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ET天能

TENET天能》(英語:)是一部於2020年上映英國美國合拍的科幻動作驚悚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和執導。主演包括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派汀森伊莉莎白·戴比基蒂普·卡柏迪亞米高·肯恩肯尼斯·布萊納

TENET天能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监制
编剧克里斯多福·諾蘭
主演
配乐路德維希·約蘭森
摄影霍伊特·范·霍伊特馬
珍妮佛·拉梅[1]
制片商
片长150分鐘
产地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20年8月26日 (2020-08-26)(英國)
  • 2020年8月27日 (2020-08-27)(台灣、新加坡)
  • 2020年9月3日 (2020-09-03)(美國)
  • 2020年9月4日 (2020-09-04)(中国大陆)
  • 2020年9月10日 (2020-09-10)(香港)
发行商華納兄弟
预算2億美元[2]
票房3.62億美元[3][4]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新加坡

《TENET天能》由華納兄弟定於2020年8月26日开始先在海外市场上映,之后于2020年9月3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

電影開場,無名的主角( Protagonist )為了協助中央情報局的行動臥底進一支傭兵小隊,在乌克兰基輔國家歌劇院受恐怖攻擊時,保護一位重要接頭人並取得機密儀器,卻曝光臥底身分險些喪命,此時,一名背包別著紅繩吊飾的蒙面槍手使用逆行的子彈殺死敵人,讓主角僥倖逃生,然而主角仍在回程時被傭兵逮住,以酷刑威脅他透露機密情報,主角咬下自殺藥丸求死。醒來後,主角得知隊友已全軍覆沒,這顆假藥只是對他忠誠度的考驗。從上司那裏得知「(TENET)」和交叉手指手勢將為他「打開許多門,有正確也有錯誤」的抽象資訊後,他便被招募入一個秘密組織拯救世界。主角前往秘密實驗室,在那裡他體驗到未來開發出的一種技術,該技術可使物體的反轉,並以逆向時間狀態移動。主角見到一枚可返回發射它的槍支的子彈,實驗室的科學家蘿拉(Laura)告訴主角,未來人使用逆熵技術展開戰爭,導致許多戰爭殘留物以逆行效應來至現代,但主角發覺逆行子彈是在現代製造,之後才被未來技術加工,他的任務是找出製造這些子彈的主使者。

主角追蹤製造反向子彈的金屬,發現它產自印度,便企圖侵入印度軍火商桑傑‧辛格( Sanjay Singer )家中,主角向組織請求人手協助,在孟買遊艇俱樂部認識了神秘男子尼爾(Neil),並在尼爾的幫助下成功進入桑傑住所,主角發現軍火商的真正主掌者是他的妻子普莉亞(Priya)。普莉亞告訴主角,這個逆轉技術在一個名為安德烈·薩托(Andrei Sator)的軍火商兼俄羅斯寡頭控制之下,該公司將來會與一個未知的機構進行通訊。透過普莉亞的介紹,主角來到倫敦會見英國秘密情報局的寇斯比( Crosby )爵士,寇斯比向主角交代任務情報,在歌劇院事件同一天,薩托成長的都市,位于俄罗斯的史托斯克12市(Stalsk-12)發生爆炸,並交給主角一幅哥雅的仿畫,以接近薩托貌合神離的妻子凱特(Kat),該幅畫由凱特的友人阿雷波(Arepo)所仿。

主角與凱特進行晚餐,由於薩托長年來對妻子的刻薄寡恩,凱特告訴主角自己先前為了報復薩托,刻意未識破阿雷波偽造的另一幅畫作,讓薩托花費鉅資標下。實際上薩托已經洞悉妻子的計謀,不僅將阿雷波傷至重殘,更拿假畫要脅凱特要將其告發,甚至剝奪凱特接觸兒子的權利。一次兩人前往越南作遊艇度假時,她原想嘗試跟薩托重修舊好,以尋求和兒子的自由。薩托只給凱特一個條件:凱特可以離婚,條件是她永遠不能再見自己的兒子。凱特一怒之下與兒子搭小艇出遊散心,回到遊艇時,看見一名神秘女子從船上跳進海中,並對這女子自由的身影感到「前所未有的嫉妒」。

