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号中继卫星

鵲橋號
Queqiao
任务类型通訊衛星
运营方中國國家航天局
国际卫星标识符2018-045A
衛星目錄序號43470
网站cnsa.gov.cn
任務時長預計5年
航天器属性
平台CAST100
制造方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
發射質量425 公斤
無燃料質量約 325 公斤[1]
尺寸衛星本體:
長約 1.5 公尺, 寬約 1.5 公尺,
高 0.9 公尺
傘狀天線:
直徑 4.2 公尺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2018年5月20日
21時28分00秒 UTC[2]
載具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遙27)
發射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LC-3第三發射平台
地月拉格朗日L2點軌道器
入軌2018年6月14日
3時06分 UTC[3]
軌道參數
近月點約 65,000 公里[3]
遠月點約 80,000 公里[4]
轉發器
頻率X波段(對登陸器):可達 560 kB/s[1]
X波段(對探測車):可達 280 kB/s[1]
S波段(對地球):可達 2000/10000 kB/s[1]
搭載儀器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任务徽章
 

鹊桥号中继卫星(又名嫦娥四号中继星)是一颗服务嫦娥四号的地月间通讯中继卫星。

发射入轨

鹊桥号中继卫星是一颗服务嫦娥四号的地月间通讯中继卫星。

鹊桥号中继卫星在2018年5月21日5点28分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5]。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6]

由于嫦娥四号将在月球背面着陆,而因为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故嫦娥四号的通讯将会受到月球本身的阻挡。鹊桥号中继卫星将承担地球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讯中继任务[7]。鹊桥号中继星是世界上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8]

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后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7],2018年5月25日21时46分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转移轨道[9]。随后再进行数次变轨,在2018年6月14日時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晕轮轨道[10][11]

设备

鹊桥号中继卫星搭载了一口展开后直径达5米的伞状天线,是发射时人类深空探测器史上携带的最大口径通信天线[12]。其与地面之间的通信带宽为2M,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间的带宽在100k以上。[13]

伴随鹊桥号升空的科学仪器还有:

搭載器具

由于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运力充足,此次鹊桥号中继卫星的发射任务还搭载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兩個小型航天器[14]。2018年4月24日,两颗小卫星分别被命名为“龙江一号”和“龙江二号”[15]

由于属于后来“蹭车”,這两个衛星长宽高为50x50x40厘米,单个質量限制在46公斤,且不少质量分配给了推进剂,于是在发射前龙江卫星团队成员就撰文表示卫星轨道不能精细调节,对超长波天空的观测“比较初步”“主要是一种技术验证”[14]

並且是3軸穩定的。兩個線性極化天線沿飛行方向安裝並垂直。每颗龙江微卫星上配有两套天线,每套均由三根互相垂直的一米长鞭状天线组成,可以同时测量不同偏振的电波。

龍江一號

別名DSLWP-A1。DSLWP的月球編隊飛行任務是開展低頻射電天文、業餘無線電和教育方面的研究實驗,該任務由兩顆微型衛星組成。但龍江一號衛星發射不久後出現了故障,未能成功入軌。雖然一個射電天文衛星不能只用一架衛星建造,但未來的觀測計劃當時還未確定。[16]

DSLWP-A1的下行鏈路的頻率為435.425 MHz和436.425 MHz。

“龙江一号”在地月转移轨道飞行过程中出现控制异常,未进入月球轨道[17]

龍江二號

別名DSLWP-A2。世界上第一顆小型衛星從繞地球軌道到達月球軌道的。它也是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國際合作項目,是一帶一路合作的一部分。[18]

2018年6月14日,“龙江二号”卫星进入环月轨道,独立完成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和环月飞行任务。其搭载的沙特相机等载荷全部正常开机。同时与全球各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合作传来了月球雨海地区局部影像与地月合影[17]

下行鏈路頻率435.400 MHz,使用10K0F1DCN或10K0F1DEN的下行鏈路為436.400 MHz。使用turbo碼或JT4G的250/500 bps GMSK。

在完成既定任务之余,哈尔滨工业大学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电台(呼号:BY2HIT)与德国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呼号:DK5LA)通过龙江二号卫星实现了首次月球轨道卫星的业余双向通信(QSO)[19]

2019年7月31日晚22:20分左右,完成所有任务后,龙江二号卫星按照既定计划撞上月球背面受控坠毁,留下了一个直径4×5米的人造撞击坑。11月14日,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在月球背面北纬16.6956°,东经159.5170°位置找到了龙江二号的撞月点[20]

另見

参考资料

  1. 吴伟仁, 王琼, 唐玉华, 于国斌, 刘继忠, 张玮, 宁远明, 卢亮亮. . 深空探测学报. 2017, 4 (2): 111–117 [2019-01-16]. ISSN 2095-7777. doi:10.15982/j.issn.2095-7777.2017.0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6).
  2. Luyuan Xu.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18-06-15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3. 白国龙. . 新華社. June 14, 2018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8).
  4. 宗河. (PDF). 国际太空. 2018年8月, 476: 4–8 [2019-01-16]. ISSN 1009-236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3).
  5. 科技日报. . 2018-05-22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6. 军报记者. . 2018-05-21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7. 新华网. . 2018-05-21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8. 央广网. . 2018-05-21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9. 环球时报. . 2018-05-25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10. Jones, Andrew. . GB times. 1 June 2018 [201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英语).
  11. . チャイナデイリー. 14 June 2018 [201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英语).
  12. . 2018-05-21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7).
  13. Lsquirrel. . 果壳网. 2018-05-20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4).
  14. . www.cas.cn.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15. . www.xinhuanet.com.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16. . マイナビニュース. 2018-06-01 [2018-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17. . 科技日报.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18. . 新華網日本語. 2018-06-16 [2018-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19. lilacsat. . 微信公众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20. . www.kepu.net.cn.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