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灣防線

醉酒灣防線英語:),原稱賈乃錫內防線英語:[1]太平洋戰爭香港保衛戰中,駐港英軍為了防止日軍攻入九龍半島香港島,於新界南所设置的大型防禦工事,從葵涌一直分佈到牛尾海沿岸。由於英軍兵力不足,英軍在1930年代後期一度棄守醉酒灣防線,到1941年11月又重新進駐,但駐軍的人數仍遠少於防線基本所需。1941年12月9日深夜至10日清晨,日軍摸黑進攻不到2天便突破防線[2],使英軍撤出防線並退守香港島,防線未能發揮大幅拖延日軍的作用,無法延遲香港淪陷

《1936年香港防衛計劃》描繪的醉酒灣防線。醉酒灣防線經常被簡化為一條延綿不斷的防線,但更準確是指英軍沿九龍山脊設下的四個防禦區域,阻止敵軍從新界入侵九龍半島。

防線的核心地帶是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城門棱堡,由隧道戰壕和5座碉堡組成,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隧道的名字是按英國的街道如牛津街等命名。[3]防線自二戰結束後,仍有55座遺蹟留存至今。

地理位置

醉酒灣防線建基於新界南部和九龍半島北部之間的多座山峰,利用該處的高地作為天然屏障。防線的起點在新界葵涌一帶的醉酒灣(已被填海,即現在葵芳一帶),由西向東,經過金山城門水塘筆架山獅子山大老山,直至西貢牛尾海,全長約18公里。其中位於筆架山至沙田坳的一段,及城門水塘一帶,是新界與九龍直接接壤之處,在該處的山脊建有城門棱堡,成為守衛九龍半島的要點。

建築

醉酒灣防線於1936年開始興建[4],為保密防線的構築和佈局,所以利用同期興建的城門水塘第三期工程作掩飾,直至1938年因防務計劃調整而停建,但防線的基本設施已大致完成。[5]防線建有多個防禦工事,包括地堡機槍陣地及戰壕等等。而防線的總指揮部是位於城門水塘以南孖指徑城門棱堡

戰事經過

防線的地道出入口,左邊名為麗晶街(Regent Street),右邊名為舒佛畢利巷(Shaftesbury Avenue)

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香港戰役爆發,日軍原以為醉酒灣防線不易攻破,要求第38師團的三支聯隊在防線前駐紮,等待第1炮兵隊架設重炮展開聯合攻勢。

12月9日夜晚,第228聯隊長土井定七大佐因為在當日下午偵察時發現英軍在上城門水塘一帶的駐守兵力很薄弱,他在未經所屬師團的批准下決定私自進攻,闖入屬於第230聯隊轄區的城門水塘發起進攻,第228聯隊出動超過500人展開攻勢,由第3大隊的兩個中隊擔任先鋒,將在該處駐守的39名蘇格蘭營士兵擊潰,繼而佔領城門棱堡。雖然土井成功在醉酒灣防線打開缺口,最終迫使英軍提早撤回九龍,但他違反原有設立陣地的命令,結果遭到第23軍司令酒井隆中將的斥責,第3大隊也被罰於進攻九龍時擔任後備。攻破城門碉堡的戰功,因而記入攻陷觀測站的第10中隊隊長若林東一身上。12月10日,日軍第230聯隊東海林俊成大佐亦私自行動,帶兵攻入金山及256高地[6],最終擊退蘇格蘭營。英軍在防線左翼的破口擴大,並威脅到防線的右翼,惟有提早撤出醉酒灣防線,退守香港島保留實力。不過日軍兩支聯隊的私自行動,卻打亂了第38師團原定的行軍部署,而在倉促發起攻勢下,反而未能追趕有完善撤退計劃的英軍,使英軍部署在醉酒灣防線及九龍半島的主力得以退守香港島。

現況

醉酒灣防線的大部份遺跡經已不存在,現時只剩下城門碉堡的部份建築,以及位於獅子山、大老山及牛尾海一帶的機槍堡和防衛陣地,而香港特區政府未有重視保護這些香港抗擊日軍入侵的遺跡[7]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漁農自然護理署. 3月27日.
  2. . www.hongkongwardiary.com. Hong Kong War Diary.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3. . 《明報》. 2011年12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4. David Stanford. . Lulu.com. 2006: 110. ISBN 9781847539663.
  5. Ted Ferguson. . Doubleday Canada. 1980. ISBN 9780385146944.
  6. 鄺智文 & 蔡耀倫(2013年),第192-194页
  7. .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2020-06-13].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醉酒灣防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