陽簡寧Masato Ishida03:57
7.月亮下求你一吻劉卓輝桑田佳祐04:58
8.一夜傾情向雪懷玉置浩二04:45
9.夏日傾情向雪懷三木剛04:12
10.情是我所有簡寧伍思凱05:38
11.那有一天不想你向雪懷林慕德06:06
总时长:49:28

參考資料

  1. . 新報. 1995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2. . 明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3. . 東方日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4. . 新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5. . 新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6. . 成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7. . 新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8. . 大眾電視1072期. 1995-11-11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9. . 東方日報. 1995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10. . 快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11. . 新報.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12. . 雜誌.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13. . 雜誌. 199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14. . 大眾電視第1055期. 1995-07-15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中文).
  15. . 香港商報. 1995-11-05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30) (中文).
  16. . 雜誌. 1995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17. . 電視周刊. 1995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18. . 新報. 1995-11-04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19. . 東周刊. 1995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20. . 香港商報. 1995-11-06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21. . 蘋果日報. 1995-11-14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22. . 東方日報. 1995-11-14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23. . 香港商報. 1995-11-29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24. . 東方日報. 1995-11-29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
  25. . 香港商業電台. 2009-05-19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0) (中文).
  26. . 新報. 1995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27. . 香港商報. 1995-11-06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28. . 電視周刊. 1995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29. . 雜誌. 1995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30. . 快報. 1995-11-29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中文).
  31. . Discogs. 1996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