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當時的歐洲列強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文獻經常稱為「歐戰」[3]

第一次世界大戰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西線戰壕、英軍的坦克穿越戰壕、在加里波利之戰水雷擊沉的皇家海軍戰列艦、佩帶防毒面具使用機槍的軍隊;信天翁D.III雙翼戰鬥機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4年3个月又2周)
地点
欧洲、非洲、中东、太平洋群島、中国山东及南北美洲海岸
结果

協約國胜利

参战方

協約國
 法国
 大英帝国
 俄罗斯(1914–17)
 塞尔维亚王国
 黑山王国
 比利時
 大日本帝国
 意大利(1915–18)
葡萄牙(1916–18)
 罗马尼亚(1916–18)
汉志王国(1916–18)
 美國(1917–18)
 希腊(1917–18)
中華民國(1917–18)
暹罗(1917–18)

及其他

同盟國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1915–18)

及其他
指挥官与领导者

协约国指挥官
喬治·克列孟梭
雷蒙·普恩加莱
喬治五世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大卫·劳合·乔治
维托里奥·奥兰多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伍德罗·威尔逊
嘉仁
尼古拉二世
彼得一世
斐迪南一世

及其他

同盟国指挥官
威廉二世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卡尔一世
穆罕默德五世
穆罕默德六世
三帕夏
斐迪南一世

及其他
兵力

12,000,000
8,841,541[1][註 9]
8,660,000[註 10]
5,615,140
4,743,826
1,234,000
800,000
707,343
380,000
250,000
50,000

总计:42,959,850[2]

13,250,000
7,800,000
2,998,321
1,200,000

总计:25,248,321[2]
伤亡与损失
士兵陣亡:
5,525,000
士兵受傷:
12,831,500
士兵失蹤:
4,121,000
總計:
22,477,500人阵亡、受伤或失踪
详情
士兵陣亡
4,386,000
士兵受傷:
8,388,000
士兵失蹤:
3,629,000
總計:
16,403,000人阵亡、受伤或失踪
详情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28日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罗斯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和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開戰原因

極端民族主義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亞省一直是鄂圖曼帝国的领土,塞爾維亞在十九世紀初从鄂圖曼帝国取得自治,成立塞爾維亞公國後,一直希望將波斯尼亞省併入塞爾維亞公國之內。

1875年,波斯尼亞省因饑荒發生內亂,最後內亂蔓延至保加利亞及引起俄羅斯介入奥匈帝国亦趁機佔領波斯尼亞。至1878年討論巴爾幹半島危機的柏林會議中,雖正式承認塞爾維亞脫離鄂圖曼帝国獨立,但卻同時承認奥匈帝国擁有對波斯尼亞的管治權。至1908年,奧匈帝國趁鄂圖曼帝国發生內亂正式吞併波斯尼亞,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萨拉热窝,開槍打死奧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亚成员,这个组织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獨立出来。萨拉热窝暗殺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发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当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时,就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戰。在泛斯拉夫主義泛日耳曼主義所造成的敵對結盟關係以及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条约和複雜性的國際结盟关系,使得數週內主要的歐洲列強纷纷加入戰爭。一戰最本質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殺,但是這是一個戰爭正當性的藉口。

在一次大戰前英國壟斷原材料市場,當時的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國殖民地貿易體系之內。而美國有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當時德國和日本國內市場狹小而無法發展,最終便選擇擴張。

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的世界貨幣,直到一戰結束後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使得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

普法戰爭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區仍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国国内市场经济无法发展(因为各邦关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國进而與奥地利、法國等列强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奧托·馮·俾斯麥誘發德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大敗,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國

法國戰敗後,被逼签下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国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幹半島

自十五世紀以來,巴爾幹半島向來一直由鄂圖曼帝國統治,但自十八世紀末鄂圖曼帝國開始衰落,在巴爾幹半島內各個民族紛紛爭取獨立,加上巴爾幹半島位處歐亞交界,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引起歐洲各國介入半島內的事務,故被稱為「歐洲火藥庫」。1878年柏林會議後,多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取得獨立,各新興小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羅斯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

奧匈和俄羅斯向來友好,但因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令至關係惡化,在1877年,俄羅斯因支持保加利亞獨立而向鄂圖曼帝國開戰,協助保加利亞獨立,但戰後召開討論巴爾幹問題的柏林會議,親俄的保加利亞版圖大大被削;而奧匈帝國则從鄂圖曼帝國手中取得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的管理權,這令俄羅斯大為驚慌,俄羅斯之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來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俄的衝突加深,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同盟對立

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同盟国的前身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引至德國兩面受敵,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沙俄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羅斯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在奧俄無法相容的情況下,1879年10月德國選擇與奧匈在维也纳締結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王國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德國和奧匈帝國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是為三國同盟

俄羅斯得知德奧兩國簽訂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于1887年與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德國保證除非俄羅斯主動攻擊奧匈,否則德國在任何情況下都在俄羅斯與第三國的戰爭中保持中立。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再保險條約,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匈為盟。法國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關係惡化時向俄羅斯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於是歐陸出現德奧與法俄兩個敵對陣營。

英國拿破崙戰爭勝利後,恢復其稱為「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不與歐陸國家建立長期的聯盟關係。至十九世紀末,英國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前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證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黑海的現狀,而意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羅斯對奥斯曼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但此協定並非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對於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法國之後鼓勵英國與俄羅斯結盟,但英國對俄羅斯戒心不亞於德國,直至日俄戰爭俄羅斯被日本打敗,英國才放下對俄的戒心,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協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遇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自十八世紀起,工業革命引致經濟及工業化發展,並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逐漸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于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此舉觸犯老牌殖民大國英國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軍備競賽

