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歐洲歌唱大賽

1985年歐洲歌唱大賽是第30屆歐洲歌唱大賽,該比賽於1985年5月4日在瑞典哥德堡舉行。主持人是女藝人麗兒·琳德佛絲,據說在幕間式表演後,她撕爛的戲服(似乎在露出另一件衣服之前露出了她的內褲),據說並沒有使歐廣聯盟執行長法蘭克·納夫(Frank Naef)的妻子感到有趣。挪威二人組短襪二人組贏得了歌曲《來搖滾吧》"La det swinge"的冠軍。

1985年歐洲歌唱大賽

決賽 1985年5月4日
主持人 麗兒·琳德佛絲
指揮 庫特·埃里克·霍姆奎斯特
指導 斯蒂恩·普里溫
(Steen Priwin)
轉播台 瑞典電視台(SVT)
賽場 瑞典
哥德堡
斯堪地那維亞體育場
獲勝歌曲 挪威
《來搖滾吧》"La det swinge"
投票方式
每個國家給出12、10、8-1分給最喜愛的10首歌
參賽國數 19
初次登臺國家
重返比賽國家
  • 希臘
  • 以色列
撤回參賽國家
未獲分
開幕式 主持人麗兒·琳德佛絲演唱《我的喜悅是創造音樂的積木》
"My Joy is Building Bricks of Music"
幕間式 無限吉他二人族(Guitars Unlimited)演奏
歐洲歌唱大賽
◄1984年1986年►

「短襪二人組」挪威的勝利是該國的第一次勝利。主持人麗兒·琳德佛絲對兩人漢妮·克羅格伊麗莎白·安德里亞森表示祝賀,她說:“我要說實話,我真的很高興這件事發生了,因為挪威已經進行了很多次墊底了,這是你應得的!”克羅格回答:“你很高興?你認為我們是什麼嗎?!”。經過一次充滿活力的重現後,兩個女人擁抱著觀眾的熱烈鼓掌。在這次復述中,獲勝作品的最後一節是用英文來演唱。

在投票期間,尚不能立即證明挪威會贏得比賽。德國在上半年取得了領先優勢,在上半年投票結束後,挪威排在德國,瑞典,義大利和英國之後,位居第五。最後,在剩下五個陪審團的情況下,德國,瑞典和挪威分別以87、86和85分緊緊圍繞杆位。那時,瑞典短暫地領先於德國(德國未獲得分數)。瑞典是倒數第四的陪審團,以短暫的領先優勢獲得德國八分,挪威最高十二分。 僅有三個國家有投票權,挪威保持了領先地位,這是比賽歷史上投票時間最短的一次。

主辦場地

斯堪地那維亞體育場,為1985年主辦場地

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北歐國家的第五大城市。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挫折後,體育場的建設始於1969年,並於1971年5月18日開幕。斯堪地那維亞體育場瑞典曲棍球聯盟Frölunda HC的主場,也是一年一度的哥德堡馬展的場地。

比賽總覽

荷蘭南斯拉夫沒有參加這項比賽,這是由於荷蘭對國家死難者紀念日以及南斯拉夫的約瑟普·布羅茲·狄托逝世週年。儘管如此,南斯拉夫仍然舉行了年度預選比賽,代表歌曲為《苦修》"Pokora"(由伊沃·帕帕奇茲沃尼米爾·帕帕奇 編曲填詞),由佐里卡·康扎和喬西普·格達(Josip Genda)演唱的二重奏贏得了比賽。但是,南斯拉夫在歌曲獲勝之前就已經退出,因此從未打算參加歐洲歌唱大賽。

1985年也是不少於13名歐洲歌唱大賽歌手捲土重來的一年。這也適用於獲獎者短襪二人組,她曾作為獨奏者參加過一次演出:漢妮·克羅格於1971年在挪威演出,而伊麗莎白·安德里亞森於1982年與基基·丹尼爾森(Kikki Danielsson)代表瑞典在薯片二人組中演出(她原籍來自瑞典)。丹尼爾森本人今年也返回了東道國瑞典,因此正在與伊麗莎白·安德里亞森和短襪二人組競爭。

