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机兵系列

重装机兵(日语:,英语:,)是后末日战车题材电子角色扮演游戏(RPG)系列。系列由日本游戏公司Crea-Tech出品,重装机兵首作于1991年5月在日本紅白機平台发行。由于原发行商Data East破产及商标权利问题,一些续作由Success公司以Metal Saga(日语:,英语:,)为名发行。自Enterbrain解决商标问题后,系列得以以原名Metal Max再次发行。

重装机兵
系列初代游戏Logo
类型角色扮演
开发商Crea-Tech
Success
Cattle Call
发行商Data East
Success
Enterbrain
角川游戏
主创宫冈宽
美术山本贵嗣
音乐门仓聪
平台紅白機超级任天堂Game Boy AdvancePlayStation 2任天堂DS移动电话任天堂3DS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AndroidiOS
首作重装机兵
1991年5月24日
最新作重装机兵 异传
2018年4月19日

系列有六部Metal Max游戏,四部Metal Saga游戏,系列前两部游戏曾重制或移植。系列作品主要为传统的游戏机游戏,发行平台包括FC游戏机超级任天堂GBAPlayStation 2任天堂DS任天堂3DS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除了游戏机游戏外,系列还有一部手机游戏及一部网页游戏。除了游戏外,系列还有衍生漫画原声音乐发售。大多数作品仅在日本发行,但亦有少量作品同时在北美、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发行。系列最新作品是2018年4月19日在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上发行的《重装机兵 异传》。

和当时日本国民RPG勇者斗恶龙等幻想类游戏不同,重装机兵的世界观中没有剑与魔法。重装机兵的世界观设定在大破坏后的近未来世界——城市文明荒废,变异物种和失控机械出现。游戏以高自由度和战车系统而知名。在游戏中玩家将收集并改造战车,击败赏金首获得高额赏金。系列游戏的高自由度甚至可让玩家随时结束游戏。

作品

游戏

发行时间轴
1991重装机兵
1992
1993重装机兵2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重装机兵 沙尘之锁
2006重装机兵 钢之季节
2007重装机兵 旋律连锁
2008
2009
2010重装机兵 新战线
重装机兵3
2011
2012
2013重装机兵4 月光的歌姬
2014
2015重装机兵 荒野方舟
重装机兵 花火
2016
2017
2018重装机兵 异传

系列首作《重装机兵》于1991年在日本FC游戏机平台发行,1995年超级任天堂重制版《重装机兵回归》发行。第二作《重装机兵2》于1993年发行于超级任天堂。《重装机兵2》和《重装机兵回归》的掌上游戏机Game Boy Advance移植版名为《重装机兵2改》和《重装机兵回归改》,游戏定于2003年发行,但后者发售中止。2011年,《重装机兵2》的任天堂DS强化重制版《重装机兵2:重装上阵》发行,其使用了《重装机兵3》的引擎。FC游戏机和超级任天堂全部三作都发行于Wii Virtual Console服务,FC《重装机兵》还发行于任天堂3DSVirtual Console服务。

继《重装机兵回归》发行后,系列数年没有发行新作,这期间有两部发售中止的作品——PlayStation平台的《重装机兵3》和Dreamcast的《重装机兵 荒野之眼》。

由于商标权利问题,四款游戏以“Metal Saga”为名发行。首部游戏《重装机兵 沙尘之锁》于2005年在日本PlayStation 2平台发行,并于翌年发行了廉价版。游戏于2006年还在北美发行,这是系列游戏首次在日本以外发行。任天堂DS作品《重装机兵 钢之季节》于2006年发行,游戏为初代《重装机兵》的后传。移动电话游戏《重装机兵 旋律连锁》于2007年发行。第四部游戏《重装机兵 新战线》是一部网页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游戏于2010年在日本正式运营,2011年在中国大陆运营。

