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是臺灣首座土城[1]:1。該城池原先是清代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故稱為鳳山縣城。然而由於林爽文事件(1786年)時,於南部呼應起事的莊大田勢力攻破鳳山縣城(土城),之後官署等遂移往埤頭街(今鳳山區),並新蓋了一座城池[1]:1。因此相對於「新城」,原本的縣城就被稱為「舊城」。後來道光六年(1826年)舊城從土城改建為石城,但縣治因故並未從新城遷回[1]:1、2

鳳山縣舊城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鳳山縣舊城東門
鳳山縣舊城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城郭
位置高雄市左營區興隆段
座標22.680210°N 120.290118°E / 22.680210; 120.290118
建成年代 大清康熙61年(1722年)
開放時間隨時開放
材質石灰、垣面馬道鋪甓磚
參觀費用免費參觀
詳細登錄資料
鳳山縣舊城東門及城牆
鳳山縣舊城西門附近殘餘城垣
鳳山縣舊城遺址保存區

舊城保存下來的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拱辰井,於民國74年(1985年)公告為一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2]。而後在2011年、2015年、2018年又陸續將西門段城牆殘蹟納入古蹟範圍[3]。臺灣現存的城池中恆春縣城外,當屬鳳山縣舊城保存最為完整。

歷史

建城經過

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臺灣被收為大清版圖,於臺灣南部設鳳山縣。原本縣治設置地點考慮設在鳳山莊,但考慮到興隆莊在明鄭時期已經開發,且有龜山蛇山的屏障,再加上清初著重「海防」佈署,最後將縣治設在興隆莊(今左營區)[1]:41。但設縣初期,官員仍在接近府城的土墼埕辦公,興隆莊方面僅在蓮池潭旁建立文廟[註 1][1]:42。後來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奉文歸治」後,當時的知縣宋永清才在興隆莊修築縣署等設施[1]:45。在此同時,縣治周邊種植莿竹分隔內外[1]:47。這與清初的「不築(磚石)城政策」有關,為一種變通方式[1]:48

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為有朱一貴在臺灣南部舉事,首先攻破鳳山縣治,導致縣署殘破不堪[1]:55。事件之後為了強化武備,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時,知縣劉光泗就在興隆莊以土埆建築了臺灣首座土城[1]:55。當時的城垣「左倚龜山,右聯蛇山」[註 2],東北部的城牆跨龜山,西南部城墻跨蛇山,此外設東西南北四門[1]:55。而文廟、城隍廟一帶,則變成是在縣城北門之外[1]:55

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縣錢洙在城牆外加築刺竹三重以強化防禦[1]:61。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縣王瑛曾又在四座城門側增建砲臺各一座[4]:97

改建石城

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中部發生林爽文事件,其南部的黨徒莊大田響應並攻破縣城[1]:67。對於此事件,乾隆帝在乾隆五十二年一月廿一日(1787年3月10日)曾表示事平之後,可將臺灣五座城池改為磚石城垣,但乾隆五十三年一月廿五日(1788年3月2日)又改變主意,只允許將臺灣府城與嘉義縣城改為磚石,鳳山縣城、彰化縣城、淡水廳城仍維持莿竹城[1]:67、68。後來乾隆帝派工部侍郎德成到臺灣,與福康安、福建巡撫徐嗣曾一同籌畫臺灣築城的計畫[1]:69。在德成、福康安於在乾隆五十三年五月(1788年6月)的聯名上奏中,提到當時鳳山縣城遭到相當嚴重的摧殘,居民也很少遷回,訪查之下輿論表示希望將縣治遷到埤頭(今鳳山區)街[1]:69、70。福康安的〈奏為查看南路情形並抵郡城日期奏摺〉也建議將鳳山縣治遷往埤頭街,並調整營汛,之後乾隆帝在朝議上同意將縣治遷移[1]:70

