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A运载火箭
H-IIA運載火箭是由日本的捆绑式兩級火箭,第一級與第二級火箭採用液態氫氧為燃料;火箭直徑 4 公尺,高度 53 公尺,是一具可擴充的發射系統依任務要求可安装不同數量的固態助推火箭。
H-IIA運載火箭 | |
用途 | 不可重複使用的中型運載火箭 |
---|---|
制造商 | 三菱重工業 |
制造国家 | 日本 |
外型及质量参数 | |
高度 | 53 公尺 (173 呎) |
直径 | 4 公尺 (13.1 呎) |
质量 | 289,000公斤 445,000 公斤 |
2節 | |
量 | |
近地轨道 有效载荷 | 10,000 - 15,000 公斤 (22,046 - 33,069 磅) |
地球同步转移軌道 有效载荷 | 4,100 - 6,000 公斤 (9,038 - 13,227 磅) |
发射历史 | |
現役 | |
发射场 | 種子島宇宙中心 |
总发射次数 | 30 |
成功次数 | 29 |
失败次数 | 1次(2024) |
首次发射 | 202:2001年8月29日 204: 2006年12月18日 2022:2005年2月26日 2024:2002年2月4日 |
(大型輔助火箭) | |
數 | 2或4 |
高度 | 15.2公尺 |
直径 | 2.5公尺 |
空重 | 10.6公噸 |
总重 | 76.6公噸(長效型) 76.6公噸(高壓型) |
SRB-A | |
推力 | 2,250 千牛頓 |
总推力 | 4,500千牛頓或9,000千牛頓 |
283.6秒 | |
推进时间 | 116秒(長效型) 98秒(高壓型) |
燃料 | 固態引擎 |
(小型輔助火箭(現已不使用)) | |
數 | 2或4 |
高度 | 14.9公尺 |
直径 | 1公尺 |
空重 | 2.4公噸 |
总重 | 15.5公噸 |
Castor 4AXL | |
推力 | 745千牛頓 |
总推力 | 1,490或2,980千牛頓 |
282秒 | |
推进时间 | 60秒 |
燃料 | 固態引擎 |
高度 | 37.2公尺 |
直径 | 4公尺 |
空重 | 12.9公噸 |
总重 | 114公噸 |
LE-7A火箭引擎 | |
推力 | 1,098千牛頓(長噴嘴) 1,074千牛頓(短噴嘴) |
440秒(長噴嘴) 429秒(短噴嘴) | |
推进时间 | 390秒 |
燃料 | 液態氫/液態氧 |
高度 | 9.2公尺 |
直径 | 4公尺 |
空重 | 3.1公噸 |
总重 | 20公噸 |
LE-5B火箭引擎 | |
推力 | 137千牛頓 |
448秒 | |
推进时间 | 530秒 |
燃料 | 液態氫/液態氧 |
(所有衍生型) | |
数量 | 2枚~4枚 |
H-IIA可用於將衛星送至地球同步衛星軌道的商業發射,也可用於發射月球軌道探測器、行星間飛行的太空探測器或是軍事情報衛星;由三菱重工業公司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所建造,發射地點在種子島宇宙中心。
目標
H-IIA運載火箭改良自H-II運載火箭,改良許多構造後,此火箭更加可靠也更便宜,證實H-II運載火箭是失敗的也較昂貴,共有四種形式供個別的需求,H-IIA運載火箭第一次發射於2001年8月29日;第六次於2003年11月29日發射,原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打算將兩顆監視北韓的軍事衛星送至太空,但不幸失敗;所以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從2005年重新開始發射火箭,失敗後第一次成功發射在2005年2月26日衛星;是MTSAT-1。
各型規格
型號 | 質量(頓) | 地球同步軌道酬載能力(頓) | 輔助火箭配置 |
---|---|---|---|
H-IIA202 | 285 | 4.1 | 2 支大型輔助火箭 |
H-IIA2022(退役) | 316 | 4.5 | 2 支大型輔助火箭 + 2 支小型輔助火箭 |
H-IIA2024(退役) | 347 | 5 | 2 支大型輔助火箭 + 4 支小型輔助火箭 |
H-IIA204 | 433 | 6 | 4 支大型輔助火箭 |
H-IIA212(取消) | 403 | 7.5 | 2 支大型輔助火箭 + 1 支液態輔助火箭 |
H-IIA222(取消) | 520 | 9.5 | 2 支大型輔助火箭 + 2 支液態輔助火箭 |
H-IIA 發射紀錄
在2015年12月以前,發射29次有28次成功。
日期(UTC) | 航班 | 型號 | 酬載衛星 | 結果 |
---|---|---|---|---|
2001年8月29日07:00 | TF1 | H-IIA202 | VEP 2 LRE |
成功 |
2002年2月4日02:45 | TF2 | H-IIA2024 | VEP 3 MDS 1 (Tsubasa) DASH |
成功 |
2002年9月10日08:20 | F3 | H-IIA2024 | USERS DRTS(Kodama) |
成功 |
2002年12月14日01:31 | F4 | H-IIA202 | ADEOS 2 WEOS FedSat 1 Micro-Lab-Sat 1 |
成功 |
2003年3月28日01:27 | F5 | H-IIA2024 | IGS-Optical 1 IGS-Radar 1 |
成功 |