随着商标问题解决,2010年任天堂DS游戏《重装机兵3》重新使用了原商标。任天堂3DS续作《重装机兵4 月光的歌姬》于2013年发行。

跨媒体

以《重装机兵2》为背景的漫画选集漫画合辑《重装机兵2 超级收藏集》于1993年发行。其中收录了山本贵嗣等四人的短篇漫画[1]。《 ~沙尘之锁~ 漫画选集》是改编自游戏的搞笑漫画[2]。《重装机兵3 双枪管魔女》是《重装机兵3》的同背景漫画,由宫冈宽编写故事,山本贵嗣作画。漫画在游戏发售的次日开始在《Fami通》的网站连载[3],随后又以两卷单行本形式出版[4][5]。漫画中文译本由台湾角川出版[6]。《重装机兵3》、《重装机兵2:重装上阵》和《重装机兵4 月光的歌姬》的限量版各同捆有相关漫画[7][8][9]。山本贵嗣的漫画选集《M4 Featuring Metal Max Momo》于2000年出版。其中收录了以系列世界观为原型的原创漫画《Metal Max Momo》,以及其他几个短篇漫画[10]

重装机兵系列的原声音乐由门仓聪作曲。随德间书店杂志附赠的碟片《超级任天堂杂志Vol.7 特别附录》中收录了《重装机兵2》的三首原声[11],这是系列原声首次官方发行。《沙尘之锁》和之后的Metal Max作品都单独或同捆发行了原声专辑[12][13][14][9]。随限量版《重装机兵3》和《重装机兵2:重装上阵》同捆的原声专辑,系列早期作品的原声得以补全[7][8]。2011年3月,东京涩谷举办了《重装机兵3》和另一游戏《Dariusburst》的联合现场音乐会[15]

系列还有其他纸质媒体发行。初代《重装机兵》的游戏书《重装机兵 暴走坦克冒险战记》于1991年发行,其对游戏情节有所改动,如最终头目为其他角色。游戏书由村上绅编写,为双叶社冒险游戏书系列中的一本[16][17]。由北泽苍编写的小说《重装机兵 火炎水晶》于1993年出版[18][19]。游戏机作品亦有官方攻略本发行[20][21]。其他物品还有主题T恤、茶杯等,多同捆于限量版游戏中[7]

共通元素

重装机兵系列和传统的幻想角色扮演游戏不同。系列背景设定于大破坏后的近未来世界,城市文明被严重破坏,世界污染与荒漠化严重,变异的生物与失控的继续出现。玩家操控着主角自由旅行于荒废的未来世界中,搜集并改造的战车,消灭赏金首获得高额的奖金[22]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收集并改造战车。游戏中有多辆战车,它们分布在大地图、迷宫等世界各处。一些战车玩家发现后即可直接获得、一些需要购买、另一些则需要完成特定任务后才能得到。每辆战车都有一定的载重量,决定战车负载零件的数量和类型,当战车超重后将无法移动。战车设备重量和负载量之间的差值用来装载装甲片[22]。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改造战车零件,包括改变战车可装备的武器类型,武器的火力、弹仓容量,引擎负载量等。自《重装机兵2》起,玩家可以通过收集废铁自己订做战车。《重装机兵3》中还引入了可以成长的生物战车[23]。此外玩家还可以租借战车,但租借战车一旦受损将会自动回收。

在游戏中,战车装备分为六大类。战车有自己专属的底盘,底盘上面有不同种类的炮孔,决定着战车可装备的武器。战车的动力装置是引擎,它决定了最大载重量;控制系统则是C装置,可让一名角色操作整辆战车。这三者都是战车的必须部件,一旦缺失或严重受损,战车将无法运转。主炮是战车的主力武器,攻击力大,且可以发射由特殊效果的特种炮弹,但弹药数量有限且火力范围小。副炮的攻击力比较小,但攻击范围较广且无弹药限制。S-E的杀伤力大而广泛,不过武器笨重、弹仓小且使用成本高[22]。战车外面有装甲片来保护,当装甲片损失殆尽后,战车装备很容易损坏。而装备损坏又有轻重之分,重度损坏的装备将无法工作。轻度损坏的装备可以由机械师队友修理,而重度损坏的装备通常要到修理店修复。若战车受损无法移动,则可由其他战车牵引移动[24]

