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立方衛星

鳳凰是一个由國立成功大學參與由歐盟QB50計畫所製作的立方衛星,也是台灣第一枚成功發射與運作的立方衛星。該計畫預計施放50枚立方衛星,最後僅有36顆升空,而鳳凰則是其中少數有正常運行的衛星。[2]

鳳凰立方衛星
PHOENIX Cubesat
任务类型太空科學觀測任務
运营方國立成功大學
衛星目錄序號42706
网站http://unisectaiwan.ee.ncku.edu.tw/PHOENIX.aspx
任務時長2年
旅行距離約4億公里
航天器属性
制造方國立成功大學
尺寸2U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2017年4月18日
15時11分整 UTC
載具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發射場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任務終止
最後通訊2019年5月7日
轨道衰减日2019年5月8日[1]
軌道參數
参考系地心軌道
半長軸6470 公里
離心率0.0002648
近地點408 公里
遠地點408 公里
傾角51.6383°
週期92.68 分
212.0531°
近地點幅角67.1813°
平近點角292.9459°
曆元2457959.2146527776JD
2017-07-24 17:09:06 UTC
 

基本資料

  • 尺寸:2單位
  • 重量:2.66公斤
  • 軌道:4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 酬載:離子/中性粒子質譜儀、太陽紫外線感測器[3]

主要任務

藉由量測離子、中性粒子、電子、氧原子、溫度等之物理量,增進人們對於熱氣層物理現象的理解。由此所獲得的全球分佈資訊,可進而強化預測模型,有利於地球暖化、大氣科學、太空天氣、高超音速飛行、太空旅行乃至於衛星殘骸軌道估測之研究。除此之外,在衛星表面安置不同材質的微型金屬電極,在太陽極紫外光照射下,可以量測出太陽極紫光強度與電離層電漿度,可以了解電離層內不同區域太陽極紫外對大氣游離的差異。[4][2]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Kulu, Erik. . Nanosats Database.
  2. . web.ncku.edu.tw.
  3. . news.secr.ncku.edu.tw.
  4. 藝誠科技. . www.scimonth.com.tw.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