两大軍事集團在戰前进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加大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1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素質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素質一般,但重炮部隊素質全球第一;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無論步兵和炮兵素質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響應歐洲局勢緊張而把軍隊數由34,000人擴張至16萬。

世界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 人員 戰列艦 噸位
俄羅斯 54,000 18 589,490
法國 68,000 32 941,525
英國 209,000 62 2,346,613
意大利 不詳 17 401,283
美國 不詳 37 1,009,184
日本 不詳 17 679,438
合計 >331,000 183 5,967,553
德國 79,000 44 1,149,863
奧匈 16,000 8 266,598
土耳其 不詳 5 103,309
合計 >95,000 57 1,519,770
來源:Ferguson 1999 p 85

戰前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当时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協約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對其有利。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完整,使德國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豹號砲艦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忌惮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强硬。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查德南部);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今剛果共和國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與摩洛哥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波斯尼亞危機

奥斯曼帝国在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輕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的活动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1908年駐馬其頓奧斯曼軍隊兵變,要求哈米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臺,使奧斯曼帝國局勢出現不穩。加上巴爾幹各國早對奧斯曼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羅斯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早在1878年柏林會議後已由奧匈托管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羅斯修改柏林條約,讓俄羅斯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峽,以換取俄羅斯支持奧匈吞併波黑兩省,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將與俄羅斯的協議廢弃。1908年10月6日,奧匈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波黑兩省,從而激起想認為波黑兩省是其領土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匈吞併波黑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然而,包括塞爾維亞傳統盟友俄羅斯在內的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形勢不利下塞爾維亞亦唯有接受波黑被奧匈吞併;卻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奧匈公然吞併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而奧斯曼卻無力阻止,亦加強巴爾幹各國對奧斯曼的輕蔑,促成日後巴爾幹半島各國組成同盟,侵佔奧斯曼在巴爾幹半島的剩餘領土,激發兩次巴爾幹戰爭。此次危機,以及後來兩次巴爾幹戰爭,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蒙特尼哥羅(黑山)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帝國。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取得阿爾巴尼亞,從而取得通往亞德里亞海的出海口,但由于奧匈不希望它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保加利亞表示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門特尼哥羅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奧斯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戰敗。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加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中獲得的利益太大,領土亦增加了一倍,威脅奧匈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在巴爾幹戰爭中戰敗的奧斯曼及保加利亞,為向塞爾維亞報復,倒向德奧陣營。俄羅斯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萨拉热窝暗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在波斯尼亚首都塞拉耶佛視察時,六名南斯拉夫主义组织青年波斯尼亚的刺客(分别是茨维特科·波波维奇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巴希奇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特里夫科·格拉贝日瓦索·丘布里洛维奇)试图使用「塞尔维亚黑手党」提供的武器暗杀斐迪南大公。六名刺客埋伏在大公的必经之路上,暗杀开始后首先查布林诺维奇向大公投掷了一枚手榴弹,但是没能砸中大公的车辆,爆炸的手榴弹伤到了不少路边的群众,也让其他五人暂时失去了对大公动手的机会。

一个小时后,在大公去医院看望前一次袭击中受伤者的路上,马车转错了方向,走到了普林西普面前,普林西普枪杀了斐迪南大公和大公的妻子苏菲。大公的伯父,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暗杀又震惊又愤怒。雖然奧國的調查顯示,並未有塞爾維亞的政府官員涉入其中[4]。暗杀约一个月后,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发出最後通牒並列出一些違反其憲法,干涉其主權的要求(塞爾維亞政府要和奧匈政府合作,壓制一切的反奧行動及檢控塞拉耶佛事件的涉案人士)。儘管塞爾維亞表示,除了兩條違反憲法及影響主權的條款,將接受其他所有條款。然而,奧匈帝國執意開戰,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7月23日發出最後通牒,並在未回覆塞國的回應後[5],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導火線。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但在7月31日才下達軍事總動員的命令,實際執行則是第二天(該電報的發布日期在戰爭爆發後的橙皮書中修改為7月26日,且內容也被修改成[全軍總動員令已簽署],而法國的黃皮書則插入一段虛構的公報,公報發布於7月31日,稱俄國的命令是[奧匈帝國進行全面動員的結果],同時[也是德國在六天內持續暗中進行動員措施的結果.........])。7月24日,俄國開時進行軍事準備,7月29日俄國參謀部長簽署局部動員令,並在同日午夜時分在俄皇認可下發出,但由於參謀部表明執行局部動員在技術上的困難,於7月30日下午六點又修改為全軍總動員,以確保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7月25日,德國開時注意到俄國軍事動員的跡象並開始招回休假中的情報局Ⅲ b(負責軍事情報與反間諜工作)的情報人員,同時開時對法國、俄國派出[旅行者]已經行情報收集,7月28日,德軍參謀本部在統整[旅行者]發回的資料後確認俄國開時局部動員,但規模不明,德威納伊等其他軍區,動員令尚未下達。但可以確定的是,德國邊境地區的邊防部隊也正在備戰。也許關於[戰前準備期]的聲明,是針對整座帝國而發出。[6],7月31日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在12小時內取消總動員,俄國對此通牒置之不理,8月1日德國進而向俄國宣戰;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但法国並沒有回覆。8月3日德国向法國宣戰,即日德軍攻占了盧森堡。8月2日,德國為避開德法邊境的法國守軍,向比利時發出最後通牒[7],並於8月4日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施里芬計劃),以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確保比利時的中立,于是向德國宣戰[8][9][10][11]。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西方戰線

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以速戰速决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6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却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施里芬計劃的失敗

