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世界大賽

1919年世界大賽是由代表美國聯盟(簡稱「美聯」)的芝加哥白襪與代表國家聯盟(簡稱「國聯」)的辛辛那提紅人之間所進行的系列戰。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群眾對棒球的熱情與日俱增,所以大聯盟決定這一屆的世界大賽將採用九戰五勝制。八名白襪隊的成員被指控與賭客共謀打假球,這就是惡名昭彰的「黑襪醜聞」,也是美國職棒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當時芝加哥白襪的幾名成員與據稱由阿諾·羅斯汀指揮的賭徒一起密謀故意輸掉這場世界大賽。黑襪醜聞使八名白襪隊球員被判以終身禁賽的處分,並進而催生大聯盟的執行長制度(第一任執行長為大法官)以及更加嚴格禁止涉及賭博的規定。當時的參賽隊伍總教練與賽場裁判分別為(紅人總教練)、(白襪總教練),以及(國聯裁判)、(美聯裁判)、(國聯裁判)、(美聯裁判)。

1919年世界大賽
球隊 總教練 例行賽戰績
辛辛那提紅人 (5) Pat Moran 96勝44敗,勝率.686
芝加哥白襪 (3) Kid Gleason 88勝52敗,勝率.629
日期1919年10月1日–10月9日
裁判Cy Rigler (國聯), Billy Evans (美聯),Ernie Quigley (國聯), Dick Nallin (美聯)

< 1918年

1920年 >

1919年芝加哥白襪隊相片

大陰謀

這項陰謀是由芝加哥白襪隊一壘手「小雞」與他熟識的一名職業賭徒所共謀的。在1919年的大聯盟球季,白襪隊的表現是史上最佳,也順利地贏得美國聯盟的冠軍。球迷甚至組頭()均認為白襪隊也能夠輕易地擊敗辛辛那提紅人獲得世界大賽冠軍。在當時,棒球賭博相當盛行,而且在季賽期間流傳著許多關於操控比賽的謠言,不過多半都被球團老闆以及有關當局所忽略。

找了七位隊友,基於貪婪以及對小氣的球團老闆的反感,他們一起研究出操控比賽的方法。先發投手艾迪·席考特()與「左撇子」、外野手「赤腳喬喬·傑克森()與「黑皮」、以及內野手「瑞典仔」與是其中六個,而「巴克」雖然拒絕了,但是因為知情不報,也受到了終身禁賽的處分。和兩名同夥、,可能是因為資金不足,所以找上了有錢的紐約賭客出錢賄賂球員。承諾要給球員十萬美元。

在世界大賽於10月1日開打之前,賭博界之間就開始流傳比賽可能有問題的謠言,大量下注紅人隊獲勝的賭金也讓紅人隊的賠率很快地下降。這些流言也傳到一些記者的耳朵裡,所以有一些人,包括《芝加哥使者與稽查員報》()的與前職棒球員現任教練的,他們決定一起紀錄與比較有問題的舉動(投球、打擊與防守)與球員。

到底是否有涉入也是充滿爭議。本人宣稱他是無罪的,他甚至在遺言中提到:「我現在就要去最偉大的裁判面前,他知道我是無罪的。(I am going to meet the greatest umpire of all — and He knows I am innocent.)」他在當年的世界大賽中有0.375的打擊率,助殺五名跑壘員,以及在三十次的外野守備機會裡沒有任何的失誤。可是他在白襪隊輸的那五場比賽裡打擊表現奇差無比,只得到一分打點,就是他在第八戰所擊出的那支陽春全壘打。紅人隊也在系列戰中擊出了異常多的左外野三壘安打,遠超出一般能在(一般認為他是個防守能力很強的球員)防區所能出現的數量。

有一球特別引起注意。在第四戰的第五局,紅人隊二壘上有一名跑者,擋下了一支左外野一壘安打,並直傳本壘。目擊者的報告認為這一球要不是投手(有參與放水)把這球攔下來,應該可以讓跑者在本壘出局。跑者得分,白襪隊也以0比2輸球。(1919年世界大賽的紀錄員)在與的民事訴訟中宣誓作證說,這記傳球沒有放水,是跳起來把球攔下並掉球,所以紀錄為一次失誤。(另一個放水球員)在自傳中承認,是他大聲地叫把這球攔下來。

