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星堂

陳德星堂即為台北地區陳氏宗親的祠廟,也是台北市市定古蹟,現址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現宗祠部分開放空間作為幼稚園校地使用。

陳德星堂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類別寺廟
登錄公告日期1985年8月19日
位置 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27號
建成年代 大清咸豐10年(1860年)
 大清光緒18年(1892年)
 日本大正3年(1914年)
詳細登錄資料

簡介

陳德星堂,俗稱「陳祖厝」,最早可追溯到咸豐十年(1860),由大龍峒舉人陳維英及孝廉陳恕在頂下郊拚之後欲團結族人所發起的祭祀組織,乃對陳姓三位始祖:漢太丘長潁川郡侯文範公陳寔、唐開漳將軍忠毅文惠廣濟王陳元光、唐賜進士出身太子太傅忠順王陳邕的祭祀。最初並無設立宗祠,只有牌位、香爐各一座奉祀在陳悅記祖宅,並由大台北地區的各個陳姓家族輪流舉行一年兩次的春、冬祭典。

清光緒十六年(1890),眾族親認為無固定宗祠仍非長策,故在以陳霞林為首的三十多位同族進士、舉人、秀才發起下,立祠肇建於文武廟東鄰(今總統府),並定名「陳德星堂」。於光緒十八年(1892)已有三川殿、中殿規模。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舊祠廟被充公他用,神位被迫移至他處。明治四十四年(1911),台灣總督府官署擬於舊祠廟地點興建台灣總督府廳舍。於是台灣總督府在與陳氏宗祠談妥以地易地條件後,隨即於同年拆除該舊祠堂。大正元年(1912),陳氏宗祠於大稻埕下奎府町的該軍事用地開工,即為台北市寧夏路現址。

特色

1914年落成的陳德星堂,由台北名匠陳應彬負責建造設計,其中宗祠內的大殿,一柱雙龍,豐富剪粘雕飾等等都頗具當時匠師的手藝特色。另外外觀上,該祠採硬山與歇山的重疊屋簷屋頂,民間俗稱太子樓,具有1910年代懷舊的清代閩南式特有建築風格。值得一提的是,該宗祠正殿保存的錫製花瓶,燈臺,大象座騎雕塑品,也都全台灣罕見。

相傳為中國古代子孫的陳姓,為全台灣人數最多姓氏。每逢春秋時,該宗祠都會舉行陳姓祭祖大典,而該祠祠內過水亭與天井都會擠滿人。

衝突

陳德星堂位於台北市寧夏路的現址是與台灣總督府談妥以地易地的,但是在1930年代的臺北市都市計畫仍將陳德星堂劃為學校用地,民國70年代後臺北市府積極處理公共設施用地,蓬萊國小清理完校地計畫區內的攤商後,以陳德星堂建築未超過百年,不符合古蹟定義要求強制徵收,為建設新禮堂用地,經建成區歷任市議員、區長、市府地政處長溝通協商,以舊市區學童日漸減少為由,仍徵收陳德星為學校文史教學使用保存。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陳德星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