莉斯·阿西婭是1956年首屆歐洲歌唱大賽的獲勝者,她是本屆的特別來賓。她由主持人麗兒·琳德佛絲介紹。攝像機放大到與莉斯接近的位置,後者升起身來迎接聽眾,而樂隊演奏了她的獲獎歌曲《愛的副歌》"Refrain"。

參賽國

  參賽國
  過去參賽過,但本年未參賽國

這是唯一一個不是多次擔任指揮的指揮家的年份:希臘指揮哈里斯·安迪迪斯(Haris Andreadis)帶領了賽普勒斯和希臘指揮的樂隊。

  • 愛爾蘭 - 諾埃爾·克勒翰
  • 芬兰 - 奧西·魯恩
  • 賽普勒斯 - 哈里斯·安迪迪斯(Haris Andreadis)
  • 丹麥 - 沃爾夫岡·卡費爾
  • 西班牙 - 胡安·卡洛斯·卡爾德隆
  • 法國 - 米歇爾·伯恩霍克
  • 土耳其 - 加洛·馬菲揚
  • 比利時 - 庫特·埃里克·霍姆奎斯特
  • 葡萄牙 - 何塞·卡瓦里
  • 德國 - 雷納·皮特奇(Rainer Pietsch)
  • 以色列 - 科比·奧什拉特
  • 義大利 - 菲奧倫佐·扎諾蒂
  • 挪威 - 特耶·菲耶恩
  • 英國 - 約翰·科爾曼
  • 瑞士 - 安妮塔·科爾
  • 瑞典 - 庫特·埃里克·霍姆奎斯特
  • 奥地利 - 理查德·奧地利(Richard Österreicher)
  • 卢森堡 - 諾伯特·道姆
  • 希臘 - 哈里斯·安迪迪斯(Haris Andreadis)

重返賽場的歌手

歌手 國家 參加年份
加里·路克斯 奥地利 1983年 (西端樂團的成員), 1984年 (安妮塔的主唱)
朗達·希思 1977年 (白銀公約合唱團的成員)
利亞·維西 賽普勒斯 1979年 (希望合唱團的後盾歌手), 1980年 (安娜·維西的後盾歌手),代表希臘
紅眼樂團 丹麥 1984年
伊扎爾·科恩 以色列 1978年 (冠軍)
阿爾巴諾羅馬力量 義大利 1976年
艾琳·希爾 卢森堡 1974年,1978年 (代表德國)
漢妮·克羅格 (短襪二人組的成員) 挪威 1971年
伊麗莎白·安德里亞森 (短襪二人組的成員) 1982年 (代表瑞典,薯片二人組的成員一部分)
基基·丹尼爾森 瑞典 1982年 (薯片二人組的成員一部分)
皮諾·加斯帕里尼 瑞士 1977年 (佩佩·利恩哈德樂團的成員一部分)
瑪麗埃拉·法瑞 1983年

