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戎

陰戎,又稱陰地之戎,中國古代部落國家,是為允姓之戎的分支,居住在河南陰地(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至河南省一帶)而得名,據杜預注,陰地指在黃河以南,熊耳山以北的地帶,相當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商州市至河南省嵩縣之間。介於晉國與楚國之間,陰戎在春秋時期成為晉國楚國的附庸,之後消失。在有些記載中,被等同於伊洛之戎陸渾

歷史

據《左傳》記載,陰戎與陸渾有相同祖先,同為允姓之戎[1][2],因居住在河南山北,其地稱陰地[3],因地得名[4]。《後漢書》將他們歸類為西羌[5]

前533年(魯昭公九年),晉國在陰戎協助下,攻打東周的領地,穎地[1]。據古代注疏,陰戎即陸渾戎[6]

前523年,楚國將歸附楚國的陰戎遷至下陰[7]

學術考證

學者楊憲益饒宗頤等主張陰戎與陸渾戎等允姓之戎塞種余太山主張允姓之戎西遷後成為塞種先祖。而塞種與吐火羅人皆源自原始印歐人[8][9]。曾憲法認為塞种人起源於克里米亞半島與黑海北岸,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東擴至羅布泊[10]

中華民國學者劉節考證,允字古字與羌、姜相近,因此允姓之戎即姜姓之戎,皆源於羌族。陸渾與陰戎雖分別有源自姜姓與允姓兩種不同說法,但不衝突[11]。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冉光榮等人[12]認為陰戎與伊洛之戎皆為古代羌族。黃烈等學者支持此說。

學者陳炫瑋認為,陰戎等九個族群,後來被晉國遷居一處,被合稱九州之戎[13]

學者林澐指出,西戎人群是由華夏人群分裂出來的一支[14][15]

註釋

  1. 《左傳》〈昭公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先王居檮杌于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姦居于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偪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
  2. 杜預注:「允姓,陰戎之祖,與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
  3. 《左傳》〈宣公二年〉:「秦師伐晉,以報崇也,遂圍焦、夏。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以報大棘之役。」杜預注:「陰地,晉河南山北,自上洛以東,至陸渾。」
  4.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然陸渾戎與陰戎,種姓雖同,居住地則有別。陸渾城在今河南嵩縣北三十里,陰戎則在晉國陰地。」
  5. 《後漢書》〈西羌傳〉:「後九年,陸渾戎自瓜州遷于伊川,允姓戎遷于渭汭,東及轘轅。在河南山北者號曰陰戎,陰戎之種遂以滋廣。」
  6. 《春秋左傳正義》:「陰戎,陸渾之戎。潁,周邑。」
  7. 《左傳》〈昭公十九年〉:「十九年,春,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竹添光鴻註:「概陰地之戎遷於此。」楊伯峻註:「陰,謂陰地之戎。」
  8. 余太山,〈貴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屬〉,發表於《文史》第38輯,1994年。
  9.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頁138-141。
  10. 曾憲法《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
  11. 劉節《中國古代宗族移殖史論》,台灣正忠書局,1948年出版。
  12. 冉光榮、李紹明、周錫銀等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
  13. 陳炫瑋《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其中九州之戎,過去或以為僅為陸渾戎一族,筆者考證其族群共包括了陸渾戎、揚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陰戎等九族。」
  14.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15. 林沄《戎狄非胡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