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一

黃大一(英文名:,1948年12月26日),化學碩士,台灣程式設計師、業餘古生物學家、催眠學者、玩石家。開發中文化電腦環境,與恐龍古生物學上樣本之採集與科研著名,現為中興大學榮譽教授,吉林大學唐敖慶講座教授。曾於個人facebook公開宣稱「全球暖化只是沒選上美國總統的高爾之政治舞台騙局,騙得台灣一群笨蛋跟著瘋狂[1]。在古生物學方面,發表了十多篇重磅論文,包括 2013/04/11 Nature 封面論文。

黃大一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48年12月26日-
 中華民國高雄市
国籍 中華民國
父母黃溫恭(父親)1953年5月20日在馬場町紀念公園遭槍決
楊清蓮(母親)
亲属黃鈴蘭(妹) 、 黃春蘭(妹)

生平

黃大一在 1980 年代中期開發過兩部完全使用 Forth嵌入式系統,包括 F83,以及使用完全用符式建構的中文電腦系統。1984年,獲得美國、英國等國家的「中文電腦大一輸入法專利」。

1988年,接受蘋果電腦的邀請,回台灣從事中文電腦研發,研發中文電腦後述語言字體 (PostScript字型)。11月,與黃克東教授,發表論文《Chinese Hypercard -- A New Tool for Sinology》,提出以美國國家標準之東亞字碼集(亦即中文資訊交換碼,Chinese Character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CCCII)製作電子中文大字典,經由超文字(HyperText)與全文索引引擎 (Full Text Search Engine) 技術,以光碟為儲存媒體,將包含七萬五千個以上的方塊字之字源、發展、正、異(包括簡)體字、發音、筆順和各種相關的中文屬性,全都收集、連結起來。

從 1990 年起,黃大一也致力於「科學催眠」之研究,前後出版了繁體簡體中文催眠書籍十多本,強調催眠與腦科學的結合。

1990年,玩石家俱樂部改名玩石家協會,其中黃大一為協會的會長。其目標是以有計畫的組織來帶動科普玩石的熱潮。[2]

1993年,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之聘為客座教授,教授「中文電腦課程」。5月,參加國際字體資訊交換協會在台北舉辦的「第一次世界字體會議」。10月,黃大一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第二次世界字體會議」。[3]

1997年,向交通部郵政總局提案,出版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套本土礦物郵票。

2004/9/9 第一次在 Nature 發表論文:Parental care in an ornithischian dinosaur,2005 年被選為中興大學傑出校友,為化學系第二位取得如此榮譽者。

2009年,黃大一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中文文章「透過稀土元素分析探討雲南恐龍地層」於區域性期刊「西太平洋地質科學」[4]。黃大一是化學專業,因此在古生物學術研究中,其角色轉變為以發現採集重大樣本、與國際知名學者進行合作專業分析與研究,他負責主導化石內外化學方面的研究和提供資訊,並以共同作者身份在所參與的學術期刊發表,他從主導研究設計與文章撰寫來參與,完全沒有、也不屑掛名發表論文;因為他沒有教授升等的壓力,通常將第一作者給予需要的人;為了滿足學術單位的要求,近年來他開始有第一作者文章出現。

2013 年,黃大一與中央大學光電系教授張榮森、成大博士後研究員彭信榮、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工程師江正誠、成大口腔醫學所所長謝達斌,因為對於恐龍胚胎學的研究,在 Nature 期刊發表封面論文,在國際學者 Robert Reisz 領導下共同創立「恐龍胚胎學 (Dinosaur Embryology)」,並成為 4 月 11 日出版的自然期刊,當期封面論文[5]。在論文中黃大一讓給 Robert Reisz 為第一作者暨通信作者,來主導研究並撰寫文章;黃大一為第二作者,在該文中黃大一關鍵貢獻為提供樣本野外採集並積極參與研究也參與論文的撰寫;此外,黃大一在此重要的貢獻,除了是這些原始材料恐龍胚胎骨頭的發現者之外(沒有這個發現,就不可能有此論文成果),就是他提出更重要的「看進骨頭內」古生物研究新思維,拓展了古生物學的領域,傳統的古生物學沒有做化學方面的分析。但由於台灣欠缺研究恐龍化石之地質條件,台灣學界以微體古生物學為主流,積極利用微體化石之化學組成做為科研工具,於頂尖學術期刊包括 Nature、Science 發表不少成果,而在國際建立了響亮的聲譽,但在宏觀化石方面,罕見、幾乎沒有較佳的成果。無論如何,這篇論文的重要性,不只是發表了世界上最古老恐龍(祿豐龍屬)胚胎,1.95 億年前(早侏羅紀),而且發現並證明了在這些恐龍胚胎骨頭化石內保存著有機殘留物(第一類膠原蛋白),這是在黃大一主導下才有的結果;黃大一結合了古生物和化學,因此 Nature 主編特別用一行標題顯示: with evidence of preserved organic remains;這打破了一般人對於化石只是無機石頭的刻板印象;又,黃大一於 2018/1 月又在雲南易門地區發現了第二個世界最古老的恐龍(易門龍)胚胎,正在努力研究中。

