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 Radeon HD 3000

ATI Radeon HD 3000系列,代號Radeon R670,是ATiAMD收購以後推出的第二個Radeon系列圖形處理器。Radeon HD 3000系列的架構和上一代Radeon HD 2000系列(代號Radeon R600)的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Radeon HD 3000系列採用55奈米製程,上代產品採用的是80奈米或65奈米製程。單晶片頂級產品Radeon HD 3870相較於上代的旗艦型號Radeon HD 2900 XT,降低了顯示記憶體位寬,核心時脈亦有所提升,性能亦有進步,但功耗則大幅降低。在Radeon HD 2000系列推出不到一年,2007年11月15日,AMD發佈基於RV670顯示核心的Radeon HD 3800系列顯示卡,以55奈米製程製造,支援DirectX 10.1,並首次於中高階和旗艦產品中加入UVD,提供硬體影像解碼。

ATi Radeon HD 3000 系列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
代号Radeon R670
显示卡
入门GPURV620(3430、3450、3470)
中端GPURV635(3650)
高端GPURV670(3830、3850、3870)
旗舰GPUR680(3850X2、3870X2)
API支持
Direct3DDirect3D 10.1
Shader Model 4.1
OpenGLOpenGL 3.3
OpenCLOpenCL 1.0
历史
前代产品ATI Radeon HD 2000
后继产品ATI Radeon HD 4000

產品

Radeon HD 3800

Radeon HD 3000 系列是以 RV670 核心為基礎,使用 55 nm 製程。Radeon HD 3000 系列支援 DirectX 10.1 與 Shader Model 4.1 [1],而 UVD 也內建到核心內,提供完整的 VC-1H.264 的硬體解壓。核心製造工藝方面,全面採用55 nm。與此同時,競爭對手NVIDIA的GeForce 8800 GT仍然採用65 nm製程。顯示記憶體頻寬方面,HD 3870/3850只會採用256-bit,而不是舊有2900 XT的512-bit。AMD表示,因為新顯示核心的顯示記憶體已作出改善,而採用256-bit記憶體亦可以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顯示卡介面方面,HD 3870/3850會採用較新的PCI-E 2.0。CrossFire方面,最多可以支援四卡連接。為了降低電力消耗,AMD從流動平台引入了PowerPlay技術。在2D模式的時候,顯示核心頻率會降到300MHz。

目前大多數認為改變產品的品牌是因為不願意繼續以 HD 2000 系列來命名,因為HD 2000將原先的推出時程表拖延而且沒有更明顯的對比效能[2],而大多也認為由於製程更新而能夠內建更多的ROP,造成相同的裸晶大小能夠放入更多的電路。

Radeon HD 3800 系列也有衍生產品,在2008年2月將會推出 Radeon HD 3870 X2,具備兩顆RV670核心與最高 1024 MB GDDR3 或是 GDDR4 記憶體,該產品是針對效能狂熱級市場而推出的,預計將 Radeon HD 2900 XT 取代,而這張顯示卡也具備 PowerPlay 技術以及數位式 PWM,將能夠降低電源使用量與加強核心的穩定性。它的對手是NVIDIA的GeForce 9800GX2,同樣是單卡雙芯的產品。利用CrossFire X技術,可以使用兩張3870 X2,達成四核心顯示加速。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Radeon HD 3800 系列的命名法則將會改變。該系列改成以結尾兩位數字來取代之前的 PRO、XT、GT、XTX 之類的命名(像是 HD 3850 與 HD 3870,表示著 3870 的效能比 3850 還要優秀)[3]。而在 IGP 的命名也會改為這種命名法則,像是 AMD 690系列的包含 side-port 記憶體的 M690T 的 IGP 就命名為 “Radeon X1270”,而 690G 的 IGP 命名為 “Radeon X1250”,而 690V IGP 的時脈較低而且功能較少則是命名為“Radeon X1200”,套用新命名法則的顯示卡就在之下列出:

產品取向 該型號
後三碼
價格區間(USD 著色器量
SPU1
記憶體 輸出 產品
型式 頻寬
bit
大小(MB
效能狂熱
/高階使用
800-999 >$150 75-100% GDDR3
GDDR4
256-bit/
512-bit
512/1024 HDMIDP 轉接頭的雙 DVI HD 3870
HD 3850
主流型 400-799 $100-$150 37.5-75% DDR2
GDDR3
GDDR4
128-bit 128/256/512 D-Sub+DVI
HDMIDP 轉接頭的雙 DVI
HD 3670
HD 3650
經濟型 000-399 <$99 25-50% DDR2
GDDR3
64-bit 64/128
(HM:768/1024)
D-Sub+DVI with有 HDMIDP 轉接頭的 DVI Radeon X1270 (IGP),
Radeon X1250 (IGP),
Radeon X1200 (IGP)

Radeon HD 3600

Radeon HD 3600 系列採用 RV635 核心,而 RV635 是將原有的 RV630 使用55奈米製程縮小化,配備著 3.78 億個電晶體與120個流處理器。Radeon HD 3600 將是第一款原生支援新型 DisplayPort 介面的 GPU。DisplayPort 能夠只要一條螢幕連接線即可實現多螢幕操作,而 DisplayPort 的纜線更能夠同時傳輸影像與8聲道24bit的音效。而 HDMID-Sub 也能藉由轉接頭獲得支援[4]。其他功能包括支援 DirectX 10.1,還有第二代 UVD 的 AVIVO HD 。另一種衍生版本, Radeon HD 3650在2008年1月23日發表。而官方參考設計的背板就搭載兩個 DisplayPort 與一個 DVI-D[4]

另外,中國地區有一種特別版本稱為 Radeon HD 3690,採用與 Radeon HD 3800 系列相同的 RV670 核心,但顯示記憶體頻寬由256bit降至128bit,可減少記憶體成本。但其後為對抗nVidia GeForce 9500GT,正式編入 Radeon HD3850 系列,一般稱為 Radeon HD3850 128bit。

Radeon HD 3400

Radeon HD 3400 系列採用 RV620 核心,該核心是將 RV610 核心利用55奈米製程縮小化,內含1.81亿個電晶體與40個流處理器。該產品也是原生支援 DisplayPort [5]與DVI,也能夠透過轉接頭支援 HDMI 與 D-Sub。其他功能包括支援 DirectX 10.1,第二代 UVD的 AVIVO HD。該產品的印刷電路板會提供完整寬度與半寬型出現。 Radeon HD 3400 系列有兩種版本,Radeon HD 3450 與 Radeon HD 3470 已經發表於2008年1月23日。