施里芬計劃的最主要目的為先使用大量優勢兵力向西擊敗法國然後再掉頭往東對付俄國,然而德國總參謀長小毛奇卻害怕德軍在東線戰線上沒有足夠兵力應付俄國。故此,他決定於西線調派多一些兵力到東線上應付俄軍,此決定令德軍於西線的進攻上遇到更多困難。

德軍進攻

為迅速取得西線勝利,德國總參謀長小毛奇決定採取施里芬計劃,西線德軍不強攻駐有重兵防衛的德法邊境,反而欲取道盧森堡及比利時攻擊法國後方。1914年8月2日德國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4日清晨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然而,比利時的抵抗出乎德軍預期,比軍在早期的抵抗延遲了德軍的進度表,至8月20日時,德軍才成功大致攻佔比利時全境(安特衛普要到10月10日才投降)、並開進布魯塞爾、同時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12]。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由於德軍進展過快、補給難以跟上,法軍又及時重整戰力,使得結果是法國和英國聯軍獲勝,被稱為「馬恩河奇蹟」[13]。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奔向海邊的運動戰(向海岸競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受限於運輸等因素,雙方平分秋色[14]。德軍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卻始終不能包圍法國的戰線。隨後雙方再爆發第一次伊珀爾戰役,由於英軍強烈抵抗和法國快速馳援,成功擋下德軍的重擊,德軍無法取得重大成果、英法聯軍亦也缺乏力量推進[15],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季,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方戰線,發動香巴尼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當中,俄羅斯曾應許至少派遣50萬人到法國,但直到1916年只派了一萬六千名應留在國內先受訓的人。[16]導致雙方戰士僵持局面未能改變。

聖誕節休戰

聖誕節休戰泛指發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平安夜或聖誕節中,德國與英國或是德國與法國軍隊間一些短暫且非官方的休戰,而狹義的聖誕節休戰是指從1914年聖誕節延伸到1915年年初的那段時間,德英軍隊於各自駐紮的西線所發生的休戰行為。此外在1915年德法軍隊之間也有一場聖誕節休戰,而類似的情節也在1916年復活節的東線戰場發生過。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微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4月6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

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

1915年5月1日,英國郵輪盧西塔尼亞號美國出發到英國,儘管德國已經宣佈會發動無限制潛艇戰把所有英國的船隻都擊沉,然而由於盧西塔尼亞號的航速較高,沒有人認為它能被德國的潛艇追上。在5月7日,德國潛艇發現了盧西塔尼亞號並利用魚雷把其擊沉,由於郵輪上有一大部分的乘客為美國人,美國人民的反德情緒被激起。

齊默曼電報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潜艇戰,使美國多艘船隻被擊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墨西哥取回美墨戰爭後割讓給美國的失地,于是美國以此為根據,于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却仍未有進展,引起法國士兵的騷動,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然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11月東方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于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息,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师後,一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方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戰鬥,這引起德國的不滿,而兩國之間的互相敵視關係也埋下伏線。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17日,俄軍第一集團軍進入東普魯士,並於8月21日跨過東普魯士南方邊境,逼向德國首都柏林[17],德軍被迫從西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1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及大量的軍需物資,史稱坦能堡會戰[18]。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布科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决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同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热梅希尔萊姆堡伊万哥罗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此役,德軍雖然大勝,但己方損失亦極大,且未消滅俄軍主力,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机罢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军总司令职位。之後,由沙皇順從其太后之一只取總司令而自為之,卻一無所成;即使如次,德國將領尤倫堡(Eulenburg)伯爵在該年12月派人媾和,尼古拉二世拒之不理。[19]

俄軍反擊

1916年春季,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史称勃魯洛西夫攻势(勃鲁洛西夫为当时的俄军总参谋长)。此战令奥匈帝国损失惨重,超过40万人被俘,德军亦伤亡数十万。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格雷登·汤斯多(Graydon Tunstall)将1916年的布鲁西洛夫攻势称为一次大战以来奥匈帝国最大的危机及协约国阵营最大的胜仗。

俄國退出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季,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雖在1917年7月3日波洛夫(Zboroff)之役,捷克與俄國聯軍攻襲甚猛;[20]但最終又被德奧聯軍擊敗。德奧兩國在1917年10月14日在原俄國所佔領的波蘭地方設立一個攝政院,言明波蘭不隸屬兩國以弭平兩國原本對該地的野心。[21]

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無止盡的戰爭和貧困,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承诺再次举行全国大选,并領導十月革命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然后在大选失利之后,使用暴力手段決議建立苏维埃政府和第一個社会主义國家,即蘇維埃俄國。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蘇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此後,德軍繼續推進俄國所放棄的領土。於1918年4月2日擊潰不承認芬蘭獨立宣言的共產黨人;同年,也陸續承認波羅的海國家獨立並迫使烏克蘭議和。[22]

南方戰線

巴爾幹戰場

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從東西兩路進攻,很快就擊敗賽爾維亞。兩國瓜分賽爾維亞,而賽爾維亞抵抗力量經海路到達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並在英國的幫助下繼續抵抗。

奥斯曼土耳其戰場

俄羅斯一向是奥斯曼土耳其傳統敵人,過去奥斯曼土耳其採取聯英抗俄的外交政策。但1907年英俄修好及結盟後,奥斯曼土耳其開始懷疑英國會否繼續協助自己抗俄。此時,德國為了在近東牽制俄國,于是答應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奥斯曼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對協約國的聖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奥斯曼土耳其的第9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0,000多人。