乾隆六十年,當地人士陳周全陳光愛興兵,雖為理番同知朱慧昌平定,但嘉慶十年(1805年),自封「鎮海威武王」的海盜蔡牽吳淮泗又攻陷埤頭街縣城。將軍賽沖阿在事件之後上奏,認為新城形勢不如舊城,建議將縣治遷回[1]:73、74。嘉慶十二年(1807年),嘉慶帝同意賽沖阿的提案,將縣治遷回興隆莊[1]:75。到了嘉慶十五年(1810年),縣治已開始回到舊城[1]:75。同年閩浙總督方維甸提出建議,將興隆莊舊城改為磚石城,並改將龜山圍入城內[1]:76

道光三年(1823年),閩浙總督趙慎命臺灣知府方傳穟(方維甸之侄)籌建鳳山縣城,但因為籌資認捐遇上困難,經費申請亦遭戶部批駁,建城計畫遂中止[1]:76、77道光四年(1824年)楊良斌之亂再起,居民大為恐慌,乃思遷回興隆里舊城。於是知府方傳穟乘機倡議官民捐資,集資十四餘萬銀元(民間捐獻約七成五)[註 3],由知縣杜紹祁為督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及三合土為主,城池範圍有所變更,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城內(所謂放蛇圍龜)。於道光五年七月十五日(1825年8月28日)興工,分四組對(拼)場施工,道光六年八月十五日(1826年9月16日)落成[1]:79。該城池為繼彰化縣城之後的臺灣第二座的磚石城[1]:79。此次工程,築城費用為番銀9萬2106元,而縣署等公共建築的建設費用為2萬5千元,合計11萬7106元[1]:80

石城閒置

然而新的興隆莊城池完工後,官民卻拒絕遷入[1]:81。甚至有知縣杜紹祁卻在這時得急病死亡,眾人指舊縣城「煞氣太重」,根本是不祥之地的傳聞,但此說有史實有出入[註 4][1]:81。另外也有說法認為石城「捨蛇圍龜」敗了風水,是縱放蛇精而讓吉獸神龜動彈不得[1]:87。杜劍鋒認為官民之所以不願回去興隆莊的原因,是曹公圳水利開發成功,且埤頭街位於通衢要衝,有交通地理產業上的優勢[1]:81

道光廿七年九月十五日(1847年10月23日),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臺後上奏,請求將鳳山縣縣治再次遷回埤頭街,清廷之後同意此提議[1]:83。但延至咸豐三年(1853年)林拱變亂平定後,文武衙署才正式遷移埤頭街。

在縣治再次遷移之後,舊城變成「舊城汛」的駐守之地[1]:87。咸豐三年(1853年),舊城汛的規模是千總1員,兵丁116名,但之後仍持續縮減[1]:87。此外舊城內的街肆只剩下「大道公街」,人口500多戶[1]:132。不過北門外的埤仔頭街、店仔頂街仍有發展[1]:133

城垣毀損

日治初期,舊城因為位於邊陲,並未有太大的變動[1]:139。但在大正十年(1921年)的「第二次擴大高雄都市計畫」中,為開闢「高楠公路」(今左營大路),因此拆除部分城垣,並將南門一帶規劃成圓環[1]:141。之後在昭和三年(1928年),為了方便舊城驛(後來的左營車站)的客貨往來,而拉直車站前道路(今勝利路)[1]:145。為此政府拆除了龜山一帶的北門段城垣,並將大小龜山分開(風水上說是將神龜的頸部切斷)[1]:145

後來隨著軍事南進政策的推展,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軍將左營港(原名「萬丹仔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第六海軍煉油廠。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時被畫為軍區,將舊城內的左營庄役所、寺廟、舊城教會,及居民五十餘戶,全部強制遷出,導致城內文物蕩然無存。當時桃子園與舊城西門的居民,被遷到舊城南邊的新莊仔[1]:145