主角向凱特假稱他會潛入薩托位於奧斯陸機場自由港內的免稅倉庫取回假畫,讓薩托沒有要脅凱特的籌碼,實則是想與尼爾潛入倉庫調查薩托手上的逆時技術。尼爾提議將一架貨機撞入建築物,引起爆炸並觸發滅火系統。在同伴米耶( Mahir )的幫助下,進入倉庫后兩人發現一台有兩道出口、形似旋轉門的神秘機器,兩個相同的蒙面男子突然從門中衝出,一名物理運動逆行的男子和主角發生激烈搏鬥,該攻擊者最後成功逃脫,尼爾則聲稱動作正行的另一人已被解決。行動失敗後主角回到孟買找普莉亞釐清奧斯陸發生的意外,普莉亞稱兩名攻擊者應為同一人。普莉亞指示主角需要用241接近薩托,原來薩托是基輔歌劇院傭兵小隊的指使者,目的是趁著恐攻混亂搶奪241,行動未果後241落入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的手中,下週241會從塔林轉移。同時告訴主角,他們正遭受來自未來的攻擊,而薩托很有可能是攻擊的協力者。

主角來到龐貝與凱特會面,欺騙凱特畫作已遭摧毀。凱特安排主角參加由薩托主持的晚宴。本來薩托認定主角是外遇對象而打算用酷刑解決,但主角故意問薩托是否喜歡歌劇以吸引他注意,使之決定留手觀察。隔日早晨薩托將阿雷波的仿畫呈給凱特,原來薩托早就將畫調離奧斯陸,並說道「我對未來一直有直覺」。隨後三人一起玩機動帆船,期間主角分析241在歌劇院事件後的狀況,假稱自己也是軍火商,想參一腳薩托的計畫,在對話期間凱特故意解開薩托的鎖扣,企圖讓薩托跌入海中溺死。主角深知不可以讓知道全局的薩托就此死去,於是救了薩托。凱特對此和盜畫失敗的事表現憤怒,但主角請凱特相信自己,然後交給她一把手槍,叮囑她非必要時不要使用。薩托感念主角救命之恩,請主角當晚留宿遊艇,他重提年少時在故鄉的核試地區冒險回收元素才有現今的功業,並說道他會考慮主角的加入。

當晚薩托打算用皮帶懲罰凱特的背叛,警誡她要記住薩托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都絕對不會讓其他人得到。但凱特在動手時威脅说她會喊來主角跟薩托反目,導致他們的交易失敗,薩托猶豫中被手下打斷,通知貨物已經收到。主角在工房偷窺到薩托取得未來人逆轉回現代的神祕箱子,裡面是資助薩托的計畫書與黃金,未料被薩托的保鏢沃科夫( Volkov )發現。在與薩托的對質中,薩托說出最初主角行動所用的暗號,暗示自己猜出主角有中央情報局背景。主角不置可否,更言之鑿鑿地答應替他盜竊位于塔林的武器級241,薩托正式同意讓主角加盟,但主角待行動完成後會暗中與尼爾偷走241。

計畫當天,薩托帶著凱特來到位於塔林自由港倉庫,首次向其展示軍火貿易。凱特不屑其高傲而與他發生口角,凱特欲拿手槍殺了薩托,薩托勃然大怒說凱特還沒有足夠的動機下手,打傷凱特後離去。主角和尼爾完成盜竊計畫,在發現241不如其想像中作為元素形態時,卻出現兩輛逆轉汽車。原來是未來的薩托發現了計畫,進入逆轉時間狀態回到過去突襲主角,以凱特的性命威脅主角交出241,主角在公路上隔著一輛逆轉汽車將裝有241的箱子丟給薩托,薩托則將雙手捆綁的凱特拋在高速行駛的車輛上,在千鈞一髮之際,主角救下凱特,但逆轉薩托發現241不在箱內,將主角與凱特劫回倉庫。薩托在逆轉裝置的一側房間中用逆轉子彈重傷了凱特,逼迫身在逆轉裝置另一側的主角說出241的真正位置,主角撒謊241的位置,這時正向的薩托也出現在入口處對主角逼供,忽然尼爾帶著一群兵士前來救援,兩個薩托分別進入傳送門的兩側消失。

