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生

黃遠生(原名黃為基,字遠庸,筆名遠生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5日),江西九江人。少年勤奋好学,曾在两年内连中鄉試會試殿試三榜而文名大噪。民國初年,成為著名記者,以敢於批判時政聞名。他在政治上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黄远生所写文章在当时政界有巨大影响。他主张新闻审查,后来又反对袁世凯称帝,得罪了不少要人,于1915年到美国三藩市,却在当年12月25日被人暗杀[1]

生平

其父为读书人,但终生不,久客浙江,母姓姚,也颇通诗书。

16岁考取秀才,后入南浔公学,因学潮罢课,未及毕业离校,后投考南洋公学,未考中。

20岁时中举人,次年入京参加会试,考中光绪甲辰进士。后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1909年回国,授予邮传部员外郎兼参议厅行走和编译局纂修官等职。

辛亥革命后入报界。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2]

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1月到达日本,并与当月中旬在日本乘坐“佐渡号”轮船赴美,12月25日晚6时许,在旧金山唐人街回旅馆途中被革命党人刘北海枪杀。

新闻事业贡献

  • 被称为“报界之奇才”。在新闻业务上,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详实;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第二,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提出“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
  • 徐彬彬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国初三大名记者”。

著作

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死因争议

关于黄远生之死,早期的说法有:被旅美爱国华侨或反袁人士认作袁党而刺杀;袁世凯怨其背叛自己而派人刺杀[1]

1985年9月在江西九江举行的全国黄远生学术讨论会上,学者们認為黄远生是由时任中华革命党美洲总支部[lower-alpha 1]副支部长、民国维持会会长林森指派其警卫、老同盟会员刘北海开枪刺杀的。1932年林森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后, 曾给刘北海颁发奖状, 奖励他刺杀黄远生的“义举”[1][4]。之后,研究者大都倾向于这种判断[5]

1984年,黄远生长子黄席群在写作《追忆先父黄远生》一文时,称不能确认黄远生死于袁党还是国民党之手[6][7]。1989年3月,黄席群接台湾友人来信得知,台湾报纸1967年曾报道,指使刘北海暗杀黄远生的不仅是林森,还有孙科[8]

《文史参考》杂志社编辑纪彭称,1980年代,劉北海于臨死前說出真相,刺杀行動由林森指揮,而命令来自当时的中华革命党党魁孙中山,刺殺動機是孫中山不滿黃遠生對革命黨人的批評,例如揭露、批評孫以國家利益換取日本人的資金援助,影響了海外華人對孫的印象及捐獻,阻礙了孫的行動計劃[7]。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主编的《民国大案》则称刘北海去世于1968年[9]

注释

  1. 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成立中华革命党,并通令海内外国民党党部一律改名为中华革命党,但美洲总支部向东京总部力争,准以沿用“国民党”[3]

参考文献

  1. 孙文铄.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料学). 1989, (3): 71–75.
  2. [中]方汉奇,《中国新闻通史》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 . 中国国民党驻美国总支部.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4. 黄流沙、孙文铄. . 新闻学刊. 1986, (2): 48–51.
  5. 王红军. (博士论文). 复旦大学. 2010.
  6. 张光芒. . 中华读书报. 2003-08-20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7. 纪彭. . 文史参考. 2010, (16): 29–30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7).
  8. 袁尘影. . 新闻知识. 1989, (7): 45–46.
  9. 经盛鸿 (编). . .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08年7月 [2014-12-06]. ISBN 97878021440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