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康

陳文康,(英文名︰Cuson Chan),香港出生,自由工作者。曾任亞洲電視綜藝及資訊科高級編審及龍耳電視監製,亦是港台電視31Harry哥哥好鄰居」系列的製作人。

亞洲電視時期

陳文康大學未畢業時,於2003年加入亞視做兼職工作,當時做朱慧珊主持的資訊節目《慧珊時尚坊》幕後,至2004年正式成為長工,後來晉升編審。他接受訪問時指出,亞視這個地方令他成長,給他很多工作經驗及人際關係,當時公司資源不足,什麼工作也要做,變相造就好多學習機會[1][2]

陳文康稱,從小看亞視長大,是夢想工作的地方,並從零開始,學做記者、撰稿、到製作綜藝節目,到亞視牌照結束時,已是綜藝及資訊科高級編審。 他坦言,亞視對新人而言是充滿機會,亦感激王征帶出《感動香港》系列,讓他學會要有「社會使命」[3]

龍耳電視時期

亞視牌照結束後,陳文康被邀請到聾人機構「龍耳」轄下的手語電視台「龍耳電視」擔任監製[4]。他指出很多電視節目都沒有手語傳譯,聾人社群資訊不流通,他們便不知道社會發生甚麼大事。以手語傳達資訊的龍耳電視提供時事新聞、飲食節目、電影介紹和鬼故事,甚至有節目教人照顧子女[5]

他指出從2003年開始,香港政府要求電視台黃金時段必須要配有中文字幕,但不少聾人礙於教育水平問題,加上手語文法和中文文法有很大分別,閱讀字幕比較困難,情況像英文不好的人看英文字幕一樣,根本無法理解節目的內容,因此主流電視節目並不適合聾人觀看。他續稱,龍耳電視也會為政府宣傳片段配上手語傳譯,如政府推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的宣傳片,由於沒有字幕,很多低收入家庭的聾人並不知情,加上字幕可幫助聾人有更好的理解。他相信龍耳電視能夠發揮一個有效的傳播媒介,向聾人社群講解更多社會大事[6]

他指出英國韓國台灣的電視台都有照顧聾人的需要,部分製作團隊更有聾人參與。眼見香港主流媒體的情況非常落後,只有少量節目提供手語傳譯,於是渴望打破當中的隔閡,他續稱手語電視台在香港是一個新的概念,大家都在摸着石頭過河,希望找到一條屬於聾人的路[7]

他現時為自由工作者,現亦有協助龍耳電視的製作。

參見

參考資料

  1.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5-04-14 [2018-06-23] (中文(香港)‎).
  2. . 香港商報. 2014-12-31 [2018-06-23] (中文(香港)‎).
  3. . 信報. 2015-04-03 [2018-06-23] (中文(香港)‎).
  4. . 香港電台. 2016-02-01 [2018-06-23] (中文(香港)‎).
  5.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6-12-31 [2018-06-23] (中文(香港)‎).
  6. . 大公報. 2016-07-24 [2018-06-23] (中文(香港)‎).
  7. . 香港01. 2017-03-07 [2018-06-23] (中文(香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