二次大戰後,延續著日本的軍區規劃,中華民國海軍在民國36年(1947年)將左營設為第三軍區[註 5][1]:151。而後自民國37年(1948年)起,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指示下,先是從第二軍區青島撤來造船所的機具,而後海軍司令部、海軍官校等部門也遷到左營[1]:151。而隨著海軍部隊進駐左營,隨之而來的眷屬也跟著來到左營[1]:151。除了利用日本海軍遺留的宿舍,也有蓋起新的眷舍[1]:151。而在左營海軍眷村中,在舊城內的眷村有海光三村、勝利新村與東自助新村三處眷村(北門內舊城巷則未以新村命名)[1]:152。然而部分單身官兵及無軍籍的民眾,因為沒有可配給的眷舍,便在舊城搭起違建居住[1]:154。這些違建主要分布在北門到西門間,以及東門到小龜山間的城垣周邊[1]:152

民國50年(1961年),南門一帶開闢成圓環,並在四周加設鐵欄杆[1]:154。民國58年(1969年),為了解決交通流量問題拓寬車道,將南門的圓環規模縮小[1]:154

保護與復建

文化資產保護法公布實行後,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內政部公告,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拱辰井為一級古蹟[3]。之後高雄市整理請學者李乾朗進行舊城的調查研究,後於民國77年(1988年)5月到民國82年(1993年)之間進行舊城的修復[1]:171

民國100年(2011年),位於左營中正路及左營大路中之三角公園內的城牆遺跡與西自助新村內的西門段城牆遺構被當時的行政院文建會(後改為文化部)指定,納入國定古蹟範圍。民國103(2014年)年3月,西自助新村拆除過程中發現西門城門座以及城牆遺跡[2],並於103年5月提報至文化部,請其審議指定為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範圍。

2016年文化部提出「再造歷史現場」的專案計畫,強調有形文化資產價值必須加以延伸。高雄市政府提出以左營「鳳山縣舊城」為核心的「左營舊城見城計畫[6]」,以再現歷史文化空間場域為目標,透過「重建臺灣第一石城」、「縫合龜山串接蓮潭」、「歷史堆疊城市考古」、「舊城門戶重塑再造」、「貫穿古今散步舊城」五大計畫,重建並重見舊城歷史現場[7][5]:184。該計畫已獲文化部核定,預計要以8年、20億經費重現國定古蹟左營舊城歷史現場,包括舊城殘跡修復、引水恢復護城河舊貌景觀、「南門」連結城牆等,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資產計畫[8]

城池規模

鳳山縣舊城的格局在土城時期是「左倚龜山,右聯蛇山」,整座城池大約呈東北-西南走向[1]:55。規模據《重修鳳山縣志》記載,城周八百一十丈,城高一丈三尺;護城河寬一丈,深八尺[1]:56

石城時期的規模,城周一千兩百二十四丈(約四公里),另有八百六十四丈之說[註 6][1]:79。壁體由打鼓山一帶咾咕石砌成,斗拱以來自中國大陸花崗石條砌成。城牆在適當位置處,建有四座礟臺,高一丈三尺[1]:80

城門

城門共四座,分別為北門「拱辰門」,南門「啟文門」,東門「鳳儀門」,西門「奠海門」[1]:80

鳳儀門的名稱由來,是因為遙對東南方的鳳山[1]:80。奠海門之名,則是因為西邊即是大海[1]:80。此外北門左右兩側設置泥塑門神神荼、鬱壘,是臺灣各城門中罕見的例子[1]:118。之所以雕塑門神,一說是因為城外北郊是刑場、校場的方向,且北方又是「鬼門」,所以用門神來抵制凶氣[1]:118

城池狀況

城內

根據文獻資料推斷城內建物,清領時期舊城內的重要公共建築有鳳山縣署、參將署、守備署、典史署等[4]:89、90。而雖然《鳳山縣志》記載參將署、守備署都在康熙廿三年(1684年)建,典史署則在康熙廿二年(1683年)建,但此說法與蔣毓英《臺灣府志》不符[4]:89

