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別抄

三別抄高麗王朝時期一支戰鬥部隊,是左別抄右別抄神義軍的統稱。崔氏政權私兵軍團,後來發展成為高麗的正規軍。

三別抄
諺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別抄」的意思是精銳部隊,「夜別抄」最早是為了平定地方叛亂而臨時組成的組織,崔氏政權時代成為常設組織,人數增多,分為左別抄與右別抄兩支部隊,再加上被蒙古俘虜逃回者組成的神義軍,合稱三別抄,成為武人持續掌握高麗政權的重要權力基礎。

概要

高麗權臣崔瑀以備盜為名建立具有崔家私兵性質的騎馬部隊「馬別抄」和夜間巡察部隊「夜別抄」。為其最早的由來。這些兩支部隊後來被併入三別抄。崔氏政權崩壞後,高麗軍事制度改變,三別抄軍成為了高麗事實上的政府軍。

就在崔氏政權執掌高麗政權的同時,蒙古帝國開始崛起,征服了大量國家。1219年與高麗結為同盟,但蒙古要求高麗向其朝貢導致了兩國關係的惡化。1231年,蒙古第一次入侵高麗。三別抄軍是崔氏政權的私兵,而崔氏政權對蒙古持強硬態度,因此三別抄堅持抗擊蒙古。1232年,高麗的都城從開城遷到了漢江河口的江華島。蒙古斷續的進攻高麗,高麗朝廷以文臣為首傾向於與蒙古講和,1258年聯合金俊林衍等反對派武臣推翻了崔氏政權,向蒙古投降。

林衍等武臣不願投降,1269年廢黜了親蒙古的高麗元宗,掌握政權。蒙古以討伐林衍為由進攻高麗,林衍動員三別抄軍抵抗,但在期間死去。1270年5月,其子林惟茂倒臺,武臣政權滅亡。元宗從江華島回到了開城,下令解散三別抄軍。1270年5月,三別抄的將軍裴仲孫、夜別抄的盧永禧擁戴宗室承化侯王溫,佔據江華島抗擊蒙古。三別抄舉兵的原因是其反蒙古的性格以及害怕被官軍征討。此後在江華島自行任命官吏,拒絕承認開城的高麗朝廷。

6月,三別抄政權遷到了西南的珍島。1271年,三別抄軍向日本鐮倉幕府求救,但鐮倉幕府沒有回應。同年2月又請求向蒙古投降,同時要求蒙古先退兵,並將全羅道讓給三別抄軍統治。但蒙古拒絕了這個要求,同時高麗派遣金方慶洪茶丘聯合蒙古攻陷了珍島。金通精率領殘部逃往耽羅濟州島),驅逐了耽羅國王並佔據了該島。1273年,高麗、蒙古聯軍攻佔了濟州島,三別抄之亂被平定。

此後蒙古在該島設置耽羅總管府,高麗全境成為蒙古的附庸國。新任的高麗國王忠烈王向日本派遣使節,1274年,高麗積極建議蒙古進攻日本,並為蒙古提供軍船兵糧以及兵將。

三別抄與琉球

20世紀後半葉,在沖繩縣浦添市浦添極樂陵中發掘出高麗瓦。該瓦的文字,與三別抄軍在珍島的據點龍藏城跡中出土的瓦上文字十分相似。浦添極樂陵出土的瓦上刻著「癸酉年高麗瓦匠造」的字樣,癸酉年可能是1153年、1273年、1333年、1393年等等。其中1273年正是三別抄軍在濟州島被完全消滅的那一年。因此有學者推斷,三別抄軍生還者逃亡琉球避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