1914年奥斯曼土耳其在德国的帮助下进攻波斯卡扎尔王朝(现伊朗),试图切断俄国和英属印度的联系。该战役一直持续到1918年,以土耳其的失败告终。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羅斯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以及打通黑海補給線,决定聯合進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堡所在的黑海海峽。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登陸黑海海峽南端的加里波利半島。雙方在加里波利半島交戰11個月,共約13.1萬人死亡,26.2萬人受傷,結果協約國軍隊無法攻破同盟國的防線,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在土耳其帝国东部的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英军的進展則顺利许多。虽然在庫特战役(1915年底到1916年春)中英军受挫,但在1917年3月英军攻克巴格达

中東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等阿拉伯人為主要人口的地區,早在十五世纪被奥斯曼帝國征服及統治,虽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与阿拉伯人并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6月阿拉伯发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义,英國少校勞倫斯协助阿拉伯人組織游击战,配合英國从埃及派遣的东征軍队,最终攻克大马士革

阿拉伯半岛雖盛产石油,不过油田在一战时期尚未被发现,因此未成為重要的戰略據點。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達爾馬提亞,于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却成功拖住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减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科孚島

羅馬尼亞参战

1916年8月,羅馬尼亞向同盟國宣戰。德奧和保加利亞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保軍隊佔領大部分的羅馬尼亞國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却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决戰,德軍少數部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隊在開戰的頭一年即遭數量上佔有優勢的英國海軍的肅清(雖然其中不乏如輕巡洋艦恩登號這樣成功的通商破壞艦),德國公海艦隊也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內。1916年德國海軍意圖突破封鎖,隨爆發英德海軍間唯一的艦隊決戰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德國在戰爭初期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德國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潜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潜艇擊沉,這大大影響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國宣戰的意圖,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國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潜艇戰反而招致強大的美國參戰。

世界大戰

日本出兵

青島戰役中一隊德國守軍

日本自從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分別打敗大清帝國俄罗斯帝国後,欲在中國及西太平洋獲得更多利益。戰爭開展後,日本以英日同盟為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投向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於是在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成為歐洲以外首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日本參戰後,發動青島戰役,11月攻佔德國在亞洲最大軍港青島

拉丁美洲諸國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諸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華民國參戰

段祺瑞統治下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為了獲取利益,投向比較有利的協約國一方,於1917年3月14日与德國断交,於8月14日對德奥宣戰[23]。北洋政府趁機派軍警收回了天津德租界天津奧租界漢口德租界。雖然中華民國並未直接派兵參與,北洋政府还是通过官方与非官方渠道组织数十万华工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担负后勤任务。在西线的华工被英法联军编成正规的中国劳工旅,总人数超过14万;在东线为俄国服务的华工在组织上则相对更为松散,但总人数也至少有20万。十月革命爆发后,很大一部分华工受困于动荡政局无法回国,一些人甚至加入布尔什维克参加俄国内战[24]協约國決定干涉俄國內戰後,北洋政府亦出兵加入干涉內戰的協約國部隊。除此之外,北洋政府在一戰尾聲佔領了外蒙古

大戰結束

德國盟友停戰

雖然俄羅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戰爭,德國再不用東西兩面受敵,但德國的各盟國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王國及奧匈帝國却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或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在1918年9月開始相繼向協約國求和。

保加利亞王國

最初與協約國達成停戰協議的是保加利亞,在协约国于瓦爾達爾攻勢的成功推进入保加利亞佔領下的瓦爾達爾馬其頓后,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被迫退位,保國政府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塞薩洛尼卡停戰協定

鄂圖曼帝國

鄂圖曼土耳其儘管受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勝利,但鄂圖曼土耳其剛從俄國內戰中趁機控制了南高加索令軍方高層仍認為戰争仍可取勝。直至保加利亞停戰,首都伊斯坦堡顿時沒了掩護,最終鄂圖曼蘇丹穆罕默德六世亦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了穆茲羅斯停戰協定。

奧匈帝國

11月首周,奧皇卡爾一世接受美國的十四點協議讓境內的民族自立國家並建立聯邦制帝國,不料各民族自行獨立建國導致奧匈帝國解體。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於10月19日率先獨立、之後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巴納特共和國匈牙利民主共和國和波士尼亞獨立,其間義大利趁機反攻佔領了屬奧地利本土的特倫提諾-上阿迪傑和和伊斯特拉半島奥匈帝国和義大利簽訂了朱斯蒂別墅停戰協定後隨即崩溃。

德國停戰

1918年8月至11月間,協約國發動「百日攻勢」,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連續的軍事失利使德國國內動盪加劇。1918年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却仍不死心,意圖利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决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德國十一月革命社會民主黨領袖菲利普·謝德曼宣佈建立共和國、宰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了維持國內穩定,宣佈廢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與普魯士國王封號,威廉二世本人退位後則於11月10日流亡荷蘭

由於國內情勢混亂,德軍在11月11日與法國求和,與法國簽訂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巴黎和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主持。威爾遜總統主張寬大對待德國,在英國立場方面,他亦主張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對待德國。原因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有不少經濟活動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張不嚴懲德國。受創最重的法國則急於復仇,主張嚴懲德國。最後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强加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处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决策者。 而賠款過重的凡爾賽合約反而為20年後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火種。

其他和約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鄂圖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堡、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安那托利亞的部分。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后称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影響

一次大戰戰場上開始出現坦克和機槍的實用化,影響20世紀戰爭機械化的潮流。

英鎊霸權遭到美元削弱

一戰最本質的原因不是表面上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遇刺,但這是一個戰爭正當性的藉口,一次大戰前英國壟斷原材料市場,當時的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國殖民地貿易體系之內,而美國有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當時德國和日本國內市場狹小而無法發展,最終選擇擴張。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前當時處於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世界貨幣到一戰結束後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而無法兌換黃金,而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1922年熱那亞協議英國試圖建立外匯儲備,進入虛金本位制也就是金閱匯本位,紙幣的數量遠遠高過黃金,最終引發的信貸擴張引發1929年大蕭條,而在這之前美國透過道威斯計畫楊計畫將德國央行資產轉換成美元。