另一個在《八人出局》()一書中所提出的論點提到,因為是文盲,他根本不了解這件事的嚴重性,而且他是在威脅他和他的家人後才同意涉入。拿了錢,並在隨後的審判中認罪。是他的律師說服他認罪,並宣稱他兩次試圖把錢退還。

總結

國聯 辛辛那提紅人(5)- 美聯 芝加哥白襪(3)

場次比數日期地點觀眾
1白襪 1,紅人 910月1日Redland Field30,511[1]
2白襪 2,紅人 410月2日Redland Field26,690[2]
3紅人 0,白襪 310月3日Comiskey Park29,126[3]
4紅人 2,白襪 010月4日Comiskey Park34,363[4]
5紅人 5,白襪 010月6日Comiskey Park34,379[5]
6白襪 5,紅人 410月7日Redland Field32,006[6]
7白襪 4,紅人 110月8日Redland Field13,923[7]
8紅人 10,白襪 510月9日Comiskey Park32,930[8]

逐場結果

第一戰:10月1日

第一戰於當日下午三點於紅人隊的主場Redland Field(現在叫Crosley Field)舉行,由擔任白襪隊的先發投手,他在一局上沒能得分。在一局下,他投出的第二球擊中了紅人隊首名打者的背部,這記觸身球就是與事先約定好同意打假球的暗號。除此之外,由於參與放水的球員的優異防守表現(他們也怕太早搞鬼會露出馬腳),使得比賽一開始形成拉鋸戰。然而,到了第四局,讓對方連續擊出安打,包括對方投手在兩出局後所擊出的一支三壘安打,使得紅人隊一口氣得到5分,打破了1比1的僵局。雖然馬上被換下場,但是傷害已經造成,最後紅人隊以9比1獲勝。

當晚,事情開始有點不對勁。只有有拿到錢,他很聰明地先拿走他的那一份(一萬美元),其他球員都沒拿到。與和的中間人(前任拳擊世界冠軍)碰頭,不過他並未交付尾款兩萬美元,而是打算將這筆錢下注到下一場比賽中。第二天早上,找上想要拿到錢,不過還是未能如願。

球隊123456789RHE
芝加哥白襪010000000161
辛辛那提紅人10050021x9141

第二戰:10月2日

雖然沒拿到錢,球員還是同意繼續打假球。「左撇子」,第二戰的先發投手,不打算做得像那麼明顯。一開始他投得有點抖,不過馬上回穩,直到第四局。在第四局他保送了三名打者,也同樣地丟了3分,然後馬上又恢復正常,沒讓對手攻勢串聯,也只再多丟1分。不過由於白襪隊攻勢不連貫,特別是這個幕後黑手在從中作梗,所以最後白襪隊以2比4敗戰。仍然不打算付錢,不過想辦法弄到一萬美元,拿給,讓他分給參與放水的球員。白襪隊回到主場Comiskey Park準備進行第三戰。

球隊123456789RHE
芝加哥白襪0000002002101
辛辛那提紅人00030100x442

第三戰:10月3日

白襪隊第三戰的先發投手,,並未參與放水。原本的計劃是討厭的共謀者打算搞鬼讓比賽輸掉。不過由於眾人間意見分歧,讓這個計劃可能會失敗。然而,仍然相信會放水,所以全力籌措賭金下注紅人隊獲勝。這個決定最後讓他破產,因為白襪隊一開始就得分,連自己都拿了2分。而的表現更是精彩,他只讓紅人隊擊出三支安打,最後以3比0完封勝。