規格表

獨立顯示核心

型號 發布日期 開發代號 製程 (nm) 電晶體數量 (百萬) 晶片面積 (mm2) 匯流排介面 顯示記憶體容量 (MiB) 時鐘頻率 核心佈置 填充率 顯示記憶體類型 運算效能
GFLOPS
熱設計功耗 (W) GFLOPS/W
單精度浮點
運算能效
API支援 (版本) 發售價格 (美元)
核心 (MHz) 記憶體 (MHz) 像素 (GP/s) 材質 (GT/s) 記憶體頻寬 (GB/s) 匯流排類型 記憶體位寬 (位元) 單精度浮點數 雙精度浮點數 空載 滿載 DirectX OpenGL OpenCL
Radeon HD 3410 2009年5月7日 RV610 65 180 85 PCIe 2.0 x16 256 519 396 40:4:4 2.08 2.08 6.34 DDR2 64 41.52 20 10.1 3.3 1.0 ?
Radeon HD 3450 2008年1月23日 RV620 LE 55 181 67 PCIe 2.0 x16
AGP 8X
256
512
600 500 40:4:4 2.40 2.40 8.00 DDR2 64 48.0 25 1.92 10.1 3.3 1.0 ?
Radeon HD 3470 2008年1月23日 RV620 PRO 55 181 67 PCIe 2.0 x16 256
512
800 950 40:4:4 3.20 3.20 15.2 DDR2
GDDR3
64 64.0 30 2.13 10.1 3.3 1.0 ?
Radeon HD 3550 2008年8月4日 RV620 PRO 55 181 67 PCIe 2.0 x16 512 594 396 40:4:4 2.38 2.38 6.34 DDR2 64 47.52 30 10.1 3.3 1.0 ?
Radeon HD 3570 2010年7月5日 RV620 PRO 55 181 67 PCIe 2.0 x16 512 796 495 40:4:4 3.18 3.18 7.92 DDR2 64 63.68 30 10.1 3.3 1.0 ?
Radeon HD 3610 2009年9月24日 RV630 PRO 65 390 153 PCIe 1.0 x16 512
1024
594 396 120:8:4 2.38 4.75 12.7 DDR2 128 142.6 35 10.1 3.3 1.0 ?
Radeon HD 3650 2008年1月23日 RV635 PRO 55 378 132 PCIe 2.0 x16
AGP 8x
256
512
1024
725 800 120:8:4 2.90 5.80 13.0
25.6
DDR2
GDDR3
GDDR4
128 174.0 65 2.68 10.1 3.3 1.0 ?
Radeon HD 3730 2008年10月5日 RV635 PRO 55 378 135 PCIe 2.0 x16 512 722 405 120:8:4 2.89 5.78 13.0 DDR2 128 173.3 65 10.1 3.3 1.0 ?
Radeon HD 3750 2008年10月5日 RV635 PRO 55 378 135 PCIe 2.0 x16 512 796 693 120:8:4 3.18 6.37 22.2 GDDR3 128 191.0 65 10.1 3.3 1.0 ?
Radeon HD 3830 2008年4月1日 RV670 PRO 55 666 192 PCIe 2.0 x16 256 668 828 320:16:16 10.7 10.7 26.5 GDDR3 128 427.5 85.4 75 10.1 3.3 1.0 ?
Radeon HD 3850 2007年11月19日 RV670 PRO 55 666 192 PCIe 2.0 x16
AGP 8x
256
512
1024
668 830
900
320:16:16 10.7 10.7 53.1
57.6
GDDR3
GDDR4
256 427.5 85.4 75 10.1 3.3 1.0 179
Radeon HD 3870 2007年11月19日 RV670 XT 55 666 192 PCIe 2.0 x16
AGP 8x
512
1024
777
777
900
1126
320:16:16 12.4 12.4 57.6
72.1
GDDR3
GDDR4
256 497.3 99.2 106 4.68 10.1 3.3 1.0 269
Radeon HD 3850 X2 2008年4月4日 RV670 PRO 55 666×2 192×2 PCIe 2.0 x16 512×2 668 828 320:16:16×2 10.7×2 10.7×2 53.0×2 GDDR3 256×2 855.0 171 140 6.11 10.1 3.3 1.0 349
Radeon HD 3870 X2 2008年1月28日 R680 55 666×2 192×2 PCIe 2.0 x16 512×2 825
825
900
1125
320:16:16×2 13.2×2 13.2×2 57.6×2
72.0×2
GDDR3
GDDR4
256×2 1056 211.2 165 6.4 10.1 3.3 1.0 449

1 統一渲染單元數量 :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 渲染輸出單元數量
2熱設計功耗(TDP)數值來源於超微官方資料。不同廠商的非公版顯示卡電路板設計會使得實際TDP數值和官方資料的有所不同。

整合式顯示核心

超微推出的整合於晶片組內的Radeon HD 3000顯示核心,主要內建於AMD 700系列晶片組。均支援DirectX 10.0和OpenGL 3.3。

型號 發布日期 開發代號 圖形核心 製程 (nm) 電晶體數量 (百萬) 晶片面積 (mm2) 匯流排介面 記憶體容量3 (MiB) 核心時脈2 (MHz) 核心佈置1 填充率 顯示記憶體類型 運算效能
GFLOPS
特性/備註
像素 (GP/s) 材質 (GT/s) FP32 (GP/s) 記憶體頻寬 (GB/s) 匯流排類型 有效時脈 (MHz) 記憶體位寬 (位元)
Radeon 3000 Graphics (760G晶片組) 2009年 RS780L[6] RV610 55 205 ~73 (~9 × 8.05) HT 3.0 最多從系統佔用512 350 40:4:4 1.4 1.4 0.7 20.8 (系統) HT (系統) N/A N/A 28 AVIVO
Radeon 3100 Graphics (780V晶片組) 2008年
1月23日(中國)
3月4日(全球)
RS780C
Radeon HD 3200 Graphics (780G晶片組) RS780 最多從系統佔用512 + 128 sideport 500 2 2 1 20.8 (系統) + 2.6 (sideport) HT (系統) + DDR2-1066 DDR3-1333 (sideport) 1333 (sideport) 16 (sideport) 40 UVD+, 8x AA (wide-tent CFAA)
Radeon HD 3300 Graphics (790GX晶片組) 2008年7月 RS780D 最多從系統佔用512 + 128 sideport 700 2.8 2.8 1.4 HT (系統) + DDR3-1333 (sideport) 56 UVD+, PowerPlay