2003年9月29日04:33 | F6 | H-IIA2024 | IGS-Optical 2 IGS-Radar 2 |
失敗 |
2005年2月26日09:25 | F7 | H-IIA2022 | MTSat-1R | 成功 |
2006年1月24日01:33 | F8 | H-IIA2022 | ALOS | 成功 |
2006年2月18日06:27 | F9 | H-IIA2024 | MTSat-2 | 成功 |
2006年9月11日04:35 | F10 | H-IIA202 | IGS-Optical 3 | 成功 |
2006年12月18日 06:32 | F11 | H-IIA204 | ETS-VIII | 成功 |
2007年2月24日 | F12 | H-IIA2024 | IGS(Information Gathering Satellites)-Radar 3 #2 IGS(Information Gathering Satellites)-Optical 4#2 |
成功 |
2007年9月14日 01:31:01 | F13 | H-IIA2022 | 輝夜號(Kaguya) | 成功 |
2008年2月23日 08:55:00 | F14 | H-IIA2024 | WINDS (Kizuna) | 成功 |
2009年1月23日 12:54:00 | F15 | H-IIA202 | GOSAT (Ibuki) SDS-1 STARS (Kūkai) KKS-1 (Kiseki) PRISM (Hitomi) Sohla-1 (Maido 1) SORUNSAT-1 (Kagayaki) SPRITE-SAT (Raijin) | 成功[1] |
2009年11月28日 [2] | F16 | H-IIA202 | IGS Optical | 成功 |
2010年5月20日 21:58:22[3][4][5] | F17 | H-IIA202[6] | 破曉號(Akatsuki) IKAROS UNITEC-1 (Shin'en) Waseda-SAT2 K-Sat (Hayato) Negai☆ | 成功 |
2010年9月11日 20:17 | F18 | H-IIA202 | QZS-1 (Michibiki) | 成功 |
2011年9月23日 04:36:50 | F19 | H-IIA202 | IGS-Optical 5 | 成功 |
2011年12月12日 01:21:00 [7] | F20 | H2A202 | IGS-Radar 3 | 成功 |
2012年5月17日 16:39:00 | F21 | H2A202[8] | GCOM-W1 (Shizuku) 阿里郎3号 (韓國衛星3號) SDS-4 HORYU-2 | 成功 |
2013年1月27日 04:40:00 | F22 | H2A202 | IGS-Radar 4 IGS-Optical 5V | 成功 |
2014年2月27日 18:37:00 | F23 | H2A202 | GPM-Core SindaiSat (Ginrei) STARS-II TeikyoSat-3 ITF-1 OPUSAT INVADER KSAT2 | 成功 |
2014年5月24日 03:05:14 | F24 | H2A202 | ALOS-2 (Daichi 2) RISING-2 UNIFORM-1 SOCRATES SPROUT | 成功 |
2014年10月17日 05:16:00 | F25 | H2A202 | Himawari-8 (向日葵8號) | 成功[9] |
2014年12月3日 04:22:04 | F26 | H2A202 | Hayabusa 2 Shin'en 2 ARTSAT2-DESPATCH PROCYON | 成功 |
2015年2月1日 01:21:00 | F27 | H2A202 | IGS-Radar Spare | 成功 |
2015年3月26日 01:21:00 | F28 | H2A202 | IGS-Optical 5 | 成功 |
2015年11月24日[10] 06:50:00 | F29 | H2A204 | Telstar 12 Vantage | 成功 |
預定發射
日期(日本標準時間) | 航班 | 型號 | 酬載衛星 | 結果 |
---|---|---|---|---|
火箭發射成本
以下金額包括火箭製造、維修、運輸及其他所須費用,但不包括人造衛星的開發費用。
編號 | 型號 | 整流罩 | 衛星質量 | 軌道 | 發射費用 | 備註 |
---|---|---|---|---|---|---|
1 | H-IIA202 | 4S | 3.3噸(VEP-2) 90公斤(LRE) |
GTO | 96億日元 | |
2 | H-IIA2024 | 4/4D-LC | 480公斤(つばさ) 90 + 33公斤(サブペイロード) |
GTO | 106億日元 | 包括SRB-A檢測費用4億日元 |
3 | H-IIA2024 | 4/4D-LC | 2.8噸(こだま) 1.7噸(USERS宇宙機) |
GTO LEO |
102億日元 | |
4 | H-IIA202 | 4/4D-LC | 3.68噸(みどり2) 58 + 50 + 53公斤(サブペイロード) |
SSO | 93億日元 | |
5 | H-IIA2024 | 4/4D-LC | 非公開(情報收集光學衛星1號) 非公開(情報收集雷達衛星1號) |
非公開 (SSO) |
98億日元 | |
6 | H-IIA2024 | 4/4D-LC | 非公開(情報收集光學衛星2号) 非公開(情報收集雷達衛星2號) |