民族國家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奥斯曼帝國這四個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伊拉克[25]等。

歐洲衰退,美日興起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却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美國。這場大戰也削弱了法、、德;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强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佔領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山東半島[26]

共產主義興起

大战期間,俄國發生無產階級革命,使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無產階級專政社会主义国家,即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從此共產主義世界各國擴展勢力范圍,至1922年蘇俄收復西烏克蘭,由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聯邦簽署《蘇聯成立條約》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主義政黨共產主義政權,直至冷戰結束為止告一段落。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强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强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是戰勝國。北洋政府雖然因此停止對戰敗的德國奧匈帝國庚子賠款,並在巴黎和會中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但遭受列強拒絕。《凡爾賽和約》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在巴黎和會中,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失敗,直接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由於山東問題,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並使得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6月28日沒有簽署凡爾賽條約。此運動對近代中國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大,此後北洋軍閥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27]。此外也因為五四運動而使中國共產黨崛起,某種程度上也半直接與半間接地埋下日後的兩次國共內戰的種子。

軍人待遇

一戰美軍士兵每人每日薪金為1美元,另加海外生活補助金0.25元(25)。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家屬與其他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即時索取補助金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補助金進軍事件

國際聯盟

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在1920年1月發起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由於美國沒有參加,國聯被英法操控。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主義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女性地位

在大戰期間參戰國內大量男性均直接參與前線戰爭,導致國內勞動力大減,生產軍需品、武器、後勤支援等的職位大部份皆由女性接替,使婦女的重要性提高。在戰後1920年代日本的婦女運動、1920年美國給予婦女選舉權,至1928年英國亦給予婦女選舉權等事件顯示婦女的地位得以重視,女權運動亦在此時興起。

文学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了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 人们开始怀疑逻辑、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美学等资产阶级价值观,达达主义就此诞生。 达达主义的精神内核在于反对旧世界的秩序,追求非理性,无意义,偶然和混乱。其影响力遍及艺术,文学,政治主张和社会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造就以海明威T·S·艾略特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及个人结局(海明威最终选择自杀)都反映出这场战争给人类所造成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以戰爭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也在此時問世,主要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如海明威的《戰地春夢》和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

相关电影

相关遊戲

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裡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注释

  1. 美国未批准巴黎和会的任何条约。
  2. 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14日加入同盟国。
  3. 美国于1917年12月7日对奥匈帝国宣战。
  4. 奥地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5. 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
  6. 匈牙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7. 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8月2日同德国达成秘密同盟协定,并于1914年10月29日作为同盟国一方参战。
  8. 原先计划通过色佛尔条约结束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战事,但奥斯曼帝国从未批准之。在土耳其独立战争后,协约国同奥斯曼帝国继承国土耳其共和国就洛桑条约达成协议。
  9. 仅包括大英帝国
  10. 仅包括法国本土法国殖民地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914-1918.net. [13 December 2011].
  2. Tucker & Roberts 2005,第273页
  3. 1915年1月20日《大中華》月刊創刊號上,梁启超發表專欄文章《歐戰㿷测之一:歐戰之動因》,講評第一次世界大戰。1936年中華書局将梁啟超“歐戰蠡測專欄文章”合为《歐洲戰役史論》。
  4.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57. ISBN 978-986-344-118-2.
  5.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60–61. ISBN 978-986-344-118-2.
  6. . Penguin. 2012 年 9 月 27 日. ISBN 9780061146664.
  7.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70–71. ISBN 978-986-344-118-2.
  8. Crowe 2001, p. 4–5.
  9. Dell, Pamela. . Capstone. 2013: 10–12. ISBN 978-1-4765-4159-4.
  10. Willmott 2003, p. 29.
  11. . BBC. [2010-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4).
  12.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114–115. ISBN 978-986-344-118-2.
  13.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124–127. ISBN 978-986-344-118-2.
  14.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130–134. ISBN 978-986-344-118-2.
  15.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135–136. ISBN 978-986-344-118-2.
  16. 馬薩里克著、郎醒石譯.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58. ISBN 978-7-215-11475-3.
  17.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137. ISBN 978-986-344-118-2.
  18. Liddell, Hart. . 麥田出版. 2014: 139–141. ISBN 978-986-344-118-2.
  19. 馬薩里克著、郎醒石譯.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59~160. ISBN 978-7-215-11475-3.
  20. 馬薩里克著、郎醒石譯.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82. ISBN 978-7-215-11475-3.
  21. 馬薩里克著、郎醒石譯.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82、283~4. ISBN 978-7-215-11475-3.
  22. 馬薩里克著、郎醒石譯.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236. ISBN 978-7-215-11475-3.
  23.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上海三联书店
  24. The Chinese Labour Corps in Russia During World War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俄国的中国劳工),The Great War
  25. 中東在戰後為英法所分別佔領,但在不久後便讓各國獨立。
  26. 因此誘發不滿巴黎和會列強私相授受的把山東的權益由德國轉交給日本的五四運動,反對北洋政府,要求徐世昌下台。爆發大規模罷課、罷工運動等。
  27. http://54.china1840-1949.net.cn/wsjj.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五四運動紀念館,也可參閱各相關書籍

