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英語:,缩写为),中文简称「防灾学院」,常用简称「防灾」,曾用简称「地校」,隶属于中国地震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是中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防灾科技学院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防灾科技学院标志
校训崇德博智,扶危定倾
创建时间(1975-05-09)1975年5月9日(45年283天)
校庆日5月9日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公立大学
中央部属高校
党委书记姚运生
院長姚运生
学生人數8000余人
校址 中国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区学院街465号
校區南校区、北校区
总面积600余亩
代表色
隶属应急管理部 中国地震局
065201
網站http://www.cidp.edu.cn/
位置

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学校法定住所为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迤东,在法定住所以外的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院街465号等地设有教学、实习、实训场所。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事业需求,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向防灾减灾科技前沿和监测预测、灾害防御、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以培养防灾减灾专门人才为根本使命,秉持“崇德博智、扶危定倾”的校训,传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学校精神,弘扬“仁爱、严谨、俭朴、担当”的优良校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致力成为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截至2018年4月,该校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3.25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87万册、电子图书77.5万册、各类数据库28个。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历史沿革

  • 1975年,国家组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在“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中科院兰州地球物理所)地震地质队”的基础上筹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培养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1976年10月正式招生,首批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共151名学生,学制为2年制中专,开设“地震测量、地磁测量、地电测量、重力测量、地应力测量”5个地震专业班。
  • 1983年,学校迁至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学院大街,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
  • 1985年,国家批准组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
  • 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 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
  • 2011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 2012年,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 2013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历任校长/院长

  • 冯学诚 (1976.03-1976.12)
  • 何 风 (1976.12-1980.04)
  • 朱凤鸣 (1984.08-1991.06)
  • 苗良田 (1991.06-2000.04)
  • 何振德 (2000.04-2006.08)
  • 薄景山 (2006.09-2017.12)
  • 姚运生 (2017.12-至今)

校园文化

学院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

校训: 崇德博智,扶危定倾

  • “崇德博智”,出自防灾减灾鼻祖张衡之《应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意为崇尚道德、博取智慧,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之意,寓含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办学理念。
  • “扶危定倾”,原意谓匡救危急倾覆中的国势。《周书•梁御传》:“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无方,方欲扶危定倾,匡复京洛”。既寓含办学理念——培养经世安邦的栋梁之才(原义),又凸显了办学特色——防灾减灾、扶危救难(引申义)。训导师生巩固专业思想、立志献身防灾减灾事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校风:仁爱、严谨、俭朴、担当

  • “仁爱”,是中华民族的至高美德,作为从事防灾减灾公益事业的大学和师生,更应该具备助难济困、扶危定倾的爱心仁德和公益精神。“仁爱”体现了学院的核心价值诉求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
  • “严谨”、“俭朴”,是优良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是大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学院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高度概括。
  • “担当”就是勇挑重担、敢于负责,体现了大学人应该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防灾学院人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而奋斗,更应该具备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

校歌:大爱无疆

校园环境

学院建有图书馆、室内综合体育馆、室内标准游泳馆、标准运动场等设施。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3.25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87万册、电子图书77.5万册、各类数据库28个,建有现代化图书信息系统,建立了完备的文献保障体系;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6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多个,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教学单位

2018年8月,防灾科技学院由原来的7个系改制为10个院,另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改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改制为继续教育学院,采用大学管理模式。

  • 改制前的7个教学系:地震科学系防灾工程系防灾仪器系灾害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

1.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1975年的地球物理学专业,1987年正式组建应用地球物理系,2007年更名为地震科学系,2018年改制为地球科学学院。办学近40年来,累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名,其中,地震监测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近3000名(75%地震台长,70%地震监测人员)。

地震科学系是防灾科技学院的龙头系,原有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理科学六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400余名,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0人,副教授7人,讲师2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设有地球物理教研室、地质教研室、资源勘查教研室、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灾害学教研室,1个京津冀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设有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室[含地震、电磁、形变、地下流体观测]、台网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测震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中心),10余处实习基地;设有地震监测预测、地球物理探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学、新构造与年代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活断层探测、高温高压9个部分共21个实验室,其中地震孕育环境探测与监测实验室、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实验室、地震流体实验室为学院重点实验室。2013年开始招收地震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方向的地质工程硕士

地球科学学院现有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球物理学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捆绑专业、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学院重点发展学科,招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震地质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 2007年: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固体地球物理)
  • 2008年: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捆绑专业之一(固体地球物理
  • 2009年: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
  • 2012年: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固体地球物理
  • 2012年: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
  • 2013年:中国地震局教学团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震监测预测)

2.生态环境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生态环境学院现有地理科学测绘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招收地下水工程与地震地下流体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院秉承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着力培养具有能够解决专门环境问题、专门生态问题以及掌握先进测绘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打造面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测绘科学与技术为特色技术支撑,地球表面运动变化与信息化技术为平台,以地下水为环境生态、自然灾害关键联系内容,建立生态与环境、生态环境与地下水、自然灾害与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交叉的学科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建成国内领先的防治突发性生态灾害、环境灾害的特色基地。

