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铁道8100型电力机车

韩国铁道8100型电力机车朝鲜语:한국철도공사 8100호대 전기 기관차)是韩国铁道公社电力机车车型之一,也是韩国第一种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由德国西门子交通集团设计、通过技术转让并由韩国大宇重工业在国内制造。

8101号机车旧涂装
韩国铁道8100型电力机车
韩国铁道8100型电力机车
概览
类型电力机车
原产国 
生产商西门子交通大宇重工业
序列编号8101~8102
生产年份1998年
产量2台
主要用户大韩民国铁道厅韩国铁道公社
技术数据
华氏轮式0-4-4-0
AAR軸式B-B
UIC軸式Bo'Bo'
轨距1,435毫米
轮径1,250毫米(新輪)
1,170毫米(全磨耗)
轴重22吨
机车长度19,580毫米
机车宽度3,000毫米
机车高度3,860毫米
整备重量88吨
受流电压交流25kV/60Hz
传动方式交—直—交流电
牵引电动机西門子製三相誘導牽引電動機
最高速度150公里/小时
持续速度140公里/小时
牵引功率5,200千瓦
牵引力330千牛(起动)
300千牛(持續)
制动方式輪盤制動、再生製動
制动功率160千牛(持續)
安全系統ATS

發展歷史

1996年11月,大宇重工業與西門子公司達成協議,為大韓民國鐵道廳製造新一代大功率交傳電力機車,並先試製兩台樣車,是為8100型电力机车。8100型电力机车是在“欧洲短跑手”(EuroSprinter)系列ES64F型电力机车(德国铁路152型电力机车)基础上,根据韩国铁路的使用要求改进设计而成的客货运通用电力机车,最高速度为150公里/小时,持续功率为5,200千瓦,适用于供电制式为25千伏60赫兹单相交流电电气化铁路。8100型电力机车仅试制2台,於1998年9月28日交付,並经过一年试验後投用。其後韓方按照運用經驗,向西門子及大宇訂購改進型機車,于2002年定型为8200型电力机车并投入批量生产。

技術特點

总体结构

8100型电力机车是四轴大功率干线货运用电力机车,车体采用自承载焊接设计,两端各设有一个司机室,司机可在任何一端司机室对机车进行控制;车内设备采用两侧屏柜化斜对称布置,并设600毫米闊的中间贯通走廊。每台机车车顶设有两台单臂式受电弓,其他车顶外置设备包括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避雷器、高压连接器等高压设备。牵引变压器采用卧式悬挂结构吊装于车底中部。机车轴式Bo-Bo,持续功率为5200千瓦;机车轴重为22吨。此型機車採用詹尼車鈎,並將所有高壓設備放於車頂,與原型車ES64U採用密接式車鈎及於車內另設高壓室容納高壓設備不同[1]

电气系统

8100型电力机车是交—直—交流电传动的单相工频交流电力机车,机车主电路由主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动机三大部分构成。接触网导线上的25千伏60赫茲单相工频交流电电流,经受电弓、主断路器进入机车后再输入主变压器,交流电经过主变压器的4个牵引绕组降压后,经过4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整流为直流电,然后向两组中间直流回路供电,再由4组牵引逆变器转换成三相交流电输出,每组逆变器向一台异步牵引电动机供电,实现机车的轴控驱动,使牵引电动机产生转矩,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经过齿轮的传递驱动轮对。

8100型机车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研制的VVVF牵引变流器,其中四象限整流器和PWM逆变器均由相同的水冷GTO变流模块(4500V/3000A)组成。牵引电动机采用由西门子公司研制的三相誘導牵引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300千瓦,冷却方式为强迫通风,采用直接转矩控制(DTC)。

控制系统

8100型电力机车装载了西门子公司开发的“SIBAS 32”微机控制系统和列车通信网络(TCN)。“SIBAS 32”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模式,由中央控制单元(CCU)、牵引控制单元(TCU)、辅助控制单元(ACU)、液晶显示屏(HMI)和外设智能接口(KLIP)构成,并采用两级网络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由绞线列车总线(WTB)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两级网络构成,使机车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监测、传输、故障诊断、显示和存储功能;主逆变器由TCU控制,CCU负责对机车进行全面管理,机车内所有电子控制装置、显示器等都通过MVB相连,两台或以上重联机车之间的通讯则通过WTB实现。

转向架

机车走行部为两台完全相同的兩轴转向架,转向架构架采用钢板焊成箱形结构的“日”字型构架,轮对轴箱采用单拉杆定位。一系悬挂采用螺旋弹簧配垂向油压减震器;二系悬挂为高挠螺旋圆弹簧及橡胶垫,配横向油压减振器。牵引力或制动力通过中间低位推挽式双斜拉杆牵引装置传递。牵引电动机采用滚动轴承抱轴式半悬挂、单边刚性斜齿传动。基础制动装置为轮盘制动;停放制动装置为单元制动器。

参见

外部链接

參考資料

  1. W.P.Kim等,韓國鐵路電力機車,《電力牽引快報》6/199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