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
鐧是一种中国传统古代兵器之一。锏身成棒状,端顶无尖,底部设有手把,四面向内凹陷,所以锏被称为“四面金装锏”,或“凹面锏”。锏身连把约长四尺。传说中,唐代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宋高宗時岳飛部下战將牛皋也使用双鐧。沒有鋒刃的鐧,更像是怒斥責罰的道具,而非取人性命、殘人肢體的凶器。通常也並非戰場上的攻堅之器,屬君子防衛用兵器。
象徵評價
中國古代將此兵器用於唯有秉持大公無私之心的人,才能領悟用鐧法的最高境界。『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描述的就是秦瓊。使鐧之人,必將成為公正和威望的化身。在中國民間小說中,鐧往往是鐵面無私、公正權威的象徵,描寫唐宋時期的小說中都有『秦叔寶』和『八賢王』受御賜黃金鐧的橋段,「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十分威風。鐧是騎兵破鐵甲之利器,全靠騎馬馳行來來借力抽打敵鐵甲裝兵.若論剛猛強橫,就是橫刀也不及鐧。
另有一种叫铁尺的兵器,形状和锏相似,但四面不内陷,上粗下细,古代衙役、捕快专用,因为它易于携带,可暗藏在腰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