計畫的失敗原先讓主角懷疑尼爾的忠誠,但經由抵達的救兵艾弗斯(Ives)得知,薩托和他的團伙正在進行「時間鉗形作戰」,同時在正序與倒序時間中行動,所以主角的任何行動都早已瞭若指掌。由於凱特是在順序狀態下被逆轉子彈傷害,順序狀態下的治療無法阻止傷口癒合,為了拯救凱特,主角、尼爾、以及艾佛斯一行人決定陪同凱特逆轉自身狀態,讓凱特的傷勢能在逆轉效應下進行一星期的康復過程,由於一星期前的塔林時間裝置尚在薩托控制下,他們仍必須透過無人看守的奧斯陸時間裝置恢復自身順向時間。眾人進入逆轉狀態後,主角則想回到先前的公路大戰,開車前去奪回241。尼爾認為這行動將會拱手送上241給薩托,但主角堅持要做,惠勒中校(Wheeler)對主角講述逆行時的物理規則與注意事項。當主角開車前去雙方纏鬥地點時,他卻發現當時的其中一台逆轉車正是自己目前所開的車輛,同時此車是過去順序的自己趁著與薩托轉移空箱子時,偷偷丟棄241的位置。此時在公路一旁目睹全局的逆轉薩托將主角撞翻。主角醒覺是自己拱手將241奉上之際,薩托點燃汽油想殺死主角,在反轉作用下,令主角險些凍死。艾佛斯一行人救了主角,但241已被薩托奪去,主角也認知到尼爾先前所說的「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的意義。

透過尼爾的解說,主角了解到「241」其實是逆轉時間演算機的九個元件之一,而這項技術並非只就特定物質和物件進行時間逆轉,而是有能力讓全宇宙本來順向的熵逆轉,推測最極端可以將未來與過去止於同一個時間點,導致世界毀滅。主角質疑未來人為何要用這發明改變過去並牽連自己,尼爾回應指總有人會因著自身在未來的痛苦,而決意只求報復祖先的結果,無視祖父悖論的限制。待凱特在逆轉時間狀態下傷癒一星期後,三人再次進入奧斯陸自由港的時間裝置,還發現主角實際上就是他們第一次進入自由港時襲擊自己的逆轉攻擊者,而先前尼爾聲稱解決的另一名攻擊者,其實是再度進入時間裝置回到正向的主角,遭一星期前的尼爾揭露身份後放走。三人成功回到順向時間後搶劫了一輛救護車逃離現場。

安心下來的主角開始思考如何以逆轉時間策略抗衡薩托,繼而猜測到引導自己去找薩托的普莉亞可能有事隱瞞,指示尼爾將一星期前的普莉亞誘至奧斯陸以取得更多情報。不出主角所料,普莉亞是與天能有關的高級人士。她在得知薩托於一星期後已拿下241時感到錯愕,皆因這就代表所有演算機的組件已被其找到。她告訴主角那部演算機的誕生來自未來的一位科學家,如同現代的歐本海默。科學家不願眼見逆轉技術被有心人士利用,於是將演算機分成九份,並以逆時技術送回現代,偽裝成241,讓九個不知就裡的國家以最高規格進行保護。但未來人趁著蘇聯解體,核武保護動盪之时,讓年少的薩托發掘到搶奪演算機的計畫書,在現代做他們的協力者。普莉亞指出史托斯克12市的爆炸,應該是薩托計劃觸發摧毀過去未來的時間點,於是授意主角回到過去,大規模進攻薩托成長的廢棄城市,將薩托合而為一的演算機取出。主角提出條件,請普莉亞發誓保障凱特母子平安,不會在任務完成後為防情報流出將兩人滅口。

主角、尼爾、凱特乘坐一艘船前往天能位於特隆赫姆外海的基地,此處坐落一台大型逆轉時間裝置。期間主角與尼爾述說阻止薩托計畫的最後行動內容,原來薩托將生命體偵手環與電子郵件連結在一起,當自己死亡時,電子郵件將會散播演算機埋藏於史托斯克12市的情報,未來人能透過流傳後世的情報至該處挖掘演算機。凱特說出薩托即將死於胰腺癌,眾人於是明白,薩托奪取演算機的緣由,就是要讓全世界與自己一起陪葬。凱特更猜測到薩托在兩星期前的越南旅程突然消失一陣子,正是與未來的自己進行時間鉗形作戰。兩星期前的薩托將參與歌劇院攻堅,而回到過去的他選擇在與凱特最幸福的時刻服毒自殺。形勢明朗後,主角與尼爾決定在史托斯克12市作戰,而凱特將回到當時越南遊艇上轉移薩托的注意力拖延時間,確保薩托會在演算機被主角轉移埋藏地點後才死亡,使未來人無法取得演算機。主角在基地與凱特別離,同時交給凱特一副手機,告訴她如果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只須告訴他地點,他就會趕到。

