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

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是一種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重型迫擊炮。就像美國的4.2英寸M2迫擊砲,它的目的是傳送化學性彈藥,如氣體或煙霧彈,以及普通的高爆性砲彈。於三十年代後期萊茵金屬建造了兩款原型,51及52年式噴煙者,來建造一種比10公分35年式噴煙者更精確,射程更遠的武器。10公分35年式噴煙者能發射重近7.38公斤的炮彈,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幾乎卻能發射前者兩倍重量的炸彈。然而,後者的體重比起35年式重超過八倍。

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
盟軍關於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的情報圖
类型迫擊炮
原产地 納粹德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1—45
使用方 納粹德國
参与战争/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产历史
研发者萊茵金屬
研发日期1939—40
生产商萊茵金屬
生产日期1941—42
基本规格
重量800公斤
枪管长度1.72米

口徑105毫米
射击仰角45° to 84°
回旋角度14°
射速8-10 rpm
枪口初速310米每秒
有效射程6,350米

這是一個創新的後裝式武器設計,它有一對方便運輸的車輪,但車輪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拆除。它取代了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加入到德軍的化學部隊。1941年起,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由15公分41年式噴煙者所取替。

作戰歷史

1941年底,10公分40年式噴煙者開始代替35年式加入噴煙者營和第十山地迫擊炮營(德語:)再加上一個示範團(德語:),然後於北非戰場芬蘭戰役巴巴羅薩行動中服役。[1]

參見

噴煙者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1. . [2011-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6).
  • Gander, Terry and Chamberlain, Peter. Weapons of the Third Reich: An Encyclopedic Survey of All Small Arms, Artillery and Special Weapons of the German Land Forces 1939-1945. New York: Doubleday, 1979 ISBN 0-385-1509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