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韵梅
金韵梅(1864年4月4日-1934年3月4日),浙江宁波人,中国第一位在外国获得大学学位(MD)的女性,中国第一所官办女子医学院校创立者。在不少中文文献中,她的名字又作金雅妹。英文中,她的名字一般拼为Yamei Kin,有时也用更像英语姓名的Y. May King。
金韵梅 | |
---|---|
出生 | 中国浙江宁波 | 1864年4月4日
逝世 | 1934年3月4日 中国北京 |
早年经历
金韵梅1864年4月4日生于浙江宁波。她的父亲金麟友(他的名字还有其他说法)是美北长老会牧师,母亲也是一名基督徒。在她两岁时,因为一场疫病,父母相继离世,她被宁波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夫妇收养。1872年至1880年间,麦嘉缔主要在日本工作。1880年,为了金韵梅的教育,麦嘉缔辞去在日本的工作,带她回到美国。1882年,金韵梅进入纽约妇幼医院(New York Infirmary for Indigent Women and Children)附属女子医学院(该医学院后来于1899年并入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学习,1885年,她以第一等的成绩毕业,成为首位在海外获得学位的中国女性。毕业后,她在纽约育婴院(New York Infant Asylum)位于弗农山的分院工作数月,又赴宾夕法尼亚女子医学院参加一个进修课程。之后,她在位于华盛顿(麦嘉缔当时在此工作)的美国国家博物馆做显微摄影的研究,她的一篇关于显微摄影的论文1887年发表于《纽约医学杂志》(New York Medical Journal),获得了学界好评。
职业生涯
1887年,金韵梅和麦嘉缔夫妇一起来到厦门,她在那里作为美国归正会的医疗传教士工作。不过,由于受到其他传教士的排挤及不适应当地的环境,第二年她便辞职离开,到日本神户养病。1889年,她开始作为监理会医疗传教士在神户工作,1890年正式开设妇幼诊所。1894年(一说1893年),她辞去这项工作,在横滨与曾在中国生活的葡萄牙人伊波利图斯·埃萨·达·席尔瓦(Hippolytus Laesola Amador Eca da Silva)结婚。1895年,金韵梅在檀香山生下一子,英文名Alexander。1896年,一家人到美国旧金山生活。1902年,因不满丈夫,金韵梅离开了他,1904年,两人正式离婚。离开丈夫之后,她以演说为业,在美国各地介绍中国文化。1905年,金韵梅回到中国。1907年,直隶总督袁世凯邀她到天津开办女医学堂。1908年9月,北洋女医学堂正式开学,1905年成立的北洋女医局也搬到此处,由金韵梅统管。北洋女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女子医学院校,学制两年,教授基本的护理和助产知识。1915年,她作为中国政府的宣传代表赴美,不久,洪宪帝制失败,北洋女医学堂因失去来自袁世凯的支持而停办,虽然之后重开,金韵梅没有回到这里工作,而是选择留在美国。1917年起,金韵梅为美国农业部聘用,调研中国的大豆与豆制品,在美国介绍推广。
晚年生活
1918年,金韵梅的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1920年,她的养母去世。之后,金韵梅回到北京定居,她热心参与社会活动,捐助社会事业。1934年3月4日,金韵梅因肺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去世。她将遗产的大部分捐赠给燕京大学及其他学校,价值逾两万元。教育部特授与她捐资兴学一等奖状,刻于她墓碑的背面。
参考文献
- 金韵梅墓碑,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
- William Shurtleff; Akiko Aoyagi. 2nd. Soyinfo Center. 25 March 2016 [2017-03-16]. ISBN 978-1-9289148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