游戏以随机方式遇敌,当战斗打响时,屏幕将切换到专门的战斗画面。战斗使用第三人称回合制,主角一行和敌人分别出现在屏幕两侧。游戏中有乘战车或白刃战两种战斗模式,战车可以在在战斗保护主角。森林等一些区域战车无法通过,故只能白身作战。在系列早期作品中,一辆战车只能容纳一名角色,但后期作品中多名角色可以乘坐在一辆战车中。在战车战中,当战车受到攻击时,车内角色一般不会受到伤害,但战车会损失装甲片。当战车装甲片降至0时,战车虽能继续战斗,但更容易损坏[25]。当战车基本部件严重受损时,则车上角色会强制下车战斗。当角色HP将为0时,角色将会死亡。当击败敌方时,角色将会获得经验值和金钱,还可能捡到敌方掉落的道具。当玩家全部角色生命值降为0时,战斗即为失败。此时游戏不会Game Over,主人公将会送到明奇博士处复活。

开发与发行

系列由宫冈宽创作。宫冈宽是勇者斗恶龙作者堀井雄二的朋友,并在前三部勇者斗恶龙游戏中担任剧本助手与迷宫设计等职[26]。宫冈宽于1988年创立公司Crea-Tech[27]。系列美工主要由宫冈宽中学同学山本贵嗣担当[28]门仓聪为游戏音乐作曲。田内智树曾参与多部Crea-Tech游戏的监督工作,被称为系列的“key man”[23],田内还曾担任系列首作的程序员。

Data East时期

FC与超级任天堂平台的作品由电子游戏公司Data East发行。

系列首作《重装机兵》原计划在次世代主机超级任天堂发售前发行,但发行多次延期[28]。游戏于最终FC末期的1991年5月发行[29],而超级任天堂已于半年在日本发行。游戏在电视广告中以“斗龙已经斗腻了”为口号[30]。和当时勇者斗恶龙等专注于情节的游戏不同,《重装机兵》和史克威尔的《浪漫沙加》相似,使用了开放世界的游戏設定[29]

系列首个续作《重装机兵2》于1993年在超级任天堂平台发行,游戏在操作方面做了改进[29]。在游戏中,玩家可以让战狗加入队伍,而这个系统在系列之后的作品中延续并发展。《重装机兵》的超级任天堂重制版《重装机兵回归》由空想科学制作,并于1995年发行[31]。重制版提升了感官效果,并加入了一些游戏元素。

休眠期

1996年至2004年间,系列没有新作品发行。在《重装机兵2》发行后,Data East曾计划开发第三作,但公司之后因经营不善而破产[29]。此外亦有其他几间公司提交过Game Boy作品的开发计划书[23]。在此期间,开发者曾计划开发一部PlayStation《重装机兵3》,但因开发预算问题而放弃[28];有传言称作品的副标题为“黄金之心”[32],但多年后被制作者澄清[33]

1999年Crea-Tech宣布,计划由ASCII娱乐发行一部Dreamcast作品,并暂名《重装机兵Overdrive》[34]。游戏后来定名为重装机兵 荒野之眼,并计划于2000年末发行[35]。《荒野之眼》很大程度首MMORPG《无尽的任务》的影响,如使用全3D无缝地图[28]。官方还将作品称为“重装机兵史上最大的爱情故事”[36]。然而因ASCII业绩不振退出游戏市场等原因[28][29],游戏最终中止发售[36]