1 統一渲染單元數量 :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 渲染輸出單元數量
2ATI PowerPlay節電技術生效時,核心時脈在不同的使用場合時會有所不同。這個列表列出的時脈數值是官方宣稱的時脈值參數
3sideport是一種匯流排,連接到專用記憶體,用作顯示記憶體

移動端圖形處理器

這個列表包括Mobility Radeon HD 3000系列的獨立式顯示核心和整合式顯示核心。

型號[7] 發售日期 部件號 開發代號 製程 (nm) 匯流排介面 記憶體容量 (MiB) 時鐘頻率 (MHz) 記憶體時脈 (MHz) 核心佈置1 填充率 記憶體 API相容性 (版本) 運算能力
GFLOPs
備註
像素 (GP/s) 材質 (GT/s) 頻寬 (GB/s) 匯流排類型 匯流排位寬 (位元) DirectX OpenGL
Mobility Radeon HD 3100 2008年8月1日 RS780MC RV620 55 PCIe x16 1.1 最多佔用系統512 300 800
(系統記憶體)
40:4:4 1.2 1.2 6.4/12.8 DDR2 64/128 10 2.0 24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200 2008年6月4日 RS780MC RV620 55 PCIe x16 1.1 最多佔用系統512 500 800
(系統記憶體)
40:4:4 2 2 6.4/12.8 DDR2 64/128 10 2.0 40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410 2008年7月25日 M82-MPE RV620 55 PCIe x16 1.1 256, 512 400 400 40:4:4 1.6 1.6 6.4 DDR2 64 10.1 2.0 32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430 2008年7月25日 M82-SE RV620 55 PCIe x16 2.0 256 450 400 40:4:4 1.8 1.8 6.4 DDR2 64 10.1 2.0 36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450 2008年1月7日 M82 RV620 55 PCIe x16 2.0 256 500 400
700
40:4:4 2 2 6.4
11.2
DDR2
GDDR3
64 10.1 2.0 40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470 2008年1月7日 M82-XT RV620 55 PCIe x16 2.0 256 680 400
800
40:4:4 2.72 2.72 6.4
12.8
DDR2
GDDR3
64 10.1 2.0 54.4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650 2008年1月7日 M86 RV635 55 PCIe x16 2.0 512
1024
500 700 120:8:4 2 4 22.4 DDR2
GDDR3
GDDR4
128 10.1 3.3 120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670 2008年1月7日 M86-XT RV635 55 PCIe x16 2.0 512
1024
680 800 120:8:4 2.72 5.44 25.6 DDR2
GDDR3
GDDR4
128 10.1 2.0 163.2 UVD, PowerPlay 7.0. TDP 30瓦
Mobility Radeon HD 3850 2008年6月4日 M88-L/M88-LP RV670 55 PCIe x16 2.0 512 580 750 320:16:16 9.28 9.28 48.0 GDDR3 256 10.1 2.0 371.2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870 2008年6月4日 M88-LXT RV670 55 PCIe x16 2.0 512 660 850 320:16:16 10.56 10.56 54.4 GDDR3 256 10.1 2.0 422.4 UVD, PowerPlay 7.0. TDP 55瓦
Mobility Radeon HD 3850 X2 2008年6月5日 2x M88-L/M88-LP R680 55 PCIe x16 2.0 2x 512 580 750 2x [320:16:16] 2x 9.28 2x 9.28 2x 48.0 GDDR3 2x 256 10.1 2.0 2x 371.2 UVD, PowerPlay 7.0
Mobility Radeon HD 3870 X2 2008年9月1日 2x M88-LXT R680 55 PCIe x16 2.0 2x 512 660 850 2x [320:16:16] 2x 10.56 2x 10.56 2x 54.4 GDDR3 2x 256 10.1 2.0 2x 422.4 UVD, PowerPlay 7.0. TDP 110瓦

1 統一渲染單元數量 :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 渲染輸出單元數量

參見

參考資料

  1. . VR-Zone. August 22, 2007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2. Derek Wilson. . AnandTech. May 14, 2007 [200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3).
  3. . VR-Zone. October 17, 2007 [201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4. DailyTech re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December 7, 2007
  5. AMD official low-profile deisgn with Display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trieved January 23, 2008
  6. AMD Vendor ID L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09.
  7. . [201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