結果

順序 國家 歌手 歌曲 歌曲原文名稱 語言[1][2] 排名 分數
01 愛爾蘭 瑪莉亞·克里斯蒂安 《等週末來臨》 "Wait Until the Weekend Comes" 英文 6 91
02 芬兰 索尼婭·魯梅 《為生活萬歲》 "Eläköön elämä" 芬蘭文 9 58
03 賽普勒斯 利亞·維西 《我意識到很晚了》 "To katalava arga" () 希臘文 16 15
04 丹麥 紅眼樂團 《您應該向某人“問”嗎?》 "Sku' du spørg' fra no'en?" 丹麥文 11 14
05 西班牙 芭洛瑪・聖・巴西略 《派對結束了》 "La fiesta terminó" 西班牙文 14 36
06 法國 羅傑·班斯 《夢中的女人》 "Femme dans ses rêves aussi" 法文 10 56
07 土耳其 MFÖ樂團 《我戀愛了》 "Didai didai dai" 土耳其文 14 36
08 比利時 琳達·勒波姆 《讓我走吧》 "Laat me nu gaan" 荷蘭文 19 7
09 葡萄牙 阿德萊德·費雷拉 《我知道,想起你時》 "Penso em ti, eu sei" 葡萄牙文 18 9
10 德國 隨風樂團 《為了所有人》 "Für alle" 德文 2 105
11 以色列 伊扎爾·科恩 《好耶,好耶》 "Olé, Olé" () 希伯來文 5 93
12 義大利 阿爾巴諾羅馬力量 《魔法噢魔法》 "Magic Oh Magic" 義大利文 7 78
13 挪威 短襪二人組! 《來搖滾吧》 "La det swinge" 挪威文 1 123
14 英國 維琪·沃森 《愛是一種...》 "Love Is…" 英文 4 100
15 瑞士 皮諾·加斯帕里尼瑪麗埃拉·法瑞 《鋼琴,鋼琴》 "Piano, piano" 德文 12 39
16 瑞典 基基·丹尼爾森 《和諧的共振》 "Bra vibrationer" 瑞典文 3 103
17 奥地利 加里·路克斯 《這世界上的孩子》 "Kinder dieser Welt" 德文 8 60
18 卢森堡 馬哥法蘭克·奧利維爾艾琳·希爾
黛安·所羅門克里斯·羅伯茨馬爾科姆·羅伯茨
《孩子,孩子,孩子》 "Children, Kinder, Enfants" 法文 13 37
19 希臘 塔基斯·維尼亞里斯 《我們看起來像》 "Miazoume" ()" 希臘文 16 15

投票過程

每個國家給出12、10、8-1分給最喜愛的10首歌。

投票本身是令人興奮的,德國的最愛似乎正在爭取早日獲勝。 然而,瑞典和挪威都竭盡所能,直到英國陪審團投票(德國僅獲得1分,挪威獲得12分)時,德國的領先優勢就被粉碎了。

麗兒·琳德佛絲進入投票程序階段時,服裝出現了撕裂(儘管從技術上講這是誤稱,因為特技是有意的)。當她走上舞台時,裙子被身旁的背景道具勾住並撕掉了,只留在內褲和裙子的上半部分。假裝被震驚了幾秒鐘後,琳德佛絲鬆開了她的衣服在肩上的襟翼,露出了全長的白色禮服,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掌聲。[3] 然後,麗兒坐在她的座位上,開始唱票,然後冷淡地說:“我只是想把你們清醒一點。”

得分

投票國
結果
愛爾蘭
芬蘭
賽普勒斯
丹麥
西班牙
法國
土耳其
比利時
葡萄牙
德國
以色列
義大利
挪威
英國
瑞士
瑞典
奧地利
盧森堡
希臘
參賽國
愛爾蘭 91173435884812335710
芬蘭 58666317721010
賽普勒斯 151338
丹麥 413103162655
西班牙 36281122416
法國 5654133102463312
土耳其 36723121812
比利時 77
葡萄牙 927
德國 1054101210108107781810
以色列 9385481257510572762
義大利 78610112582124612
挪威 12312412121212126126121271
英國 1005755610665287104284
瑞士 39326654151123
瑞典 103101282747864126845
奧地利 60371410102101345
盧森堡 37241035148
希臘 1587

最高分數

以下為各國在投票中給予最高12分的參賽國列表:

數目參賽國投票國
8挪威奧地利, 比利時, 丹麥, 德國, 愛爾蘭, 以色列, 瑞典, 英國
3義大利盧森堡, 葡萄牙, 西班牙
2瑞典芬蘭, 挪威
1 法國希臘
德國賽普勒斯
愛爾蘭義大利
以色列法國
西班牙土耳其
土耳其瑞士

參考文獻

  1. . The Diggiloo Thrush. [5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2. . 4Lyrics.eu. [16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3. .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1985年歐洲歌唱大賽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