来源

书籍
  • American Battle Monuments Commission. .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8 [2018-09-09]. OCLC 59803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8).
  • .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1993 [2018-09-09]. OCLC 286085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21).
  • Ayers, Leonard Porter.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19.
  • Bade, Klaus J; Brown, Allison (tr.). . The making of Europe. Oxford: Blackwell. 2003. ISBN 978-0-631-18939-8. OCLC 52695573.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 Balakian, Peter. .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3. ISBN 978-0-06-019840-4. OCLC 56822108.
  • Ball, Alan M.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ISBN 978-0-520-20694-6., reviewed in Hegarty, Thomas J. . Canadian Slavonic Papers. March–June 1998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via Highbeam.com)
  • Bass, Gary Jonathan. .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424pp. ISBN 978-0-691-09278-2. OCLC 248021790.
  • Blair, Dale. . Charnwood, Australia: Ginninderra Press. 2005. ISBN 978-1-74027-291-9. OCLC 62514621.
  • Bond, Brian. "The First World War" in C. L. Mowat, ed.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XII: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2nd ed. 1968) online pp 171–208. scholarly summary.
  • Brands, Henry William. .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ISBN 978-0-465-06958-3. OCLC 36954615.
  • Braybon, Gail. . Berghahn Books. 2004: 8. ISBN 978-1-57181-801-0.
  • Brown, Judith M. .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19-873113-9.
  • Chickering, Rodger.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521-83908-2. OCLC 55523473.
  • Clark, Charles Upson. . New York: Dodd, Mead. 1927 [2018-09-09]. OCLC 1507898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Clark, Christopher. . HarperCollins. 2013 [2018-09-09]. ISBN 978-0-06-2199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Clark, Christopher. . New York: Harper Books. 2014. ISBN 978-0-06-114666-4.
  • Cockfield, Jamie H. . Palgrave Macmillan. 1997. ISBN 978-0-312-22082-2.
  • Conlon, Joseph M. (PDF).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2009-04-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11).
  • Cook, Tim. .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70. 2006: 637–665. doi:10.1353/jmh.2006.0158.
  • Cross, Wilbur L. . New York: Paragon Press. 1991. ISBN 978-1-55778-382-0. OCLC 22860189.
  • Crowe, David. .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1. ISBN 978-0-87891-710-5.
  • DiNardo, Richard. .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Praeger. 2015. ISBN 978-1-4408-0092-4.
  • Djokić, Dejan. . London: Hurst. 2003. OCLC 51093251.
  • Doughty, Robert 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674-01880-8.
  • Duffy, Michael. . First World War.com. 2006 [2007-02-25]. ISBN 978-0-297-8468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6).
  • Dupuy, R. Ernest and Trevor N. .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3. ISBN 978-0-06-270056-8.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2th ed. 1922) comprises the 11th edition plus three new volumes 30-31-32 that cover events since 1911 with thorough coverage of the war as well as every country and colony. partly online and list of article titles
  • Evans, David. . Teach yourself.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4. ISBN 978-0-340-88489-8. OCLC 224332259.
  • Evans, Leslie. . UCL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2005-05-27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4).
  • Falls, Cyril Bentham. . London: Longmans. 1960. ISBN 978-1-84342-272-3. OCLC 460327352.
  • Farwell, Byron. . W. W. Norton. 1989. ISBN 978-0-393-30564-7.
  • Ferguson, Niall. .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563pp. ISBN 978-0-465-05711-5. OCLC 41124439.
  • Ferguson, Niall. .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6. ISBN 978-1-59420-100-4.
  • Fortescue, Granville Roland. . New York Times. 1915-10-28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 Fromkin, David. .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 1989. ISBN 978-0-8050-0857-9.
  • Fromkin, David.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4. ISBN 978-0-375-41156-4. OCLC 53937943.
  • Gelvin, James L.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521-85289-0. OCLC 59879560.
  • Grant, R.G. . DK Publishing. 2005. ISBN 978-0-7566-5578-5.
  • Gray, Randal; Argyle, Christopher. . New York: Facts on File. 1990. ISBN 978-0-8160-2595-4. OCLC 19398100.
  • Gilbert, Martin. . Stoddart Publishing. 1994. ISBN 978-0-7737-2848-6.
  • Gilbert, Martin. . Clearwater, Florida: Owl Books. 2004: 306. ISBN 978-0-8050-7617-2. OCLC 34792651.
  • Goodspeed, Donald James. . New York: Random House; Bonanza. 1985. ISBN 978-0-517-46790-9.
  • Gray, Randal. . Osprey. 1991. ISBN 978-1-85532-157-1.
  • Green, John Frederick Norman. . Geological Society Quarterly Journal. 1938, 94.
  • Halpern, Paul G.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ISBN 978-1-85728-498-0. OCLC 60281302.
  • Harris, J. P. 2009. Cambridge: CUP. 2008. ISBN 978-0-521-89802-7.
  • Hartcup, Guy. . Brassey's Defence Publishers. 1988. ISBN 978-0-08-033591-9.
  • Havighurst, Alfred F. 4.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ISBN 978-0-226-31971-1.
  • Heller, Charles E. . Fort Leavenworth, Kansas: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1984. OCLC 1232444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4).
  • Heyman, Neil M. . Guides to historic ev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97. ISBN 978-0-313-29880-6. OCLC 36292837.
  • Hickey, Michael. . The First World War 4.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60–65. ISBN 978-0-415-96844-7. OCLC 52375688.
  • Hinterhoff, Eugene. Young, Peter , 编. . Marshall Cavendish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 ii (New York: Marshall Cavendish). 1984. ISBN 978-0-86307-181-2.
  • Hirschfeld, Gerhard et al. eds. Brill's Encyclopedia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012), 1105pp
  • Holmes, T. M. . War in History (London). April 2014, XXI (2): 194, 211. ISSN 1477-0385.