名稱位置簡介
鳳山縣署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左右建立
參將署縣治之右據蔣毓英《臺灣府志》的說法,原本設在「鳳山庄」。約在康熙卅五年(1696年)以前建於興隆莊
守備署參將署之前康熙卅五年(1696年)尚未建於興隆莊
典史署縣治之西約在康熙卅五年(1696年)以前建於興隆莊

城內寺廟有慈濟宮(大道公廟)、興隆寺(觀音亭)、龜峯巖(樓仔頂媽)、廣濟宮(王爺廟)、關帝廟、三山國王廟、開漳聖王廟、泗洲佛寺、伽藍爺廟、山川壇、八蜡廟、火神廟、節孝祠、潮軍義勇祠等,其中尤以慈濟宮、興隆寺、龜峯巖香火最為鼎盛。後來許多廟宇因為舊城沒落而消失,最後的四間廟宇在中日戰爭時被迫遷出城外。

名稱創建年代位置備註
慈濟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前縣署前大街1937年因為舊城劃為軍區而搬遷,1950年於埤子頭重建[1]:162
興隆寺康熙廿八年(1689年)龜山麓1940年左右拆除,1948年於新吉莊重建[1]:162
龜峯巖康熙廿二年(1683年)龜山頂1940年左右拆除,神像寄奉在興隆淨寺[1]:162
廣濟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南門內舊城劃為軍區後神像便不知去向
關帝廟雍正五年(1727年)東門內神像今存於左營啟明堂
三山明貺國王廟康熙年間北門內龜山腳下神像後同祀於廣濟宮
開漳聖王廟創建莫考北門內
伽藍爺廟道光廿九年(1849年)西門內
社稷壇創建莫考北門內
風雲雷雨山川壇創建莫考北門內
邑厲壇創建莫考北門內
火神廟道光廿九年(1849年)東門內
八蜡祠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龜山山麓北側神像今存於左營豐穀宮
烈女節婦祠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北門內
潮軍義勇祠光緒四年(1877年)龜峯巖旁

城內重要街道據《重修鳳山縣志》的記載,則有縣前街(又稱大道公街)、下街仔、南門口街、大街、總爺口街、北門內街等六條,而以縣前街最為繁榮[1]:63。但到了縣治遷移之後,人口流失,城內只剩下大道公街還有一定的規模[1]:84

城外

根據史冊記載,在舊城北門外,有著文廟與城隍廟等官廟,還有鎮福社等廟宇[1]:132

名稱創建年代位置備註
文廟康熙廿五年(1686年)北門外現為舊城國小,僅存崇聖祠
名宦祠創建莫考學宮內
忠義孝悌祠雍正元年(1722年)學宮左
城隍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北門外文廟旁
天后宮康熙廿二年(1683年)左營
先農壇乾隆卅九年(1774年)東門外神像今存於左營豐穀宮
東瀛社道光廿九年(1849年)東門外神像今存於左營豐穀宮
鎮福社永曆十六年(1662年)北門外
真武廟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前左營蔀後鄉
泗洲寺創建莫考西門外

另外北門外有埤仔頭街、店仔頂街兩個街肆,在縣治遷移後仍持續發展[1]:133。而北門外的聚落又可分為一到七甲,六、七甲開發較早,多住富有地主,一到五甲則多為住著佃農[1]:133。各甲資訊如下[1]:133

名稱範圍居民姓氏信仰主神備註
一甲菜公路以南、孔營路以北余、麥、韓、王、黃、藍、郭、劉、陳、周中壇元帥(豐穀宮)
二甲孔營路到二甲巷蘇、柯、林、黃、李、曾、歐鍾夫人媽(元帝廟)
三甲二甲巷到三甲巷黃、陳、林、柯、蘇土地公(元帝廟)黃為大姓
四甲三甲巷到元帝路謝、陳、曾、林、黃、楊朱府千歲(元帝廟)
五甲元帝路到五甲巷謝、陳、楊、李玄天二上帝(元帝廟)
六甲五甲巷到店仔頂(慈德宮東西兩側)李、韓、周、曾、黃天上聖母(慈德宮)店仔頂街
七甲埤仔頭路以北(城隍廟和左營大路附近)謝、陳、曾、黃、蘇、藍、林土地公(慈德宮)埤仔頭街