1990年代末期,Data East陷入经济危机,并靠销售旧作品移植权维持生计[37]Now Production获得超级任天堂《重装机兵2》和《重装机兵回归》的Game Boy Advance移植权[38]。《重装机兵2》的移植版《重装机兵2改》于2003年6月20日发行,其中“改”指新增赏金首和租借战车[39]。因《重装机兵2改》存在bug[40],官方召回了卡带并发布了修正版。在《重装机兵2改》发行5天后,Data East宣布破产[37],之后商标被新宿Express注册。Data East试图诉讼夺回商标但败诉[41]。《重装机兵回归改》曾因改善品质等理由推迟发行,最终因Data East破产管理人执行管理人解除权而中止发售[42]

Success时期

重装机兵 沙尘之锁》由Success公司开发,并于2005年在PlayStation 2平台发行。该游戏开发团队为新团队,其中一些成员为重装机兵爱好者。系列生父宫冈宽开始没有参加开发[28],角色设定亦未起用山本贵嗣。游戏制作人原计划移植前作,但发现Success未获得旧作品的授权。游戏最初计划使用3D背景与2D角色,但因角色众多而人手不足,并考虑到海外市场,最终决定使用全3D[43]。本作是系列首个使用3D的游戏。游戏于2006年3月发行了廉价版本[44],较原版做了少量修改。北美版由Atlus于2006年5月发行[45],这是系列游戏首次在日本以外发行。

同样在2006年,任天堂DS续作《重装机兵 钢之季节》发行,游戏主角为初代《重装机兵》主人公的儿子。游戏再度由宫冈宽设计。游戏尝试使用2D全触屏操作[46]。《》又称《 旋律连锁》,于2007年7月在日本手机平台首发[47]。第四作《重装机兵 新战线》是网页MMORPG。游戏类似于在线模拟经营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将经营一家猎人公司,管理猎人与战车,消灭赏金首,并于其他公司结盟[48]。游戏于2010年在日本公测[49],2011年在中国大陆运营[50]

角川书店时期

2008年,Enterbrain曾询问开发者关于新作的意向,但半年后发现商标存在问题[23]。2009年4月Enterbrain注册了“Metal Max”商标,《重装机兵3》由Cattle Call开发,角川游戏于2010年7月发行,这是系列自《重装机兵2》来17年的首个“正统续作”[51]。因游戏为掌上游戏机作品,玩家可能使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游戏,同时考虑到游戏分支任务众多,故游戏使用了了冒险指南系统。考虑到轻度玩家和可能无聊的练级,游戏角色的初始能力设定的很强[23]。2011年,使用《重装机兵3》引擎的《重装机兵2:重装上阵》发行[52]

2013年6月,《Fami通》正式公布了任天堂3DS新作《重装机兵4 月光的歌姬》的消息,游戏同样由角川游戏发行[53]。游戏首次在系列中使用角色配音,起用了70余名配音演员[54]。2013年11月游戏发售。

《重装机兵》、《重装机兵2》和《重装机兵回归》的Wii Virtual Console服务由Enterbrain在2010年和2011年发行[55][56][57]。《重装机兵》的任天堂3DS Virtual Console服务于2013年发行[58]

中文译名

Metal Max在港台常译为“坦克戰記”,而在大陆多被盗版商借ncs于1990发行的游戏汉字名称在1996年底用为“重装机兵”,此外《电子游戏软件》杂志将游戏译为“最强装甲” 。台湾角川在发行漫画《双枪管魔女》时即采用译名“坦克战记”译名。最初大陆盗版汉化上引入初代时有“重装机兵”与“机甲战士”两种汉化版;而前者另有其作,即1990年由日本Computer System出版的重装机兵系列;后者则和1989年发行的动作游戏名称《MechWarrior》相同译名。 Metal Saga系列在港台常译为“坦克傳說”,而大陆则依然习惯盗版商借名译为“重装机兵”。Metal Saga第四作《New Frontier》在大陆的官方代理名为“重装机兵 新战线”。