3.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是防灾工程系,该系原开设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地质工程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专业。原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人,硕士生50余人,教师共69人,专任教师6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35人,高级职称以上20余人。该系实践教学设备价值已逾六千万元,与近20家工程设计、施工、咨询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开展深度实践教学合作;与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共建国家级测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北川县共建防灾减灾教学实习基地。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

4.地质工程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地质工程学院现有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招收岩土工程与结构抗震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5.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是始建于1986年的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系,2003年从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系分出后独立成系,命名自动化技术系,后于2007年更名为防灾仪器系,2018年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硕士学位教师26人,党员31人。学院实验室涵盖机械、电子、智能制造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包括电子装配实验室、高低压配电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以及SMT实训室、PCB实验室、金工实习、地震仪器实验室、3D综合实践实验室等特色实验室。

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开设了地震仪器协同实验班,重在培养地震仪器使用、维修、设计的专业人才,2015年起开始招收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1300余人,每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本科毕业生300余人。

6.信息工程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灾害信息工程系,原有计算机公共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5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中心,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300余人。灾害信息工程系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工程、物联网、信息安全、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计算机公共课等7个实验室,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这些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培训、测评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灾害信息工程系原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0名,讲师20名,助教7名,博士9人,硕士34人。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招收灾害信息处理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

7.经济管理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经济管理系,培养经济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建有包含“经济业务模拟流程实训室”、“企业信息化模拟实训室”和“虚拟商业社会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在内的实训中心,软硬件总价值1000余万,是承担经济管理学院理论与实践教学及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学院现共有教职工39人,教授7人、副教授11人,注册会计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8.18%、硕士学位的占81.82%,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5个,是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创新的队伍。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工商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8.应急管理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的教师在灾害风险、灾害经济与损失评估、防灾规划、辅助决策技术、应急物流、环境地质灾害、社区应急、地震大数据分布式并行计算、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可拓学理论、数据挖掘、灾害评价等研究方面主持各类教科研课题。现有教职工24人,职称方面,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学历方面,博士17人(含在读博士4人),硕士4人,本科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目前,学院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学术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应急管理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灾害心理学方向)三个本科专业。

9.文化与传播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人文社科系,成立于2001年,2018年7月正式更名为文化与传播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教研室,2016年成立涉震舆情研究室,2017年防灾文化传播中心挂牌。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6人,博士5人。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系教师积极进行专业学习和业务进修,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标准。学院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现有6个实训室、4个工作室和1个小剧场,包括电脑图文、画室、摄影摄像、苹果机房、灾害文献实训室、影视文学实训室、视觉设计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数字传媒工作室、传播效果工作室和人文小剧场,教学仪器设备值1000余万元。

文化与传播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2007年广告学专业开始招生,2008年增设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年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10.外国语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近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常年聘请英、美、澳等外籍专家、教师任教,讲授英语口语、英美文学、英语写作、戏剧表演实训等专业课程。外语系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现有翻译工作坊、同声传译实训室、商务英语实训室、虚拟情景教学实训室、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数字语音室和英语发射台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一个本科专业,分有翻译商务英语两个方向。

11.体育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体育部成立于1975年,前身是基础课教学部的体育教研室,1999年升格为正处级单位,下设办公室、综合教研室、场馆管理中心。目前体育部共有教职员工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管理干部4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11人。体育部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体育教学、体质测试、体育科研、大学生体育竞赛等任务;建有10个体育项目的12支代表队,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定向越野武术轮滑等队伍,有150多名学生运动员,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12.马克思主义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简称“思政部”),成立于2009年,是直属学院管理的二级教学机构,在原人文社科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研室基础上建立的。思政部下设思政课综合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五个课程组,承担全校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的思政课授课任务,同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研科研工作和防灾减灾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研究工作。目前共有专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讲师4名。博士6名、硕士8名。此外,还有兼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3名、助教2名、具有硕士者18人。

13.基础课教学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基础课教学部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数学教师20人,物理教师8人,化学教师4人,建有数学建模实验室、大学化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4.继续教育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继续教育学院的前身是防灾科技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承担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中心成立于1994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上突出防震减灾的优势和特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在办学层次上,包括高中起点专科、大专起点的本科;在办学专业上,包括有地球物理学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工程地震勘查技术建筑工程工程造价信息安全、网络技术、电子电气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外语等20多个专业方向;在办学形式上,有函授、业余等学历教育,有面向防震减灾领域的各种长期和短期培训;为方便防震减灾一线技术人员的学习,学院还在甘肃、内蒙、河南等省建立了函授站。

科研单位

  • 高等教育研究所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 综合减灾研究所

教辅单位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信息化管理中心
  • 图书馆

开设专业

学院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30多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

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

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

学生情况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主体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包含部分在校硕士研究生。

学院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学院,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在我国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群众组织

  • 工会
  • 团委
  • 学生会
  • 大学生艺术活动指导中心

教学科研

  •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地球物理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球物理学
  • 省级重点学科:地球物理学
  • 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规划与地震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
  • 协作共建实验室: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研究协会签署合作共建灾害信息与应急管理系统国际合作实验室
  • 研究院所:防灾科技学院综合减灾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校园网站介绍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