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日本

日本歷史 | 日本歷史年表
世紀 19世紀日本 | 20世紀日本 | 21世紀日本
年代 1930年代日本 | 1940年代日本 | 1950年代日本 | 1960年代日本 | 1970年代日本 | 1980年代日本 | 1990年代日本
年份 1959年日本 | 1960年日本 | 1961年日本 | 1962年日本 | 1963年日本 | 1964年日本 | 1965年日本 | 1966年日本 | 1967年日本
紀年 皇紀2623年昭和38年
1963年
社會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科技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文学  音乐  遊戲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足球  籃球  棒球  撞球

區域

中国大陆  上海  香港  澳門  臺灣  日本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歐洲  美國

分類

分類  出生人物  逝世人物列表  維基新聞

政府

大事紀

2月

8月

  • 8月13日——日本池田勇人內閣內閣會議通過由日本倉敷縲縈公司,向中共出售一套製造維尼龍工廠整廠設備的案子,工廠生產能力為每天生產人造纖維三十噸,價格為2,000萬美元;其中立即付款部分僅500萬美元,其餘1,500萬元由日本進出口銀行貸款,准由中共分5年分期支付,年息6分[1]。臺灣極力表示反對[2]:104。池田勇人則以「這是依循政經分離原則的貿易」為藉口,一意孤行。這座日本政府之此一決定,無異給中共以經濟援助,而維尼龍製品在軍用上也頗有價值,因此也可以算是軍援;當倉敷工廠案尚未解決之時,池田首相在國會發言,主張「兩個中國」,並稱中華民國為「蔣政權」,稱中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對新聞記者表示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為夢想,激怒台灣上下[1]
  • 8月22日——外交部電駐日大使張厲生就日本出售2,000萬美元人造纖維工廠給中共一事提出交涉(8月28日,張厲生向日本外務省嚴重抗議,促日本取消人造纖維工廠售予中共。9月18日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公然表示:中華民國沒有希望光復大陸。一群青年聚集臺北日本使館前示威抗議。9月20日,民眾向日本大使館投擲石塊表達不滿。9月21日,各界領袖堅決支持政府對日採取強硬措施。)[3]:692

9月

11月

出生

參考

  1. . [201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 陳雷等編著. .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3.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