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马列西耶夫

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马列西耶夫俄語:转写:1916年5月20日-2001年5月18日)苏联战斗机飞行员。苏联英雄(1943年)。上校军衔(1978年)。

阿列克谢·马列西耶夫
出生1916年5月20日儒略曆5月7日)
俄罗斯帝国薩拉托夫省卡梅申
逝世2001年5月18日(2001歲-05歲-18)(84歲)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
效命 蘇聯
 俄羅斯
服役年份1937年-1946年
军衔苏联空军上校(1978年)
参与战争库尔斯克会战
德米楊斯克包圍戰
获得勋章
其他工作《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

他曾在苏德战争中失去双腿,但又重返战场。他是波列伏依小说《真正的人》里的主人公原型。

生平

出生于卡梅申[1]。父亲早逝。1937年参加苏军。1940年毕业于巴泰斯克军事航空学校。苏德战争时期在西北方面军作战,历任歼击航空兵团中队长、副团长、团领航主任[2]

1942年3月击落了四架德国战机。1942年4月5日从战斗任务中返回时,他驾驶的伊-16戰鬥機旧鲁萨附近被敌军击中,迫降在后方。他身负重伤,艰难爬行了18昼夜,被村民发现并得救。他的腿已经坏疽,医生截掉了他的双腿。他恢复得很快,能通过假肢继续活动。[3]

2016年,人们在马列西耶夫当年迫降身负重伤的地方建立了纪念碑

1943年6月重返战场。1943年8月24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编号1102)。多数资料认为他生涯共击落11架敌机(截肢前4架,截肢后7架)[4],也有资料表示少于11架。1946年7月退役。1956年9月起任苏联老战士委员会责任书记。[2]

2001年5月18日是他85岁生日的前两天。在友人们为他举行祝寿庆典的前一个半小时,他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5]

改编

苏联著名作家波列伏依的中篇小说《真正的人》就是以马列西耶夫的素材为基础进行的创作。他把主人公的姓改了一个字母,变成了梅列耶夫[6]

小说被多次搬上银幕,较著名的有普羅科菲耶夫的最后一部戏剧《真正的人》。2005年,俄羅斯-1电视频道播出了题为《阿列克谢·马列西耶夫:真正的人的命运》纪录片

荣誉

苏联奖项
俄罗斯联邦奖项
国外奖项

纪念

参考资料

  1. . [2017-03-27].
  2. 王捷等(编). . 华夏出版社. 2003年10月: 第34页. ISBN 9787508031545.
  3. . 2017年4月5日 (俄语).
  4. . 2011-05-18 (俄语).
  5. 张捷. . 外国文学动态. 2001年, (第5期): 25–27. ISSN 1007-7766.
  6. . 文艺理论研究. 1983, (03): 91. ISSN 0257-0254.
  7. 1996年5月16日第731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
  8. (PDF). [201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6-03) (捷克语).(1986年6月20日,第55号)
  9. (PDF). 小行星中心.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马列西耶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