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联盟冠军赛

2007年美国联盟冠军赛2007年美国联盟季後赛的第二轮,由东区冠军波士顿红袜迎战中区冠军克里夫兰印地安人,他们是在美联分区赛中分别淘汰洛杉矶安那罕天使纽约洋基晋级的。这是两队在季後赛第四次碰面,印地安人在1995年1998年美国联盟分区赛中获胜,红袜则在1999年美国联盟分区赛中获胜。这是红袜第八次晋级美联冠军赛,而印地安人则是第四次。

2007年美国联盟冠军赛
球队 主教练 常规赛
波士顿红袜 (4) 特里·弗兰克纳 96胜66败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 (3) 埃里克·魏吉 96胜66败
日期:10月12日-10月21日
MVP: 贾许·贝基特 (红袜)
电视:  美國 FOX
臺灣 ESPN STAR Sports
ALDS: 波士顿红袜 3:0 洛杉矶安那罕天使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 3:1 纽约洋基
 < 2006 美国联盟冠军赛 2008 > 
2007年世界大赛

最终红袜在1比3落后的情况下连赢三场,逆转淘汰印地安人。并且之后又在世界大赛中击败黑马科罗拉多落矶,夺得冠军。

概要

波士顿红袜以总比分4比3赢得系列赛

场次客队比分主队日期场地观众人数
1克里夫兰印地安人3:10波士顿红袜10月12日芬威球场36986[1]
2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3:6波士顿红袜10月13日芬威球场37051[2]
3波士顿红袜2:4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0月15日杰克布斯球场44402[3]
4波士顿红袜3:7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0月16日杰克布斯球场44008[4]
5波士顿红袜7:1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0月18日杰克布斯球场44588[5]
6克里夫兰印地安人2:12波士顿红袜10月20日芬威球场37163[6]
7克里夫兰印地安人2:11波士顿红袜10月21日芬威球场37165[7]

逐场战况

第一场

10月12日,波士顿芬威球场

球隊123456789RHE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00001010380
波士顿红袜10403200X10120
勝投 贾许·贝基特 (1胜0败)   敗投 C.C. 沙巴西亚 (0胜1败)
全壘打
印地安人:崔维斯·哈夫纳 (1)
红袜:無

第一场比赛双方都派出了各自的王牌投手——贾许·贝基特C.C. 沙巴西亚。原本会认为是一场投手战,但由于沙巴西亚的不佳表现使得比赛呈一边倒的状况,他仅投4.1局就失8分。而贝基特则表现出良好的状态,6局仅用80球,失2分拿到胜投。

第二场

10月13日,波士顿芬威球场

球隊1234567891011RHE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003110000713170
波士顿红袜003030000006100
勝投 汤姆·马斯特尼 (1胜0败)   敗投 艾瑞克·盖尼耶 (0胜1败)
全壘打
印地安人:格雷迪·赛兹摩尔 (1),约翰尼·佩拉尔塔 (1),福兰克林·古铁雷斯 (1)
红袜:曼尼·拉米瑞兹 (1),麦克·洛威尔 (1)

第三场

10月15日,克里夫兰杰克布斯球场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顿红袜000000200270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02002000X461
勝投 杰克·韦斯布鲁克 (1胜0败)   敗投 松坂大辅 (0胜1败)   救援成功 乔·波罗斯基 (1)
全壘打
红袜:杰森·瓦瑞泰克 (1)
印地安人:肯尼·洛夫顿 (1)

第四场

10月16日,克里夫兰杰克布斯球场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顿红袜000003000381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00007000X790
勝投 保罗·柏德 (1胜0败)   敗投 提姆·韦克菲尔德 (0胜1败)
全壘打
红袜:凯文·尤克里斯 (1),大卫·欧提兹 (1),曼尼·拉米瑞兹 (2)
印地安人:约翰尼·佩拉尔塔 (2),凯西·布雷克 (1)

第五场

10月18日,克里夫兰杰克布斯球场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顿红袜1010002307121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100000000161
勝投 贾许·贝基特 (2-0)   敗投 C.C. 沙巴西亚 (0-2)
全壘打
红袜:凯文·尤克里斯 (2)
印地安人:無

第六场

10月20日,波士顿芬威球场

球隊123456789RHE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010000100262
波士顿红袜40600002X12130
勝投 柯特·席林 (1胜0败)   敗投 佛斯托·卡蒙纳 (0胜1败)
全壘打
印地安人:维克多·马丁内斯 (1)
红袜:J·D·德鲁 (1)

第七场

10月21日,波士顿芬威球场

球隊123456789RHE
克里夫兰印地安人0001100002101
波士顿红袜11100026X11151
勝投 松坂大辅 (1胜1败)   敗投 杰克·韦斯布鲁克 (1胜1败)   救援成功 乔纳森·派柏邦 (1)
全壘打
印地安人:無
红袜:达斯汀·佩德罗亚 (1),凯文·尤克里斯 (3)

参考资料

  1.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2.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3.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4.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5.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6.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7. . Retroshee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