球隊123456789RHE
辛辛那提紅人000000000031
芝加哥白襪02010000x370

第四戰:10月4日

再度擔任白襪隊此戰的先發投手,他決定不要表現得像第一戰看起來那麼糟糕。前四局他和紅人隊投手彼此都讓對方掛零。到了五局上一出局之後,接到一記緩慢的滾地球,暴傳一壘讓打者站上二壘。接下來又讓打者擊出一記中間方向的一壘安打,在將球回傳本壘時,把球攔截下來(),打算續傳本壘時假裝掉球,使得原本在二壘上的跑者得分。他又讓下一名打者擊出二壘安打,再丟1分,使得白襪隊以0比2落後。2分的差距對來說就夠了,他只讓對手擊出三支安打,2比0完封勝。紅人隊也以3勝1敗暫時領先白襪隊。

比賽結束後,給了球員兩萬美元,將它平分給、、、與(下一戰的先發投手)。

球隊123456789RHE
辛辛那提紅人000020000252
芝加哥白襪000000000032

第五戰:10月6日

第五戰因雨順延一天。總算開打後兩邊的投手與紅人隊的表現都很優秀。在第六局以前彼此都讓對方球員至多攻上一壘。不過擊出了一支突然在、落地的高飛球,暴傳,讓敵隊投手安全地站上三壘。下一棒是第一棒,擊出了一支越過縮小防守圈的內野的安打,讓得分。接著,被保送。下一棒擊出一支二壘安打(有人懷疑是的問題守備讓它變成安打)有2分打點,隨後也回來得分。這4分的領先讓投起來更得心應手。最後由紅人隊獲勝,再贏一場就可以獲得世界大賽的獎盃了。

球隊123456789RHE
辛辛那提紅人000004001540
芝加哥白襪000000000033

第六戰:10月7日

第六戰回到了辛辛那提,而白襪隊的先發投手不像第三戰那樣地主宰比賽,加上白襪隊出現了三次失誤,使得紅人隊早早就以4比0領先。白襪隊努力反擊,在第六局追平比數,直到進入延長賽。10局上,將送回來得分。10局下,投完最後半局。終場白襪隊以5比4獲勝,和白襪隊都獲得了第二勝。

球隊12345678910RHE
芝加哥白襪00001300015103
辛辛那提紅人00220000004110

第七戰:10月8日

儘管有許多關於先前表現的流言,白襪隊教練仍然信任他的王牌,讓他在第七戰先發。這次這名蝴蝶球投手沒讓他的教練失望。白襪隊很早就得分,而且這次失誤較多的是紅人隊。紅人隊只在第六局有短暫的攻勢,最後以1比4輸球。突然間兩隊的差距又拉近了(4勝對3勝)。

和不可能不注意到這一點,他們也開始擔心起來。在系列戰開始之前,普遍認為白襪隊實力較強,若說白襪隊接下來二連勝也很少有人會懷疑這點(如果他們真心想要贏球的話)。太聰明沒有下注在單一一場比賽,而是下注一大筆錢押紅人隊贏得世界大賽。第八戰的前一晚,的一名手下跑去拜訪白襪隊預定先發的投手,前者讓後者相信,如果他沒在第一局就搞砸比賽的話,他和他老婆的下場會很悽慘。

球隊123456789RHE
芝加哥白襪1010200004101
辛辛那提紅人000001000174

第八戰:10月9日

不管被告知了什麼,都讓他印象深刻。一局上,他只敢投普通的快速直球,一出局後接連被擊出四支安打,丟了3分。教練趕快換上中繼投手,後者再讓所遺留的一名跑壘員得分。此後仍無法有效地壓制紅人隊的打擊,雖然白襪隊在八局下大爆發,不過最後紅人隊還是以10比5獲勝,也以5勝3敗贏得了世界大賽。系列賽結束之後,打假球的傳聞也開始在全國流傳。

球隊123456789RHE
辛辛那提紅人41001301010162
芝加哥白襪0010000405101

特殊表現

辛辛那提紅人

  • 「滑頭」(外野手):打擊率0.357(10/28)、得3分、2支二壘安打、1支三壘安打、4分打點。
  • 投手):2場先發、2場完投(1場完封)、2場勝投、投18局、被打13支安打、4分自責分、2次保送、15次三振、防禦率2.00。