透過逆時技術回到兩星期前,主角和尼爾正式開始最後的史托斯克12市作戰。針對當地有逆轉時間裝置,和薩托很大機會安排逆時部隊左右大局,此次大戰同時運用了鉗形作戰的技巧:安排一組紅隊人在該時點以順向時間作戰,而另一組藍隊人則預先進入逆轉時間狀態,務求兩種敵人都可以得到牽制。而為了盡量令演算機的下落不被廣為人知,只有參與順向隊伍的主角和艾佛斯兩人會主司盜走演算機行動,參與逆向部隊的尼爾與其他人只會知道要提供火力掩護消滅薩托的部隊。作戰開始後,主角和艾弗斯前往演算機所在的地下洞穴。沃科夫偷偷炸毀了地下洞穴的入出口,將主角和艾佛斯困在洞穴中。逆向的尼爾警告兩人不成,只好脫隊隨一些敵方士兵進入當地的逆轉時間裝置,回歸順向時間狀態以拯救主角。主角與艾弗斯注意到洞穴上方有一個爆破裝置,並發現一名死亡的士兵與一扇鎖上的門,死者背包上繫著一條紅繩吊飾。沃科夫這時突然出現並槍傷門外的艾弗斯,準備將演算機投入深井中,待爆炸時間到徹底掩埋至地底。沃科夫又在鎖上的門前裝上發信器,讓薩托與主角進行對話。

畫面來到越南,凱特在米耶的護送下偷偷潛入遊艇。凱特故作與薩托調情,薩托拿出了通訊裝置和自殺藥丸,說到這些是凱特不明白的中央情報局科技,讓凱特確認到眼前確實是由未來回到過去的薩托。期間薩托雖然接到下屬通知稱過去的凱特正陪著兒子,但是陶醉在幸福時光的薩托仍相信眼前才是過去的凱特。薩托向主角提到自己知曉未來的慘況,並講到自己後悔讓兒子誕生於這種亂世。就著拯救和毀滅世界的意義爭拗後,他下令沃科夫殺掉主角。這時一旁死去的士兵突然以逆轉形式起死回生,擋住沃科夫射向主角的關鍵一槍,並開啟了門,以逆行姿態迅速離開洞穴。最終眾人合力將沃科夫推到深井當中。另一邊,凱特就著始終要讓薩托帶著遺憾死亡的私心,在曝露逆時子彈傷口下向薩托揭露自己來自未來,提前槍殺了薩托。她隨後將屍體送下船,並跳出遊艇逃走。她跳下那刻被剛回到遊艇的過去的凱特目擊,原來凱特是當初自己忌妒不已的女子。

與此同時,在地下洞穴的主角和艾弗斯看著時間即將耗盡,但無法將演算機轉移地點而感到徬徨。這時洞口落下一條繩索,尼爾循沃科夫之前進入的天井,將眾人和演算機拉回去,主角和艾弗斯及時在炸彈爆炸前得救。為隱藏演算機下落,原先想滅口主角與尼爾的艾弗斯決定放他們一馬,將演算機拆成三份,讓知道真相的三人各自保管藏匿後自殺,不過亦表明自殺的限期是自由決定的。此時尼爾突然將演算機交予主角,表示自己仍有一個回到過去的任務,主角注意到尼爾背包上的紅繩吊飾,明白尼爾即是在歌劇院的救兵、在洞穴裡替他擋槍的死者,注定會在為主角開鎖之時犧牲。主角再一次問到尼爾對宿命論的理念,尼爾坦白是未來的主角回到過去徵召自己,展開這一場阻止薩托的時間鉗形攻勢。尼爾此刻感嘆是一段美好友情的結束,主角哽咽道對其來說只是他與尼爾友情的開始,黯然目送尼爾啟程,因為「過去發生的事已經發生了」。

在塵埃落定後,凱特到學校親自接送兒子,凱特心理帶著一絲不安向主角打電話。這時普莉亞決定殺害知道太多天能機密的凱特,不過主角透過逆時技術,提前收到凱特留給他的求救,殺死普莉亞。並揭露原來由始至終領導天能組織的人,正是他自己。

演員

製作

萨托方块是该电影的标题,以及多个人物姓氏和场景的命名来源

2019年1月,克里斯多福·諾蘭宣布他的下一部電影將於2020年7月17日上映[5]。在前期製作中,影片的暫定名稱為「旋轉木馬」()[6]