見城計畫

「左營舊城見城計畫」簡稱「見城計畫」,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在2016年所提出,計畫重建鳳山縣舊城的計畫[5][7]:184。該計畫又可再細分成五個部分[5][7]:184

項目名對應區域具體內容備註
重建臺灣第一座石城東門段將東門南北兩段城牆[註 7]納入國定古蹟範圍,排除佔用並加以修復。同時讓護城河恢復通水。
縫合龜山串接蓮潭北門段將北門段的城牆[註 8]納入古蹟範圍,排除佔用並加以修復。東門段與北門段之間被勝利路穿過的部分,計畫以「空中馬道」連接起來。
歷史堆疊城市考古西門段考古確認西門段的殘跡,透過展示手法重塑演繹消失的城牆與城門。
舊城門戶重塑再造南門段改造道路路形與交通系統,並配合地下道,使圓環化的南門能與舊城其他部分連接。
貫穿古今散步舊城城內建置「舊城館」(後來名為見城館)來介紹鳳山縣舊城。將西門內、舊城遺址、三角公園、南門廣場間的區域規畫成「舊城遺跡歷史公園」。

相關條目

註釋

  1. 高拱乾《臺灣府志》寫康熙廿三年建,但是蔣毓英《臺灣府志》則寫「未建。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楊芳聲就偽遺房屋修改文廟……在土墼埕」。對此謝貴文認為高志說法有誤,可能是楊芳聲於康熙廿八年(1689年)卸任前才在蓮池潭建立文廟。另據《鳳山縣志》的說法,文廟應建於康熙廿五年(1686年)。[4]:88、89。
  2. 鳳山縣縣署是東南向,故縣署左邊是龜山,右邊是蛇山[1]:55
  3. 知府方傳穟捐3千元,臺灣府捐1萬2千元,鳳山縣捐6千元,彰化縣、臺灣縣、嘉義縣、淡水廳共捐1萬2千元[1]:80。民間方面,鳳山縣各總稅戶派捐4萬多元,臺灣府紳商捐2萬5千多元,鳳山縣富民捐4萬多元[1]:80。官府共捐4萬,民間則是10萬9千多元[1]:80
  4. 此說出自連橫《臺灣通史》,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上也有類似的說法[5]:90。但實際上此說有誤,杜紹祁在道光七年(1827年)杜紹祁陞任淡水廳同知,道光九年(1829年)才引疾歸鄉(江蘇省常州府金匱縣[5]:90。病癒後仍投入地方事務,講學鄉里,道光三十年(1850年)寇至金匱縣,杜氏拒絕逃離,高壽至76歲。
  5. 當時的第一軍區在上海,第二軍區在青島,第四軍區在榆林[1]:151
  6. 出自姚瑩《東槎紀略》。
  7. 海強幼稚園、眷村文化館(今見城館)段。
  8. 龜山蓮池、海軍出版社、左營大路四巷段。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鳳山縣舊城
  1. 杜劍鋒. .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06-09. ISBN 978-986-00-6680-7.
  2. 黃佳琳. . 自由時報. 2014-03-15.
  3. . 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4. 謝貴文.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晨星. 2020-07. ISBN 978-986-5416-55-3.
  5. 陸傳傑.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木馬文化. 2017-12. ISBN 978-986-05-4668-2.
  6. . 文化局. [2018-04-10].
  7. . 再造歷史現場. 文化部.
  8. . 聯合新聞網. 2017-10-18 [2018-04-10].

條列

  • 曾光正主編,《左營鳳山縣舊城建城180週年導覽手冊》,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編印,《左營蓮池潭觀光導覽手冊》,高雄市政府建設局。
  • 戴震宇等著,吳麗雯、賴佩茹主編,《臺灣歷史全記錄》,遠足文化。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