评价与销量

《Fami通》评分与日版销量
作品 Fami通》评分 日本销量
重装机兵 29 / 40[59] 120,000[59]-150,000[60]
重装机兵2 30 / 40[59] 250,000[60]-280,000[59]
重装机兵回归 29 / 40[59] 170,000[59]
重装机兵2改 27 / 40 9,500[61]
重装机兵 沙尘之锁 30 / 40[62] 99,000[63]
重装机兵 钢之季节 27 / 40[64] 21,000[65]-26,000[66]
重装机兵3 33 / 40[67] 85,000[68]-88,000[69]
重装机兵2:重装上阵 33 / 40[70] 57,000[71]
重装机兵4 月光的歌姬 35 / 40[72] 27,000[73]

日本媒体通常称赞游戏的高自由度与战车系统。

系列首作的战车改造、寻找赏金首和高自由度成为当时的话题[29]。《重装机兵2》销量超过25万份[59][60],是系列最畅销的作品。《重装机兵回归》售出17万份[59]。而Game Boy Advance移植版《重装机兵2改》因bug等原因获得爱好者负面评价[29][22]

《重装机兵 沙尘之锁》分别获得《Fami通》和《电击PlayStation》的30/40分和330/440分[62]。游戏首周销量6.3万,并成为当周最畅销游戏[74]。游戏在北美获一般评价,在评论聚合网站GameRankingsMetacritic汇总分数分别为64%和62%[75][76]GameSpot称游戏“有着良好角色扮演游戏的要素,但没有将其结合到一起”[77]。《重装机兵 钢之季节》获得《Fami通》27/40的评分[64]

《重装机兵3》获得《Fami通》33/40分[67]。日本玩家称赞游戏可以像《勇者斗恶龙III》那样订制角色,但抱怨游戏容易迷失目标[51]。《重装机兵2:重装上阵》同样获《Fami通》33/40的评价[70]。《重装机兵4 月光的歌姬》获《Fami通》35/40的评价[72]