選角

2019年3月,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派汀森伊莉莎白·戴比基加盟劇組[7][8]。派汀森透露,劇本一直保密到家,他只閱讀過一遍,而且是被鎖在一個房間裡讀[9]。在拍攝開始時宣佈蒂普·卡柏迪亞亞倫·強森克蕾曼絲·波西米高·肯恩肯尼斯·布萊納加盟劇組[10]。8月,希姆許·帕托加盟劇組[11]。9月,丹茲爾·史密斯加盟劇組[12]馬丁·多諾萬在首支預告片發佈時被透露出演電影[13]。2020年1月,尚恩·艾佛瑞確認出演電影[14]

拍攝

主體拍攝於2019年5月開始,並在七個國家進行拍攝—丹麥愛沙尼亞印度義大利挪威英國美國[15]

在愛沙尼亞的拍攝工作於6月在林納哈爾直升機場派爾努公路進行,並關閉了鄰近的街道以便拍攝[16][17]塔林市長米哈伊爾·卡爾瓦特對潛在的擾亂表示擔憂,因為原定的拍攝時間表要求關閉連接塔林市中心和拉斯納麥埃區的主要幹道一個月[18]。製作最終達成妥協,暫時關閉道路和繞行路線[19][20]。市政府後來批准延長兩天的拍攝時間,以便完成拍攝[19][20][21]。8月底,在義大利的拉維洛和英國的漢普斯特德大炮會堂拍攝場景[22][23]。9月初,在挪威的奧斯陸歌劇院的屋頂上和賊島,以及在丹麥的尼斯泰茲風力發電廠拍攝[24][25]。同月底,在孟買進行了為期五天的拍攝[26],而諾蘭在2月和4月到當地勘景[27]。他選擇在布里奇坎迪醫院蒙德加咖啡廳戈拉巴堤岸、戈拉巴市場、印度門格蘭特路皇家孟買遊艇俱樂部以及泰姬瑪哈酒店進行拍攝[28][29][30][31]。劇組在酒店附近建造了一個名為「月亮」()的餐廳[29],但從未使用過,僅作替用[26]。四十艘船被安置在印度門上,而船員還營救了一名自殺未遂者[32]。在格蘭特路上拍攝特技演員從建築物跳下的場景[30],並使用了直升機拍攝醫院的航拍鏡頭[26]

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伊特馬使用了IMAX和70毫米膠片的攝影機拍攝[33]

后期

由于诺兰的长期合作者漢斯·季默参与2020年电影《沙丘》的配乐,影片的配乐改由路德维希·葛兰森创作[34][35]。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葛兰森与音乐人们在家录制音乐[36]。影片原声带包括特拉维斯·斯科特歌曲〈The Plan[37]珍妮弗·拉梅代替诺兰的长期剪辑师、忙于电影《1917》的李·史密斯,出任剪辑[38]双重否定打造约280个视觉特效镜头[39]

發行

《TENET天能》由華納兄弟起初定於2020年7月17日以IMAX、35毫米膠片以及70毫米膠片格式發行[40]。這是諾蘭第五部於7月的第三個週末發行的電影,《Deadline Hollywood》稱其為「諾蘭的幸運日」,因為他之前的四部電影都取得了票房成功[41]。2019年8月,華納兄弟在《玩命關頭:特別行動》放映前釋出40秒的前導預告[42]。2019年12月,釋出首支官方預告[43]。2020年6月,該片的美國上映日延後至2020年7月31日[44]。隨後,美國又再次改檔至2020年8月12日[45]。2020年7月20日,華納兄弟宣布該片從8月12日撤檔[46]。2020年7月27日,據報導《TENET天能》將在70個國家及地區搶先上映,英國、韓國、意大利及法國等將於2020年8月26日上映,而台灣、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將於2020年8月27日上映[47]。之后,华纳宣布电影将于9月3日在北美部分影院上映。

迴響

評價

爛番茄根據258條評論,持有71%的新鮮度,平均得分6.96/10,觀眾投票獲得76%的分數,平均得分為3.98/5[48]。在Metacritic上,電影獲得69分[49]

票房

《TENET天能》是诺兰制作成本最高的原创作品[50],约合2亿美元[51][52]。《IndieWire》推测后续的营销活动会将最终的成本价推高至约3亿至3.5亿美元[53],但分析师认为在体育比赛现场投放的广告较为便宜,宣传成本预计会比平常要低[54]。《纽约观察家报》估计,必须赚到4.5亿至5.0亿美元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点[55]。报道指,诺兰将会分得先期总票房的20%[56]