在接下來的幾年,黃大一把「看進骨頭內」思維更加深入推進,更密切結合古生物學與化學,首創提出「古生物化學 (PaleoChemistry)」方向與概念,應用於各種化石、包括恐龍骨骼化石的研究,探討化石體內與鄰近圍岩內的化學成份,更深入了解古生物活著和死亡後埋藏的諸多訊息,特別是在古生物演化方面;他在吉林大學建立恐龍演化研究中心、開設此課程;古生物化學與偏向於探礦的 Geochemistry 等學科不同,古生物化學除了利用最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進行交叉學科探討之外,更深入研究有機殘留物與無機物的交互作用。

2016 年榮獲吉林大學聘任為客座教授、吉林大學恐龍演化研究中心終生執行主任;2017 年繼續被吉林大學聘任為「唐敖慶講座教授」、博士導師等職位。

2016 榮獲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科學探索者獎金,為台灣第一位得到此榮殊者;

2018 年被美國國家地理協會邀請到香港,參與亞太地區探索者慶典,發表「古生物化學」演講;

2019 美國國家地理期刊多語文介紹黃大一,並特別以顯著篇幅將「古生物化學」寫入教科書《化學的世界》。

家庭背景和學習經歷

黃大一具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他是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家屬,也就是輸在人生起跑線的不幸受害者。五歲時,其父親黃溫恭於1952年涉入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燕巢支部案,於1953年被槍決(是台灣戒嚴時期遭處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之一)。此後便由母親楊清蓮獨自撫養長大。因此事件影響,黃家受到國民政府的監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一輩子事業前途。直到2011年,黃大一才從馬英九總統手中拿回父親當年的五封遺書。

黃大一原在1972年得到埃默里大學提供的四年直攻博士獎學金,但是由於「台灣黑五類」出入境的相關問題,最後去了波特蘭州立大學冬季班攻讀碩士學位,以五個學季取得學位。而在就讀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期間,為了等他的妹妹黃春蘭到美國留學(妹妹無法取得出入境證),而錯失完成博士學位的機會。[6]於是他中止了學業,進入海外漂泊謀生階段,此期間發明了中文電腦的達意輸入法,取得美國歐洲多國專利。雖然一生未曾通過博士資格考與發表博士論文,在1990年創立「玩石家」協會時期被人稱「黃博士」,但他自己從未自稱為博士,別人亂叫,他也懶得一一更正。

黃大一所提出的「古生物化學」,結合古生物學與化學;化石和化學同樣有一個「」字,「」就是變化,古代的生物變成石頭叫石,而學是研界宇宙間物質的變;因此,透過化學手段研究化石,可以提供某古生物更多的訊息,如黃大一在 1.95 億年前的祿豐龍胚胎中,利用同步輻射弗利業轉換紅外線發現了被保存的第一類膠原蛋白,並探討此保存機制與赤鐵礦有密切的關係;近年來,黃大一更進一步提出在原位原點多重檢驗 (in situ in local Multiple Examination) ,促使古生物學除了靠傳統的化石外觀形態學之外,還可使用「化學型態 (Chemical Morphology)」,看進化石裡面的三維化學成份分佈。

他雖然從小受到白色恐怖的禍害,無法進入正式的學術圈,然而他對於古生物(化石)重要課題的敏感性,除了很幸運地發現了重要的化石之外,如,兩度發現世界最古老恐龍胚胎,他還有個特點,就是會組織國際頂尖古生物學者成團隊,做出傲人的成果;又因他的成長背景,使得他敢「異想開天」,突破傳統學者的「知識障」,做出令人驚訝卻無法否認的成果,如,他沒有正式的古生物學專業訓練,全都靠自己的努力,到 2019 年底,黃大一所發表的學術論文 SCI 點數,已經超過 120!這當然也就讓好些科班者眼紅嫉妒,甚至排擠。

