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璘
顧璘(1476年-1545年),字華玉,號東橋,直隸应天府上元县(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工部尚書。南京刑部尚書。
顧璘 | ||
---|---|---|
顧璘畫像 | ||
大明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 | ||
籍貫 | 直隸應天府上元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華玉,號東橋 | |
出生 | 成化十二年(1476年) | |
逝世 |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 |
出身 | ||
|
生平
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祖籍蘇州吳縣,高祖顧通在洪武年間由蘇州遷上元。少有才名,與同陳沂、王韋並稱“金陵三俊”,又與寶應的朱應登稱為四大家[1],亦是十才子之一。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授廣平縣知縣,正德四年(1509年)知開封府,與鎮守太監廖堂、王宏忤不和,被逮下錦衣獄,謫全州知州。秩滿,遷台州府知府。遷吏部右侍郎,改工部,顯陵竣工,進工部尚書,改南京刑部尚書。晚年致仕歸,築息园,大治亭舍,好賓客,座無虛席[2]。世稱東橋先生。钱谦益称之:“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卒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3]
著作
著有《顧華玉集》、《浮湘集》、《息園詩文稿》、《國寶新編》、《憑幾集》、《緩慟集》、《近言》等书。
註釋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初,(顧)璘與同里陳沂、王韋,號「金陵三俊」。其後寶應朱應登繼起,稱四大家。璘詩,矩矱唐人,以風調勝。韋婉麗多致,頗失纖弱。沂與韋同調。應登才思泉涌,落筆千言。然璘、應登羽翼李夢陽,而韋、沂則頗持異論。三人者,仕宦皆不及璘。
- 《四友齋叢說·卷十五·史十一》:顧東橋文譽籍甚,又處都會之地,都下後進皆來請業,與四方之慕從而至者,戶外之屨常滿。先生喜設客,每四五日即一張燕,余時時在其座。先生每燕必用樂,乃教坊樂工也。以箏琶佐觴,有小樂工名楊彬者,頗俊雅,先生甚喜之,常詫客曰:「蔣南泠詩所謂消得楊郎一曲歌者,正此子也。」先生每發一談,則樂聲中闋。談竟,樂復作。議論英發,音吐如鐘。每一發端,聽者傾座,真可謂一代之偉人。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顧璘,字華玉,上元人。弘治九年進士。授廣平知縣,擢南京吏部主事,晉郎中。正德四年出為開封知府,數與鎮守太監廖堂、王宏忤,逮下錦衣獄,謫全州知州。秩滿,遷台州知府。歷浙江左布政使,山西、湖廣巡撫,右副都御史,所至有聲。遷吏部右侍郎,改工部。董顯陵工畢,遷南京刑部尚書。罷歸,年七十余卒。
外部連結
江東三才子 |
---|
劉 麟 - 顧 璘 - 徐禎卿 |
金陵三俊 |
---|
顧 璘 - 陳 沂 - 王 韋 |
弘治十才子 |
---|
李夢陽 - 何景明 - 徐禎卿 - 邊貢 - 朱應登 - 顧璘 - 陳沂 - 鄭善夫 - 康海 - 王九思 |
官衔 | ||
---|---|---|
前任: 李光翰 |
明朝台州府知府 1516年-1522年 |
繼任: 羅僑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