行业追踪人士认为,影片在海外上映的前五天会获得2500至3000万美元[57]。在韩国,590家影院IMAX场次与周末点映的预售票房收入总计71.7万美元[58]。之后四天于2200家影院大规模上映,票房总计413万美元,到周末票房达到510万美元的高峰。影片于41个国家首映的票房为5300万美元,其中英国710万美元、法国670万美元、德国420万美元[59][60]

上一届: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2020年台北週末票房冠軍
第35-39週
下一届: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上一届:
變種人
2020年美國週末票房冠軍
第36-40週
下一届:
決戰非常外公
上一届:
屍殺半島
2020年香港一週票房冠軍
第37-42週
下一届:
奪冠

備註

  1. 本片中主角本人與其他角色均未提及該角色姓名,本片中故以第一人稱(主角)進行標注。

參考文獻

  1. Kit, Bory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9-04-05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2. Rubin, Rebecca; Vary, Adam B. . Variety. 2020-01-09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0).
  3. . Box Office Mojo.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4. . The Numbers.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1).
  5.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9-01-25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3).
  6. Seta, Fenil. . Bollywood Hungama. 2019-10-07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7. Kroll, Justin. . Variety. 2019-03-19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9).
  8. Kroll, Justin. . Variety. 2019-03-20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9. Sharf, Zack. . IndieWire. 2019-04-04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5).
  10. Hipes, Patrick. . Deadline Hollywood. 2019-05-22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11. Kroll, Justin. . Variety. 201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12. . Firstpost.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6).
  13. Desta, Yohana. . Vanity Fair. 2019-12-19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14. . Barstool Sports (Podcast). 2020-01-13. 事件发生在 55:20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15. Bankhurst, Adam. . IGN. 2019-05-22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16. Whyte, Andrew. . ERR. 2019-06-19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17. Vahtla, Aili. . ERR. 2019-06-11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18. Whyte, Andrew. . ERR. 2019-06-07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19. Cavegn, Dario. . ERR. 2019-06-28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20. Vahtla, Aili. . ERR. 2019-07-22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1. Vahtla, Aili. . ERR. 2019-06-13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22. Vivarelli, Nick. . Variety. 2019-08-23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23. . Camden New Journal. 2019-08-28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24. Tronsli Drabløs, Øystein; Alnes, Espen; Tunheim, Helga. . NRK. 2019-09-05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挪威语).
  25. Møller Nielsen, Jonathan. . TV 2. 2019-09-10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丹麦语).
  26. Vyavahare, Renuka. . The Times of India. 2019-09-22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2).
  27. Lohana, Avinash. . Mumbai Mirror. 2019-05-30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28. . Hindustan Times. 2019-08-28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29. Bandekar, Prathamesh; Tahseen, Ismat. . The Times of India. 2019-09-16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30. . Hindustan Times. 2019-09-18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31. . The Week. 2019-09-18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32. . CNN-News18. 201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2).
  33. . Business Wire.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34. Stolworthy, Jacob. . The Independent. 2019-05-23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35. Barfield, Charles. . The Playlist. 2019-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7).
  36. Collis, Clark.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37. Langford, Jackson. . NME. 2020-08-19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38. Kit, Bory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9-04-05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39. Maytum, Matt. . Total Film. No. 299. June 2020: 30–35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40. Sharf, Zack. . IndieWire. 2019-12-19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41.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9-01-25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5).
  42. Stedman, Alex. . Variety.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43. Alexander, Julia. . The Verge. 2019-12-19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44. Rubin, Rebecca; Rubin, Rebecca. . Variety. 2020-06-12 [2020-06-12] (英语).
  45.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6-25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46.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7-20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47.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7-27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48. . Rotten Tomatoes.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49. . Metacritic.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50. Sharf, Zack. . IndieWire. 2020-01-10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1).
  51. Katz, Brandon. . The New York Observer. 2020-05-19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52. Rubin, Rebecca. . Variety. 2020-08-3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53. Brueggemann, Tom. . IndieWire. 2020-05-27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9).
  54. Keegan, Rebecca; McClintock, Pamela.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0-07-08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55. Katz, Brandon. . The New York Observer. 2020-04-24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56.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5-16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7).
  57.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8-25 [202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58.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8-24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59.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8-3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1).
  60. Rubin, Rebecca. . Variety. 2020-08-3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