非公開 (SSO) |
108億日元 | 包括發射延遲63天,延期費用10億日元 發射失敗 |
7 | H-IIA2022 | 5S | 3.3噸(ひまわり6号) | GTO | 120億日元 | 包括6號發射失敗後修改費用 |
8 | H-IIA2022 | 5S | 4.0噸(だいち) | SSO | 101億日元 | |
9 | H-IIA2024 | 5S | 4.65噸(ひまわり7号) | GTO | 104億日元 | |
10 | H-IIA202 | 4S | 非公開(情報收集光學衛星2號) | 非公開 (SSO) |
96億日元 | |
11 | H-IIA204 | 5S | 5.8噸(きく8号) | GTO | 119億日元 | |
12 | H-IIA2024 | 4/4D-LC | 非公開(情報收集雷達衛星2號) 非公開(情報收集試驗光學衛星3號) |
非公開 (SSO) |
112億日元 | 包括發射延遲9天,延期費用4.4億日元 |
13 | H-IIA2022 | 4S | 3.02噸(輝夜號) | 月球軌道 | 110億日元 | 衛星重量包括質量兩個子衛星 |
14 | H-IIA2024 | 4S | 4.85噸(きずな) | GTO | 109億日元 | |
15 | H-IIA202 | 4S | 1.75噸(いぶき) 100 + 50 + 45 + 20 + 8 + 7 + 3公斤(サブペイロード) |
SSO | 85億日元 | 不包括延期2天發射之費用 |
16 | H-IIA202 | 4S | 非公開(情報收集光学衛星3号) | 非公開 (SSO) |
94億日元 | 光學3号機的研發費用總額約487億日元 |
17 | H-IIA202 | 4S | 500公斤(破曉號) 315 公斤(IKAROS) 15公斤 (しんえん) 2 + 1.5 + 1 公斤(他サブペイロード) |
日心軌道 日心軌道 日心軌道 LEO |
98億日元 | 破曉號開發費用146億日元 |
18 | H-IIA202 | 4S | 4.1噸(準天頂衛星) | GTO | 不明 | 地上設備、發射費用約335億日元、衛星開發費用約400億日元 |
(包括預計)
全球現役大型运载火箭性能比较
現役大型运载火箭性能比较(截至2020年11月) | ||||||||||
---|---|---|---|---|---|---|---|---|---|---|
国家 | 型号 | 运载能力(吨) | 起飞重量(吨) | 发射价格(万美元) | 运载系数(%) | 成本/载荷(万美元/吨) | 发射成功率 | 发射总数 | ||
近地轨道 | 同步转移轨道 | 近地轨道 | 同步转移轨道 | |||||||
美國 | 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不回收) | 63.8[11] | 26.7[11] | 1420[11] | 15000[12] | 4.49 | 1.88 | 235 | 100% | 3 |
美國 | 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回收) | 大于28[13] | 8-16[註 1][13] | 1420[11] | 9000[13] | 1.97 | 0.56/1.12 | 321 | 100% | 3 |
美國 | 三角洲4號重型運載火箭 | 28.79[14] | 14.22[15] | 733.4 | 35000[14] | 3.93 | 1.94 | 1216 | 100% | 40 |
中国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 N/A[16] | 14.4[17] | 854.5[16] | 10000 | N/A | 1.66 | 313 | 80% | 5 |
中国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 25[16] | N/A | 837.5[16] | ? | 2.90 | N/A | ? | 100% | 1 |
俄羅斯 | 安加拉A5運載火箭 | 24.5[18] | 5.4/7.5[18] | 790 | 10000[19][20] | 3.10 | 0.68/0.95 | 408 | 100% | 1 |
俄羅斯 | 质子M型运载火箭 | 23[21] | 6.92[21] | 705 | 6500[22] | 3.26 | 0.98 | 283 | 89.81% | 108 |
美國 | 獵鷹9號運載火箭FT(不回收) | 22.8[13] | 8.3[13] | 549[13] | 6200[13] | 4.15 | 1.51 | 263 | 100% | 57 |
歐洲 | 亞利安5號ECA | 20 | 10.865 | 777 | 17800 | 2.57 | 1.40 | 890 | 95.24% | 105 |
美國 | 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551型) | 18.814 | 8.9 | 568.59 | 15300 | 3.31 | 1.57 | 746 | 100% | 81 |
美國 | 獵鷹9號運載火箭FT(回收) | 15.6[13] | 5.5[13] | 549[13] | 5000[13] | 3.06 | 1.00 | 297 | 100% | 57 |
