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蘭窩威武祠

龍蘭窩威武祠,舊稱竹扶人壇,是位於臺灣高雄市美濃區龍肚的寺廟,祭祀「竹扶人」,與乾隆三十三年的黃教之亂有關。

龍蘭窩威武祠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美濃區龍肚龍蘭地區
主神 竹扶人
例祭 農曆正月十四

事件

面貌年少、左足垂下的神像,前面神明牌位寫有「竹扶人龍蘭威武將軍」,其背後牆面為「老虎媽」將炮架在竹子上。

地方耆老說,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穆降(今台南市善化區)發生黃教之亂,黨徒圍攻鳳山縣城六堆配合官府調集各堆民兵開赴戰場,剛出堆不久,黃教被誅,亂事平息。這段空檔期,六龜新寮民眾召募平埔原住民,越過竹子門來到瀰濃龍肚牛欄嶺(龍蘭窩),襲擊僅剩下老幼婦孺的龍肚客家人。這時一名綽號「老虎嫲」、「老虎媽」的龍肚鍾姓婦女把裙子綁在竹桿上作令旗,鼓舞人防禦。雙方在牛欄窩混戰時,忽然一根大竹倒下,被龍肚民正好當炮架使用,也形成天然的防禦。龍肚因此大勝,牛欄嶺也被當地人稱為「殺賊窩」。事平之後,人感念竹子的幫忙,在大竹倒塌的地方設壇,稱「竹扶人壇」。今現位於美濃區龍肚里龍蘭窩的路旁。[1][2][3]

臺灣戰後時期改稱「威武祠」[2]、「龍蘭窩威武祠」[3]

此故事被收錄在鍾壬壽的《六堆客家鄉土誌》[2]。龍肚國小還將故事將編成鄉土教材和兒童劇,讓學生認識地方歷史[1]

祭祀

〈竹扶人記〉
貢生鍾鼎元
千門曉日影瞳瞳,一路謳歌出牧童;叱犢聲喧芳樹外,騎牛人聚樹蔭中。
長鞭掩映揮殘照,短笛悠揚弄晚風;窩竹尚存威武跡,服人曾務保茫功。
[3]

鄉民不知神人的名諱,將助戰之神稱為「竹扶人」,視為伯公[1]。另一說是泉州府南安縣民的鄉土守護神廣澤尊王,其神像造型為面貌年少、左足垂下[3]。民俗學家認為所拜的神明,是將竹子擬人化,乃先民純樸與敬天順命的典型,亦為當地賢烈崇拜與奇物信仰[1][2]

相傳當初神明協助退敵為農曆正月十四,因此龍肚的客家人以此日祭祀,且傳舊時還要操演銃炮[2][3]

刻於1946年的碑記。

參考

  1. 阮正霖. . 《聯合報》. 2004-02-06 (中文(台灣)‎).
  2. 簡榮聰. . 《聯合報》. 1995-02-13 (中文(台灣)‎).
  3. 施家順、黃森松、邱春美. . . 臺灣: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8-11-27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龍蘭窩威武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