参考文献

  1. 山本貴嗣; こいでたく; 夏元雅人; 岡田敦志. . ASCII Comix. 1993. ISBN 4756106889 (日语).
  2. 秋月しょう; 黒瀬浩介; ささき雅; 谷和也; はかせ; 柊誠亜; やまさきわたる. . 一讯社. 2005-09-24. ISBN 978-4758002769 (日语).
  3. . Famitsu.com. 2010-07-29 [2013-11-29] (日语).
  4. . Enterbrain.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日语).
  5. . Enterbrain. [2013-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日语).
  6. 阿Lu.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2-08-28 [2013-11-30].
  7. . Famitsu.com. [2013-11-30] (日语).
  8. . Famitsu.com. 2013-11-30 (日语).
  9. . Famitsu.com. 2013-10-08 [2013-11-29] (日语).
  10. 山本貴嗣. . 東京: 美術出版社. 2000-07-15. ISBN 4568730155. NDL 20075570 (日语).
  11. (Media notes). 日本: 徳間書店. 1993. TIM-SFC07.
  12. (Media notes). 日本: Ooparts for INH. 2005. ASIN B00785LZZ4. INCD-E0101~3.
  13. (Media notes). 日本: Enterbrain. 2010. ASIN B005JVBAA4. EBCD-0002.
  14. (Media notes). 日本: Enterbrain. 2011. ASIN B007DBARZW. EBCD-0013~4.
  15. . Famitsu.com. 2011-02-05 [2013-11-30] (日语).
  16. . Mandarake Inc.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日语).
  17. 村上紳. . 1991. ISBN 4575761729. OCLC 673787516 (日语).
  18. 北沢蒼. . 1993. ISBN 4044149011 (日语).
  19. . Crea-Tech.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日语).
  20. . Crea-Tech.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日语).
  21. . Enterbrain. 2010. ISBN 9784047267640. NDL 21832593.
  22. 豊臣和孝. . Impress Corporation. 2005-06-30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8) (日语).
  23. . Famitsu.com. 2012-09-02 [2013-11-30] (日语).
  24. . Nintendo. [2013-11-30] (日语).
  25. . Nintendo. [2013-11-30] (日语).
  26. 堀井雄二. . 1990: 28. ISBN 9784893660718. NDL 91028157 (日语).
  27. . Crea-Tech.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3) (日语).
  28. TAITAI; 稲元徹也. . 4gamer.net. 2010-10-07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日语).
  29. . MAP Co, Ltd. 2010-06-28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日语).
  30. 山村智美. . Impress Watch Corporation. 2010-08-24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日语).
  31. . 空想科学.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日语).
  32. タキ?オノ. . 東京: グラフィック社. 2000: 105. ISBN 4-7661-1135-4. NDL 20158029.
  33. . Crea-Tech.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5) (日语).
  34. Anoop Gantayat. . IGN Entertainment Inc. 1999-09-29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2) (英语).
  35. . Sega.prv.pl. [201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6) (波兰语).
  36. . Crea-Tech.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3) (日语).
  37. 北村孝和. . Impress Corporation. 2003-07-07 [2013-11-30] (日语).
  38. 北村孝和. . Impress Corporation. 2003-03-19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日语).
  39. . Nintendo.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9) (日语).
  40. . NowProduction. 2013-06-24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6) (日语).
  41. . Crea-Tech.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8) (日语).
  42. 北村孝和. . Impress Corporation. 2003-09-24 [2013-11-30] (日语).
  43. . . 東京: 一迅社. 2005. ISBN 4758010455. NDL 21205990.
  44. . ITmedia. 2006-02-01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日语).
  45. Alex Arbizo. . Siliconera. 2006-05-16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英语).
  46. . Famitsu.com. 2006-03-11 [2013-11-30] (日语).
  47. . ITmdia. 2007-07-03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日语).
  48. touge. . 4gamer.net. 2009-12-10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日语).
  49. Kawamura. . 4gamer.net. 2010-03-17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日语).
  50. . 泰圣思.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51. A.I. . 4gamer.net. 2010-11-16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日语).
  52. Spencer. . Siliconera. 2011-07-07 [2012-02-08] (英语).
  53. Spencer. . Siliconera. 2013-06-18 [2013-06-19] (英语).
  54. . Famitsu.com. 2013-11-07 [2013-11-30] (日语).
  55. . Nintendo. [2012-02-02] (日语).
  56. . Nintendo. [2012-02-02] (日语).
  57. . Nintendo. [2012-02-02] (日语).
  58. . Nintendo. [2013-11-30] (日语).
  59. ファミ通. . zzpanke (译), Anar-Isil (校). Steel Rally. 2009-08-15 [2011-05-23].
  60. 滝沢修. . Impress Watch Corporation. 2010-03-05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8) (日语).
  61. . Garaph. [2013-11-30] (英语).
  62. . IGN Entertainment, Inc. [2013-11-30] (英语).
  63. . geimin.net.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7) (日语).
  64. . Sina Corporation. 2006-06-08 [2013-12-01] (日语).
  65. . geimin.net.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0) (日语).
  66. . geimin.net. 2007-08-26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5) (日语).
  67. . the-magicbox.com. 2010-07-20 [2012-08-14] (日语).
  68. . geimin.net. 2012-05-28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日语).
  69. . geimin.net. 2013-01-07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0) (日语).
  70. . GameZone. 2011-11-30 [2013-11-30] (德语).
  71. . geimin.net. 2013-04-30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日语).
  72. . videogaming247 Ltd. 2013-10-29 [2013-11-10] (英语).
  73. . the-magicbox.com. [2013-11-30] (英语).
  74. David Jenkins. . Gamasutra. 2005-06-17 [2013-11-26] (英语).
  75. . CBS Interactive Inc. [2013-11-30] (英语).
  76. . CBS Interactive Inc. [2013-11-30] (英语).
  77. Greg Mueller. . CBS Interactive Inc. [2013-11-30] (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