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人类不断开拓食源、开发食品、制造食器、消费食物的过程,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在饮食活动中的方式、过程和功能等结构组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宋朝餐飲繪畫

南翔小籠包

日本懷石料理

食物的種類、烹調方式以至進食方法能反映不同的文化
概述
人类学家张光直认为,“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One of the best ways of getting to a culture's heart would be through its stomach.)[1]
饮食文化往往包含各种礼仪和文化,例如食材的选择、菜单的制定、烹饪的方法、餐具的选择、食客的座次、食用的顺序等等。
除此以外,在不同文化中,还规定了平日与节日所食用的食物,还有饮食的频率、进食的时间等,也都属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饮食文化也有趋于相同的一面。例如在全球流行的欧美快餐企业、方便食品列表和零食等。
各地的传统菜色大多以家庭为传播单位,由父母传授给下一代。过于复杂的菜式,则变为一种菜系在当地的餐厅或相应菜系的烹饪班或餐厅中传授。
各地
美洲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飲食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 Kwang-chih Chang (编).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7-1. ISBN 978030019384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