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世界大賽

1918年世界大賽是由代表美聯波士頓紅襪與代表國聯芝加哥小熊對壘。最後紅襪隊以4勝2敗打敗小熊,拿下隊史第5冠,同時也是20世紀隊史最後一次冠軍。

1918年世界大賽
球隊 總教練 例行賽戰績
波士頓紅襪 (4) Ed Barrow 75勝51敗,勝率.595
芝加哥小熊 (2) Fred Mitchell 84勝45敗,勝率.651
日期1918年10月5日–10月11日
裁判Hank O'Day (國聯), George Hildebrand (美聯),Bill Klem (國聯), Brick Owens (美聯)

< 1917年

1919年 >

該場系列賽紅襪僅得9分,為世界大賽史上總得分最少但還是拿下冠軍的球隊。

該年球季結束,Dutch Leonard、Duffy Lewis以及Ernie Shore交易至洋基。隔年再送出貝比·魯斯、Carl Mays等人,紅襪也慢慢失去奪冠實力。

1918年世界大賽宣傳海報

總教練:(紅襪)、(小熊)。

裁判:(國聯)、(美聯)、(國聯)、(美聯)。

總結

美聯 波士頓紅襪(4)- 國聯 芝加哥小熊(2)

場次比數日期地點觀眾
1紅襪 1,小熊 09月5日Comiskey Park19,274[1]
2紅襪 1,小熊 39月6日Comiskey Park20,040[2]
3紅襪 2,小熊 19月7日Comiskey Park27,054[3]
4小熊2,紅襪 39月9日芬威球場22,183[4]
5小熊 3,紅襪 09月10日芬威球場24,694[5]
6小熊 1,紅襪 29月11日芬威球場15,238[6]


逐場結果

第一戰:9月5日

4局上,Dave Shean獲得保送,接著靠著George Whiteman和Stuffy McInnis的一壘安打跑回全場唯一一分。

貝比·魯斯完投9局只被擊出6支安打無失分,奪下勝投。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頓紅襪000100000150
芝加哥小熊000000000060
勝投 貝比·魯斯 (1–0)   敗投 Hippo Vaughn (0–1)


第二戰:9月6日

Lefty Tyler在2局下打出2分打點一壘安打助小熊以3比0領先紅襪。紅襪在9局靠著2支三壘安打追回1分,但最後攻勢中斷,系列賽1比1平手。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頓紅襪000000001161
芝加哥小熊03000000X371
勝投 Lefty Tyler (1–0)   敗投 Bullet Joe Bush (0–1)

第三戰:9月7日

由於戰爭的原因,第三戰依舊在Comiskey Park進行。4局上紅襪靠著Wally Schang和Everett Scott的一壘安打打回2分。

5局下,Charlie Pick打出二壘安打,Bill Killefer打出一壘安打送回Pick。

兩隊最後都沒有得分,最終紅襪2比1擊敗小熊。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頓紅襪000200000270
芝加哥小熊000010000171
勝投 Carl Mays (1–0)   敗投 Hippo Vaughn (0–2)


第四戰:9月9日

兩隊在8號移動至波士頓,9號才進行比賽。4局下,貝比·魯斯打出2分打點3壘安打讓紅襪保持領先。

8局上,小熊靠著Charlie Hollocher的滾地球出局和Les Mann的一壘安打追平比數,同時中斷了魯斯的世界大賽無失分紀錄。

8局下,紅襪靠著小熊失誤得到致勝分,系列賽取得聽牌優勢。

球隊123456789RHE
芝加哥小熊000000020271
波士頓紅襪00020001X340
勝投 貝比·魯斯 (2–0)   敗投 Phil Douglas (0–1)   救援成功 Bullet Joe Bush(1)


第五戰:9月10日

Hippo Vaughn完投9局無失分,Dode Paskert也在8局上擊出2分打點二壘安打追加保險分,最終小熊以3比0擊敗紅襪。

球隊123456789RHE
芝加哥小熊001000020370
波士頓紅襪000000000050
勝投 Hippo Vaughn (1–2)   敗投 Sad Sam Jones (0–1)

第六戰:9月11日

紅襪靠著小熊外野手失誤得到2分,4局上小熊追回一分,但是Carl Mays隨即穩定下來,完投9局只被擊出3安失1分,最終紅襪2比1贏球,拿下1918年世界大賽冠軍。

球隊123456789RHE
芝加哥小熊000100000132
波士頓紅襪00200000X250
勝投 Carl Mays (2–0)   敗投 Lefty Tyler (1–1)

參考資料

  1.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2.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3.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4.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5.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6.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