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梁

金梁1878年-1962年),後改名關介之,字息候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世为浙江杭州八旗驻防,故亦作杭县人。清末翰林,官员,历史学者。

金梁的個人近照

生平

祖父金观成曾任四川川南知县,父亲金凤瑞曾任乍浦驻防八旗副都统。金梁於戊戌政变后,曾上万言书请杀荣禄以谢天下。[1]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杭州创立文明学社,倡导小学教育。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甲辰科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提调、监察御史、内城警厅知事、奉天旗务处总办、奉天新民知府等职。在奉天期间,金梁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交往较多。辛亥革命后,曾任奉天省洮昌道尹,农商部秘书等。1913年,张作霖曾请金梁当其子张学良的家庭教师。后來金梁被安排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当了院长。1917年,张勋复辟期间,金梁任内务府大臣。1919年,应黑龙江省长兼督军孙烈臣之请,主持编修《黑龙江通志纲要》。1924年,溥仪下诏,命令金梁协助郑孝胥管理内务府。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金梁携眷到了沈阳,依附赵尔巽。

1927年,袁金铠邀请金梁加入清史館。袁金鎧本人熱衷政治,不克常居史館,乃約金梁為《清史稿》進行校刻。金梁对编修工作颇为投入,“排日付印,如编新闻者,主笔督催,手民侍立,无复有片刻之暇……随引随发,前后不遑兼顾”。[2]1927年秋,赵尔巽病故,由柯劭忞代理馆长。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北伐,奉军连遭败绩,張作霖退守關外。清史馆失去经费来源。時局動盪,金梁雇佣车马,将书稿“携归私寓,日夕赶办,撰校兼行,一月之间,竟补至百卷。”[3]金梁遂趁时局纷扰之际,利用职权,擅改原稿,自行加入张勋康有为张彪三人的传记。[4]金梁的校订亦有合理之处,如删去《八线对数表》这类非關文史的數學内容。1928年,金梁将书稿送交刊印,共印书1100部,其中400部被运往关外发行,这批书称为“关外本”。有清史館同仁发现金梁私改原稿后,[5]又将留在北京的原印本加以還原,並取消了金梁的「校刻記」和張勳傳張彪附傳以及康有為傳,這次重印稱为“关内本”。1928年6月8日,国民革命军占领北京。同月,故宫博物院接收了清史馆。1931年,爆發九一八事变,金梁举家避居天津,在爱丁堡道赁屋居住。养病天津期間,他撮录昔年日记而成《光宣小記》一書。1934年,金梁在東北又重新修改了“关外本”并重印面世,在文苑传二,姚鼎传后补入陈黌举朱筠翁方纲三传,号为“关外二次本”。九一八事变爆發后,金梁曾任奉天地方维持会委员、伪满奉天博物馆馆长、奉天通志馆总纂,奉天四库全书馆作办。1942年,金梁還刊印《清史稿补》,记载了《清史稿》编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金梁被聘为文史馆馆员。1963年去世。

另编有《光宣小记》、《近世人物志》、《满洲老档秘录》等。工书画篆刻。

注釋

  1. 汤寿潜《戊戌上书记书后》一文记:“金君梁满洲瓜尔佳氏,伏阙上万言书,言词激烈,指斥宫闱,且直诋时相,请杀之以谢天下,万口喧传,中外名人争以一见颜色为荣幸。”
  2. 金梁《清史稿回忆录》
  3. 金梁《清史稿回忆录》
  4. 金梁在《道咸同光四朝佚闻》道:“张勋传兼详复辟,康有为传兼叙移宫,皆各有立言之要,非贸焉撰笔而已。”
  5. 张尔田〈《清史稿》纂修之经过〉記載:“又金梁系办理校刻之人,后来私印本,竟添入‘总阅’二字,居然以总裁自命,尤为有意欺人,他若所撰清帝外纪、清后外纪等,殆无一而不妄。”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