  • Hooker, Richard. .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1996.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0-08).
  • Horne, John; Kramer, Ala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OCLC 47181922.
  • Hovannisian, Richard G.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ISBN 978-0-520-00574-7.
  • Hull, Isabel Virgini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8014-7293-0.
  • Humphries, Mark Osborne. . Hayes, Geoffrey; Iarocci, Andrew; Bechthold, Mike (编). . Waterloo: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2007: 65–85. ISBN 978-0-88920-508-6.
  • Inglis, David. (PDF). Burnaby: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1995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16).
  • Isaac, Jad; Hosh, Leonardo.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7–9 May 19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8).
  • Jenkins, Burris A. . BiblioBazaar. 2009. ISBN 978-1-110-81238-7.
  • Johnson, James Edgar. . London: Cassell. 2001. ISBN 978-0-304-35860-1. OCLC 45991828.
  • Jones, Howard. . Wilmington,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Books. 2001. ISBN 978-0-8420-2918-6. OCLC 46640675.
  • Kaplan, Robert D. . The Atlantic. February 1993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Karp, Walter. 1st. 1979. ISBN 978-0-06-012265-2. OCLC 4593327., Wilson's manoeuvring US into war
  • Keegan, John. . Hutchinson. 1998. ISBN 978-0-09-180178-6., general military history
  • Keene, Jennifer D. . Daily Life Through History Serie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6: 5. ISBN 978-0-313-33181-7. OCLC 70883191.
  • Kernek, Sterling. . The Historical Journal. December 1970, 13 (4): 721–766. JSTOR 2637713. doi:10.1017/S0018246X00009481.
  • Kitchen, Martin. . New York: Longman. 2000 [1980]. ISBN 978-0-582-41869-1. OCLC 247285240.
  • Knobler, Stacey L (编).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 [2018-09-09]. ISBN 978-0-309-09504-4. OCLC 574222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30).
  • Kurlander, Eric. . H-net. 2006 [2009-11-17]. (原始内容 (Book review)存档于2007-06-10).
  • Lehmann, Hartmut; van der Veer, Peter (编). .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691-01232-2. OCLC 39727826.
  • Love, Dave. . Sabretasche. May 1996, 26 (4)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 Lyons, Michael J. 2nd. Prentice Hall. 1999. ISBN 978-0-13-020551-3.
  • Ludendorff, Erich. . 1919. OCLC 60104290. also published by Harper as "Ludendorff's Own Story, August 1914 – November 1918: The Great War from the Siege of Liège to the Signing of the Armistice as Viewed from the Grand Headquarters of the German Army" OCLC 561160 (original title Meine Kriegserinnerungen, 1914–1918)
  • Magliveras, Konstantinos D. .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9. ISBN 978-90-411-1239-2.
  • Martel, Gordon. . Pearson Longman, Harlow. 2003.
  • Mawdsley, Evan. Edinburgh. Birlinn location. 2008. ISBN 978-1-84341-041-6.
  • McLellan, Edwin N. .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 Meyer, Gerald J. . Random House. 2006. ISBN 978-0-553-80354-9.
  • Millett, Allan Reed; Murray, Williamson. . Boston: Allen Unwin. 1988. ISBN 978-0-04-445053-5. OCLC 220072268.
  • Moon, John Ellis van Courtland. .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60. July 1996: 495–511. JSTOR 2944522. doi:10.2307/2944522.
  • Morton, Desmond. . Toronto: Lester Publishing. 1992. ISBN 978-1-895555-17-2. OCLC 29565680.
  • Mosier, John. . .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1. ISBN 978-0-06-019676-9.
  • Muller, Jerry Z. . Foreign Affair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March–April 2008 [2008-12-30].
  • Neiberg, Michael S.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674-01696-5. OCLC 56592292.
  • Nicholson, Gerald WL. 1st. Ottawa: Queens Printer and Controller of Stationary. 1962. OCLC 23172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6).
  • Northedge, FS. . New York: Holmes & Meier. 1986. ISBN 978-0-7185-1316-0.
  • Page, Thomas Nelson. .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Chapter XI.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cites "Cf. articles signed XXX in La Revue de Deux Mondes, 1 and 15 March 1920"
  • Painter, David S. (PDF).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2012, 99 (1): 24–39 [2018-09-09]. doi:10.1093/jahist/jas07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0-10).
  • Phillimore, George Grenville; Bellot, Hugh HL. . Transactions of the Grotius Society. 1919, 5: 47–64. OCLC 43267276.
  • Pitt, Barrie. . Barnsley: Pen and Sword. 2003. ISBN 978-0-85052-974-6. OCLC 56468232.
  • Price, Alfred. . London: Jane's Publishing. 1980. ISBN 978-0-7106-0008-0. OCLC 10324173. Deals with technical developments, including the first dipping hydrophones
  • Prior, Robin. . London: Cassell. 1999. ISBN 978-0-304-35256-2.
  • Raudzens, George. .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October 1990, 54 (4): 403–434. JSTOR 1986064. doi:10.2307/1986064.
  • Repington, Charles à Court. 2. London: Constable. 1920. ISBN 978-1-113-19764-1.
  • Rickard, J. . Military History Encyclopedia on the Web (HistoryOfWar.org). 2001-03-05 [200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0).
  • Rickard, J. . 2007-08-27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 Roden, Mike. . Aftermath – when the boys came home. [2009-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1).
  • Saadi, Abdul-Ilah. . Al Jazeera. 2009-02-12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3).
  • Sachar, Howard Morley. . Allen Lane. 1970. ISBN 978-0-7139-0158-0. OCLC 153103197.
  • Salibi, Kamal Suleiman. . . I.B. Tauris. 1993 [2018-09-09]. ISBN 978-1-85043-091-9. OCLC 224705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 Schindler, J. . War in History. 2003, 10 (1): 27–59. doi:10.1191/0968344503wh260oa.
  • Shanafelt, Gary W. .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1985. ISBN 978-0-88033-080-0.
  • Shapiro, Fred R; Epstein, Joseph.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300-10798-2.
  • Smith, David James. . Hachette UK. 2010. ISBN 978-0-297-85608-5. He was photographed on the way to the station and the photograph has been reproduced many times in books and articles, claiming to depict the arrest of Gavrilo Princip. But there is no photograph of Gavro's arrest – this photograph shows the arrest of Behr.