著作

  • And so Forth,自行出版 1982、中央出版社 1983
  • 黃大一、黃克東,《中日韓文電腦概論》“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Japan and Korean Computing” 1989
  • 《符式(FORTH) F83 入門 》,松崗出版社 1986
  • 黃大一,《電腦中文造字辭典》(1998/10):此書著作緣由是因為在1993年十月,黃大一參加了在在北京舉辦的「第二次世界字體會議」,而此會議中,對電腦相關的專有名詞各有其翻譯,會議中需用英文才能了解對方所說的專有名詞,因此黃大一此時萌生了採集電腦相關造字名詞,並定義和統一專有名詞的念頭。書中統整了所有相關電子科技,和有所涉及的「方塊字書法、輸入、分色、繪圖、編輯、排版、印刷、裝訂、包裝、發行、物流、通訊網路、電腦軟硬體、國際標準等作業過程」和「中西文化背景與政府資訊政策等等名詞」 5138 條目,分成六大類。此書內容完整,幾乎無所不包。 且這本技術性相關的書籍,促成較為統一的了解,書中對相關的專有名詞下了清晰的定論。這使得過去那些較為模糊的觀念變得更為清晰、明瞭。
  • 《中文字音對照表》(1994/2) 黃大一、黃德中:這本書蒐集了所有的中文發音,並發表了「黃氏音碼」,「以ㄅㄆㄇㄈ表音,並對照大陸的拼音、台灣的注音第二式、韋氏、耶魯、劉氏音碼和黃氏音碼等等」 [7]
  • 《中文字碼:萬碼奔騰、一碼當先》,永麒科技出版,‬1990‭, ‬1992
  • 《玩石家手冊》,玩石家出版社,1992
  • 《電腦中文造字辭典》(2009),華藝數位出版
  • 《我們都生活在催眠中?催眠研究大解析》,成陽出版、簡體字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 《催眠150招》,成陽出版、簡體字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 《量身訂製你的前世今生,二版》,成陽出版
  • 《啊哈!催眠》,成陽出版
  • 《大哉問如何催眠》,桂冠出版、簡體字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 《自我控制‭.‬抗老催眠》,桂冠出版、簡體字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 《控制呼吸‭.‬自我催眠消除緊張》,桂冠出版、簡體字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 《濟世催眠引導加深秘笈》,桂冠出版、簡體字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 《古埃及宗教和哲學引導‭》(譯)‭/ ‬2000.09‭ / ‬桂冠圖書
  • 《玩化石魔法師》,華藝數位出版
  • 《電腦辭典‭---‬礦物字典‭ 》, ‬萊斯康電腦辭典公司,1995
  • 《古生物化學入門 (An Introduction to PaleoChemistry)》, 2020

文章

  • 〈中文造字的問題〉:1993年五月,國際字體資訊交換協會在台北舉辦了「第一次世界字體會議」,黃大一在會議上提出此論文。文中指出中文的字和英文的字不相同,此論文一致通過成為議會中的決議案,並進行會議的一個方塊字的「骨架計畫」。
  • 〈中文造字的智慧財產問題〉:1993年十月,在北京舉辦「第二次世界字體會議」,黃大一在此會議上發表了此論文,其論點主要為:若是中文造字的智慧財產沒有對骨架層次的保護,那麼整個中文電腦造字根本不會有任何前途,而這最終也成了此會議的決議案。
  • 多本電腦雜誌專欄--〈中文電腦左右博擊〉、〈黑手白講〉、〈符式漫談〉等等。
  • 多篇科普玩石文章,發表於臉書等相關網路媒體。


參考資料

  1. .
  2. 〈玩石家決組協會〉,《經濟日報》,(台北),1990-10-27,17版。
  3. 黃大一,《電腦中文造字辭典》(台北: 華藝數位出版,2009年)。
  4. 黃大一、黃春蘭、林啟燦、Mike Knell、楊文質. . 西太平洋地質科學. 2009-12 (中文(台灣)‎).
  5.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2013-04-23 (中文(台灣)‎).
  6. 呂蒼一、林易澄、胡淑雯、 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無法送達的遺書》(新北: 衛城出版,,2015年)
  7. 黃大一,《電腦中文造字辭典》(台北: 華藝數位出版,2009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