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u蛋白

Tau蛋白英語:),又譯濤蛋白[1]。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非常丰富而少见于其它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量也很低[2]。tau蛋白有缺陷并不再正常稳定微管时,可导致神经系统病变和失智症,如阿兹海默病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
微管相关蛋白tau
蛋白质资料库计算机所绘制的连接在P1NI蛋白的结合区域上的MAPT片段
有效结构
PDB 直系同源检索:PDBe, RCSB
标识
代号 MAPT; DDPAC; FTDP-17; MAPTL; MSTD; MTBT1; MTBT2; PPND; TAU
扩展标识 遗传学157140 同源基因74962 ChEMBL: 1293224 GeneCards: MAPT Gene
RNA表达模式
更多表达数据
直系同源体
物种 人类 小鼠
Entrez 4137 17762
Ensembl ENSG00000186868 ENSMUSG00000018411
UniProt P10636 P10637
mRNA序列 NM_001123066 NM_001038609
蛋白序列 NP_001116538 NP_001033698
基因位置 Chr 17:
43.97 – 44.11 Mb
Chr 11:
104.23 – 104.33 Mb
PubMed查询

tau蛋白的多种蛋白异型体是由单个基因(人类基因组中为MAPT,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微管相关蛋白tau)mRNA的選擇性剪接而形成的[3][4]。1975年,它们由Marc Kirschner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中发现[5]

功能

tau蛋白是一种高度可溶的微管相关蛋白(MAP)。与非神经元细胞相较,人体内tau更多地在神经元内发现。tau蛋白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轴突微管的稳定性。而其它神经系统中的MAPs家族蛋白也有着相似的功能,这体现在tau敲除的小鼠并没有发现其脑组织的发育受到影响。这可能是在tau缺失后,其它MAPs家族蛋白在神经元内起到代偿tau的作用,从而继续维持轴突微管的稳定,保证脑功能的正常运作。[6] tau并不在树突发挥功能,而主要作用在轴突远端维持微管的稳定性和必要的灵活性。这与MAP6蛋白(位于轴突近端固定微管)与MAP2(主要维持树突的稳定性)的功能相对。

Tau蛋白与微管蛋白(Tubulin)相互作用以稳定微管,同时驱动Tubulin在微管内组装。Tau蛋白通过异构和磷酸化控制微管的稳定性。

结构

六tau蛋白异构体存在于人类脑部组织中,以在结合区域中的编号为标识。其中三个异构体拥有三个结合区域,其余三个异构体则有四个。此结合区域位于该蛋白的羟基末端并带有正电(可与带负电的微管结合)。而带有四个结合区域的异构体有更好的稳定微管的功能。此异构体则为tau基因的2、3和10号外显子选择性剪切的产物。

tau蛋白可视为一个在最长的tau蛋白异构体上拥有79个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位点的磷酸蛋白。有报道称磷酸蛋白在普通tau蛋白的这些位点上的数量已达到30个左右。

磷酸蛋白同时也受激酶宿主的控制,包括PK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当PKN被激活,便会磷酸化tau蛋白从而造成微管组织破坏。

tau蛋白的磷酸蛋白也被先天性地控制。例如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比成人的更高。而所有异构体中的磷酸化程度由于磷酸酶的作用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比如激酶,磷酸酶也在对这个tau蛋白的磷酸蛋白的调节中起到作用。

临床意义

tau蛋白(tau包含物,pTau)的过度磷酸化可导致配对的螺旋丝和直丝的缠结的自组装,其参与阿茲海默症额颞叶痴呆,和其他tau蛋白病的发病机理[7]

相互作用




另见

  • Tau蛋白病变,一类与tau蛋白积累有关的疾病
  • 拳击员痴呆
  • 阿兹海默病
  • 皮质基地变性
  • Template: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 蛋白质构象病
  • 皮克氏病
  • 17号染色体额颞叶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
  • 朊病毒
  •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CTE)(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参考文献

  1. 楊雨哲, 孫承洲. 30 (3). 2014-09-30 [2015-01-23]. ISSN 2220-64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2. Shin RW, Iwaki T, Kitamoto T, Tateishi J. . Lab. Invest. May 1991, 64 (5): 693–702. PMID 1903170.
  3. Goedert M, Wischik CM, Crowther RA, Walker JE, Klug A.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une 1988, 85 (11): 4051–5. PMC 280359. PMID 3131773. doi:10.1073/pnas.85.11.4051.
  4. Goedert M, Spillantini MG, Jakes R, Rutherford D, Crowther RA. . Neuron. October 1989, 3 (4): 519–26. PMID 2484340. doi:10.1016/0896-6273(89)90210-9.
  5. Weingarten MD, Lockwood AH, Hwo SY, Kirschner MW.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May 1975, 72 (5): 1858–62. PMC 432646. PMID 1057175. doi:10.1073/pnas.72.5.1858.
  6. Harada A, Oguchi K, Okabe S, Kuno J, Terada S, Ohshima T, Sato-Yoshitake R, Takei Y, Noda T, Hirokawa N. . Nature. June 1994, 369 (6480): 488–91. PMID 8202139. doi:10.1038/369488a0.
  7. Alonso A, Zaidi T, Novak M, Grundke-Iqbal I, Iqbal K.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une 2001, 98 (12): 6923–8. PMC 34454. PMID 11381127. doi:10.1073/pnas.121119298.

进一步阅读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