  • Souter, Gavin. . Melbourne: Text Publishing. 2000. OCLC 222801639.
  • Sisemore, James D. . U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2003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4).
  • Smele, Jonathan. . World Wars in-depth. BBC. [200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0).
  • Speed, Richard B, III. .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0. ISBN 978-0-313-26729-1. OCLC 20694547.
  • Stevenson, Davi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19-820208-0. OCLC 33079190.
  • Stevenson, David.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4: 560pp. ISBN 978-0-465-08184-4. OCLC 54001282.
  • Strachan, Hew. . New York: Viking. 2003. ISBN 978-0-670-03295-2. OCLC 53075929.
  • Taylor, Alan John Percivale. . Hamish Hamilton. 1963. ISBN 978-0-399-50260-6. OCLC 2054370.
  • Taylor, Alan John Percivale. . Century of Conflict, 1848–1948. London: Folio Society. 1998. OCLC 49988231.
  • Taylor, John M.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Summer 2007, 19 (4): 38–47. ISSN 0899-3718. doi:10.1353/jmh.2007.0331 (不活跃 2018-08-17).
  • Terraine, John. .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1963: 508pp. ISBN 978-0-09-068120-4. OCLC 1345833.
  • Todman, Dan. . A & C Black. 2005. ISBN 978-0-8264-6728-7.
  • Tomasevich, Jozo.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13-12-04]. ISBN 978-0-8047-792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Tschanz, David W. .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200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1).
  • Tuchman, Barbara Wertheim. 2nd. New York: Macmillan. 1966. ISBN 978-0-02-620320-3. OCLC 233392415.
  • Tucker, Spencer C; Roberts, Priscilla Mary. .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5. ISBN 978-1-85109-420-2. OCLC 61247250.
  • Tucker, Spencer C; Wood, Laura Matysek; Murphy, Justin D. . Taylor & Francis. 1999 [2018-09-09]. ISBN 978-0-8153-33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 Velikonja, Mitja. .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18-09-09]. ISBN 978-1-58544-22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 von der Porten, Edward P. . New York: T. Y. Crowell. 1969. ISBN 978-0-213-17961-8. OCLC 164543865.
  • Westwell, Ian. . St. Paul, Minnesota: MBI Publishing. 2004: 192pp. ISBN 978-0-7603-1937-6. OCLC 57533366.
  • Wilgus, William John.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1. OCLC 1161730.
  • Willmott, H.P. . 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2003. ISBN 978-0-7894-9627-0. OCLC 52541937.
  • Winegard, Timothy. . Canadian Military Journal.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 Winter, Denis. . Penguin. 1983. ISBN 978-0-14-005256-5.
  • Wohl, Robert. 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978-0-674-34466-2.
  • Zieger, Robert H. .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1: 50. ISBN 978-0-8476-9645-1.
  • . The Economist. 2005-07-28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
  • Israeli Foreign Ministry. . Jewish Virtual Library.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9).
  • De Groot, Gerard J. .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1. ISBN 978-0-333-74534-2.
  • Turner, Leonard Charles Frederic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6. ISBN 978-0-393-09947-8.
  • Henig, Ruth B. (Ruth Beatrice). . London: Routledge. 1994. ISBN 978-0-415-10233-9.
  • Stevenson, Davi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19-873049-1.
  • Collins, Ross F. ed. World War I: Primary Documents on Events from 1914 to 1919 (Greenwood Press, 2008)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Baker, Kevin. . Harper's Magazine. June 2006.
  • Deak, John. "The Great War and the Forgotten Realm: The Habsburg Monarch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2014) 86#2 pp: 336–380.
  • Iriye, Akira. "The Historiographic Impact of the Great War". Diplomatic History (July 2014) doi:10.1093/dh/dhu035
  • Jones, Heather. "As the centenary approaches: the regeneration of First World War historiography". Historical Journal (2013) 56#3 pp: 857–878.
  • Jones, Heather. "Goodbye to all that?: Memory and meaning i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first world war". Juncture (2014) 20#4 pp: 287–291.
  • Kitchen, James E., Alisa Miller and Laura Rowe, eds. Other Combatants, Other Fronts: Competing Histori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011) excerp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Kramer, Alan. "Recent Historiograph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 Part I", Journal of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Feb. 2014) 12#1 pp 5–27; "Recent Historiograph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Part II)", (May 2014) 12#2 pp 155–174
  • Mulligan, William. "The Trial Continue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2014) 129#538 pp: 639–666.
  • Reynolds, David. The Long Shadow: The Legacies of the Great War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14)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anborn, Joshua. "Russian Historiography on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Since the Fischer Controvers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13) 48#2 pp: 350–362.
  • Sharp, Heather. "Representing Australia's Involvement in the First World War: Discrepancies between Public Discourses and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from 1916 to 1936".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Memory, and Society (2014) 6#1 pp: 1–23.
  • Trout, Stephen. "On the Battlefield of Memory: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American Remembrance, 1919–1941 (2013)
  • Turan, Ömer. "Turkish Historiograph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Middle East Critique (2014) 23#2 pp: 241–257.
  • Winter, Jay,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 vo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 徐國琦:《中國與大戰:尋求新的國家認同與國際化》,上海三聯書店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第一次世界大戰分類

动图及视频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