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路 (上海)

黄河路是中国上海市黄浦区西北部的一条道路,南北走向,南起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长755米,宽9.1米~15.5米。1990年代末曾是黄河路作为美食街的巅峰时期。



基本資料
道路属性普通道路
道路总长度0.755
所在地区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
起点南京西路
终点新闸路
周邊信息
路段主要建筑长江公寓、鸿祥大厦(长江剧场)、国际饭店
歷史資料
命名日期1943年
命名缘由中国名川大河
旧名派克路、东台路
动工日期1887年

历史沿革

黄河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筑于1887年,取名东台路。1899年划入上海公共租界。1904年改名派克路(Park Road)。1905年2月,西医医生张竹君在派克路上创设上海第一所中西医结合的女子学校。1923年2月9日,卡尔登大戏院在派克路上开设,有“上海第一影戏院”之称。1930年5月,四行储蓄会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派克路路口开始兴建国际饭店。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改名黄河路。1946年5月,以袁雪芬范瑞娟为主的雪声越剧团在黄河路明星大戏院演出《祥林嫂》,成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同年9月,周恩来到明星大戏院观看袁雪芬主演的越剧《凄凉辽宫月》。[1][2]

1993年9月30日,“黄河路美食街”的跨街灯彩牌楼矗立于路端,标志着美食街的建成。黄河路始有餐饮店41户,其中个体餐厅8户,美食街主营家常菜。1996年,据统计,到访黄河路的来自全国各地和几十个国家与地区的中外宾客达100多万人次。1999年,黄河路上有餐饮业34户、营业面积达7169平方米、职工632人、年营业额3881万元。2000年代后,随着中心城市空心化和公款消费的减少,营业额逐渐下降,大型餐馆均另谋发展,黄河路美食街便不再像90年代末那样门庭若市。[3][4][5]

交会道路

由南向北:

參考資料

  1.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0-01-30].
  2.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0-01-30].
  3.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0-01-14].
  4.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0-01-14].
  5.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0-01-3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