日本 | H-IIB运载火箭 | 19 | 8 | 531 | 11250 | 3.58 | 1.51 | 678 | 100% | 8 |
中国 | 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 | 19 | 7.8 | 573 | ? | 3.32 | 1.36 | ? | 0% | 1 |
日本 | H-IIA运载火箭 | 15 | 6 | 445 | 9000 | 3.37 | 1.35 | 600 | 97.50% | 40 |
中国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 14 | N/A | 593 | ? | 2.36 | N/A | ? | 100% | 2 |
中国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 11.5[23] | 5.5[23] | 458.97 | 4000 | 2.51 | 1.20 | 348 | 94.44% | 72 |
印度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型号 | 10[24] | 4 | 640 | 5100[25] | 1.56 | 0.62 | 640 | 100% | 4 |
评论
据日本传媒介绍,H-IIA运载火箭设计用来满足各种发射需求。它能够使发射费用比H-II降低一半以上,是日本的有太空活动坐标意义的大型运载火箭。
參考文獻
- . MHI and JAXA. January 23, 2009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 . Sorae.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4).
- . JAXA. March 3, 2010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3).
- . JAXA.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6).
- Tariq Malik. . space.com. 18 May 2010 [20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5).
- Chris Bergin. . NASASpacflight.com. 17 May 2010 [17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1).
- Chris Bergin. . NASASpaceflight.com. 11 December 2011 [201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pril 1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 . [2014-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 . Spaceflight Now. [8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4).
- . SpaceX. November 16, 2012 [April 1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6, 2017).
- Sheetz, Michael. . CNBC. February 12, 2018 [May 24,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3, 2018).
- . SpaceX. November 28, 2012 [May 3,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7, 2013).
- . Twitter. [12 February 2018].
- United Launch Alliance. (PDF). 2013-10-14: 2–10, 5–3.
- . CNSA.
- Mu, Xuequan. . Xinhuanet.
- . Khruniche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Space Center.
- .
- Ralph, Eric. .
- (PDF). International Launch Services. July 2009: Section 2. LV Performance.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PDF). August 2017.
-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 Department of Space, 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 .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 Government of India.
- 视回收助推器数量可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