芝加哥白襪

  • 「赤腳喬」(外野手):打擊率0.375(12/32)、得點圈有人打擊率0.417(5/12)、得5分、3支二壘安打、1支全壘打、6分打點。
  • 捕手):打擊率0.304(7/23)、得點圈有人打擊率0.667(2/3)、得1分、2分打點。
  • 三壘手):打擊率0.324(11/34)、得點圈有人打擊率0.200(1/5)、得4分、4支二壘安打、1支三壘安打。
  • 投手):2場先發、2場完投(1場完封)、2場勝投、投19局、被打14支安打、3分自責分、3次保送、6次三振、防禦率1.42。

餘波盪漾

在1920年球季,許多謠言尾隨著球團,當時白襪隊正和克夫蘭印地安人爭奪美聯冠軍,這些流言也影響了其他球隊的球員。最後,大陪審團在1920年9月展開調查。

在調查期間,兩名球員,與,認罪。老闆也讓還在大聯盟出賽的七名白襪球員暫停出賽(已經離隊,當時在一些半職業性的比賽中登場)。這項舉動大大影響球隊的戰力,最後白襪隊只拿到第二,跟印地安人隊有兩場勝差。在大審之前,伊利诺伊州庫克郡地方法院遺失了一些關鍵證據,包括與簽名的自白書,隨後他們也馬上翻供。這些球員後來就被赦免了。幾些年後,遺失的簽名自白書出現在律師的財產中。

大聯盟則沒有那麼寬大。由於這件事對體育賽事名聲的傷害,讓球團老闆們邀請大法官擔任第一任大聯盟執行長。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佈:

不管陪審團裁定沒有球員打假球以及沒有球員試圖或承諾放水,這些騙子以及知情不報的人均將不得參與任何一場職業比賽。

基於這項聲明,這八位球員全數受到終身禁賽的處分。

禁賽球員名單

  • 「赤腳喬」,明星外野手。在系列戰中表現傑出的球員之一,他承認有拿賭客的錢。(提到一則故事,一個淚眼汪汪的小男孩站在法院的台階前,哭喊:「說你沒有,喬!」不過這個故事幾乎確定是杜撰的。)隨後他翻了供,並持續地抗議、宣稱無罪。只是一直到他1951年過世之前都沒有什麼用。
  • ,投手。他承認收了賭客的錢。在1919年世界大賽的第一戰,他投出的第二球擊中了紅人隊首名打者的背部,這記觸身球就是與賭客事先約定好球員同意打假球的暗號。
  • 「黑皮」,中堅手。
  • 「左撇子」,投手。在這個系列戰的成績是0勝3敗,防禦率6.63。
  • 「小雞」,一壘手,也是帶頭放水的球員。1920年他並未在大聯盟打球,而是在一些半職業性的比賽中出賽。1956年,他表示對於這個放水事件感到後悔。他也宣稱他們在比賽放水的流言出現之後就趕快收手,不過並未把錢退還。
  • ,萬用內野手。一開始本來沒找他,是因為他聽到涉案球員間的談話,威脅說不讓他加入就要去舉報。
  • 「瑞典仔」,游擊手。他是 的幫手。
  • 「巴克」,三壘手。他被找來參加第一次會議,隨後馬上退出。雖然沒有打假球,但是知情不報。執行長基於此也將他終身禁賽,宣示「和騙子與賭客有關的人,不要期待會受到寬待」()。和一樣,他向之後的每一任執行長抗議,宣稱自己是無罪的,不過也沒什麼用。他死於1956年。

「黑襪」名稱的來源

雖然許多人認為「黑襪」這個名字是來自這個事件,不過這個名詞可能早在這個醜聞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些小故事(可能是杜撰的)提到,由於吝嗇的球團老闆拒絕支付球衣的洗衣費,堅持球員應該自費。球員也堅決反對,因此在之後的比賽裡,白襪隊的白色綿質球衣越來越髒,沾滿了汗水、塵土、和其他污穢物,最後「白襪」就變成了「黑襪」。另一方面,在的書《八人出局》()中則沒有提出如此的關聯。雖然在前面章節有提到骯髒的球衣,不過「黑襪」這個詞只有用來稱呼這件醜聞。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註解

  1.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2.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4.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5.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6.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7.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8. . Retrosheet. [September 1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